阿彬報報-中階主管的承上啟下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人選之人》的管理啟示:沒有部屬亮眼、躲在幕後的主管,為何是團隊裡的關鍵人物?

作為一個丈夫,《人選之人——造浪者》劇中的文宣部主任陳家競不算成熟;但作為一個中層主管,或者一個幕僚而言,陳主任堪稱典範。
他負責的文宣部,要處理高度緊張的選舉文宣業務,而且工作家庭兩頭燒,身陷巨大的負面情緒,但卻絕少把壓力發作在部屬身上(沮喪時拗人陪他唱歌大概算是唯一例外,部屬也只好勉為其難,「會有福報的」)。在他的主持之下,文宣部保持忙碌而不失生氣的運作節奏,避免了一個組織在高壓下常見的低迷氣氛。
這是不簡單的成就。在組織運作中,有些主管是增壓器,專門把小事操作成大事,讓部屬的壓力飆高;有些則是減壓閥,負責把大事處理成小事,減少部屬的壓力。陳家競,屬於後者的類型。
他對於部屬相當尊重,給予充分的發揮空間,但卻不會把麻煩丟給部屬自己承擔。 當預定企畫被迫臨時變更合作廠商的時候,他把原本的承辦人張亞靜排開,親自出面去向原本的廠商道歉解釋。後來事情衍生出其他風波,出手向廠商交涉施壓、把局面控制下去的人,也是他。
這並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畢竟,張亞靜是負責跟廠商聯絡的承辦人,也是由她發現了廠商的黑歷史,再向陳家競報告。本來,陳主任大可以順勢叫張亞靜去作這個「威脅對方的壞人」,自己先保持距離靜觀其變,以策安全。就算他這樣作,別人也不一定能說他錯。
儘管如此,會不會把這種不愉快的事扛下來,正好就能體現出一個主管為人行事的品質。在後續劇情中,張亞靜一度脫離指揮,眼看局面滑向失控邊緣,讓副主任翁文方非常緊張。在這個危機時刻,陳家競的反應則是告訴副手「我也有責任」,並且一起陪同面對。
說到陳家競跟翁文方的互動,可以說是這部戲劇的一大亮點,讓人看著覺得非常舒服,演出了「理想的職場搭檔」應該要有的樣子。兩個人就像是具有充分默契的戰友,相互提供火力掩護,一步一步交替前進,在戰場上打出一條生路。張亞靜遭遇的性騷擾事件得以討回一部分的公道,關鍵因素固然是翁文方的堅持,但若非有陳主任陪著扛住四面八方的壓力,翁、張肯定會辛苦許多。
進一步來說,翁文方在制度上是陳家競的副手;但以聲量而言,積極曝光的翁文方卻儼然凌駕於主管之上。假如換成器量稍小的主管,翁文方的處境就會十分微妙。
不過,陳家競卻完全沒有在意這一點,並且支持副手累積自己的聲量,往更大的舞台發展。
至於陳家競,則不需要站到台上,就像他在勝選之夜對翁文方所說的:「我屬於這裡」(台下)。他是以幕後工作為職志的人,在乎的是事情有沒有作好,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被看見。他不風光閃耀,也不需要風光閃耀。
然而,這樣的人對於一個組織、乃至於一個國家而言,卻是至關重要。

愈來愈多「中階主管」將被消失!以後最需要的新人才、團隊,長什麼樣?

芝加哥一間銀行的人資主管桑迪,被交付一項新任務,要集中管理組織內的激勵獎金預算。才剛接手,就面臨一個大難題,業務部的主管簡,為了提振業績,自行設置一筆部門的業績獎金。
有了這筆激勵金,業績確實回穩,老闆也賞識簡的做法。然而,老闆又擔心,要是其他部門也比照辦理,會無法有效控管人事成本。老闆不想直接干涉業務部,所以要桑迪想辦法讓簡取消獎金。桑迪和簡是平行單位,她不懂業務部的運作流程,也沒有權力命令簡。
「這樣的難題,是否也常出現在你的組織中?」《無權領導》(暫譯,英文書名《leading without authority》)作者、《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暢銷作家啟斯.法拉利(Keith Ferrazzi)說,就像桑迪一樣,常常覺得「這不是我的位置(職權)可以做的事」,似乎沒了權力,就無法管理。
大型企業中僅 24% 的人,仰賴組織階層完成工作
事實上,根據勤業眾信(Deloitte)2016 年調查,擁有 5 萬名員工以上的大型企業中,只有 24% 的人,仍仰賴組織的分層結構來完成工作。報告指出,領導力的概念已經改變,「職權領導」(positional leadership),也就是憑藉權力與職銜的領導方式受到挑戰;現在的領導者要靠願景激發團隊忠誠度。
IT 研究與顧問公司高德納(Garnet)更預測,到了 2028 年,愈來愈多的中階主管將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跨職能團隊」(cross-functional teams)。
當由上而下的管理,不再那麼管用,也不那麼適用,組織中的個人,要如何應對?他提出「無權領導」,即使沒有位階上的權力優勢,也能透過真誠良好的職場關係,與其他部門順暢協作。
既然沒有權力,要用什麼方式讓其他人願意和你一起完成任務?法拉利表示,無權領導的核心精神是,領導者要與員工、跨部門組織共同成長(co-elevating),讓大家願意一起面對目標。
團隊指的不是部門或下屬,是能助你達成目標的人
你必須先釐清,在執行一項任務中,哪些人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就是「當前的團隊」有什麼人?也許某個不起眼的實習生,能給出一個好點子,就是新專案的成員。
假設另一個專案,需要某個特殊技能,你可以多請益有相關經驗員工的意見,搜尋開創性想法。建立靈活的組織氛圍,才不會又落入「現在誰是老大,誰說了算」的心態。在這些成員中,愈是想逃避的人事物,愈要勇於面對,如果有對立關係,理應試圖了解彼此,釋出善意。
在桑迪的例子裡,她必須認知,如果業務部門失敗(沒達成業務目標),就算有效控制成本,公司營運狀況不好,沒有人會是贏家。因此,她得轉換思維,把簡當作自己的團隊成員,「就算再水火不容,還是會有共同目標。」
後來,桑迪找一天拜訪簡,先對之前的不禮貌致歉(儘管她沒有犯任何錯),並提出兩人的共同目標,「我們都希望替公司承擔更多責任、創造更高的營收。」她希望,自己能參與業務部會議,了解組織現況,接著再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法,像是有沒有其他低成本的獎勵計畫,一邊維持業績、一邊節省成本。
法拉利說,這是一個困難的個案,但桑迪最後成功建立一套新的獎勵機制。當你能夠用比較大的視角,看待組織裡的其他人,你就會知道你需要妥善經營身邊所有共事者的關係,才能談論如何共同成長、一起進步。其實,法拉利在前一本著作《別自個兒用餐》就強調人脈的重要。他提出「讓人脈圖交錯」「關係計畫表」等方法,如今他則更關注組織內的關係。
法拉利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分為 5 種狀態,最常見的是「共存」(coexist state),在這層關係裡,人們即使被指派到同一個專案,也各行其是。其次是「合作」(collaboration state),成員發現光靠自己擁有的資源,不能完成任務,只好合作。最好的情況是共同成長(co-elevating state),人人自動自發互相幫助。
但當協作變得太有挑戰時,關係可能會惡化到「抵制」狀態(resist state)。你與同事、主管的關係會緊張起來。最壞的情況將導致「怨恨」狀態(resentment state),人們各顧各的,只是形式上合作,實際上不管對方死活。從這個角度去理解職場關係,你會知道你和哪一個人的關係最緊張,哪一項任務造成團隊分歧,就能對症下藥,優先處理這些人事物。
過去,團隊大多被定義為向你匯報的部屬,以及你需要彙報的主管。如今經理人該重新思考,重新定義團隊為存在公司內外,關係到你能否完成使命的每個人。
未來,主動且真誠地組成與經營「團隊」,才是經理人能否完成任務的重要關鍵。
(本文整理、摘錄自《Leading Without Authority》,Currency 出版)
阿彬:
在許多管理書籍或演講中,很常聽到中階主管的式微,但自己並不怕,因為怕沒用XDDDD,開玩笑的。
其實,前人說得好,很多事情必須自己去體會或體驗,或者學習之後去實踐,否則都不算自己的經驗,因為不夠深刻XDDD,我真的覺得講得很對。
其實,企業的經營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賺錢為最低原則,那企業內的人才,如何能夠有效的協作+發揮綜效,那對企業主就非常重要了!
其中最重要的,是找到「好的人才」並且「想辦法留住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希望能透過簡單又輕鬆的方式,向大家分享職涯相關的感想或方向。 【2】在集思廣益下,對於職場、人生發展等相關問題能夠有所突破,獲得幫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工作有個空檔,剛好找幾個研究所、大學同學聊聊天,除了聯繫一下感情,也打探一下各行各業的現況,朋友們來自各行各業,有的來自科技業(A)、餐飲業(B)、保險業(C)、運輸業(D)等,以下是匯集到的資訊,提供給大家參考一下。
字數:約莫500字左右。 文章類型:「職場百觀-職場資源trade off」類似情境及實際彬先生觀察到的現象所下的關鍵字,發想出來的文章。 關鍵背景:請用前任主管想要凹人做事,但是戲演得很假,真的該幫忙不幫,作為故事情境。 關鍵字:「我都是為你好」、「職場就是互相幫忙」、「情緒勒索」。
還記得彬先生的職代(以下簡稱:喜洋洋)於5/8(一)離開越南,返台歸建。 其實新接任的經理(以下簡稱:君君),已經在4月多就來了!交接的情形,我也只能夠給予尊重、不干涉,畢竟是他國事務。
字數:約莫500字左右。 文章類型:職場百觀的類似情境為關鍵字,發想出來的文章。 關鍵背景:一個外派人員,歷盡千辛萬苦以為自己終於穩定長期在當地發展,卻又被通知要到其他地方救火,有種不得不得情況。 關鍵字:「現實就是這樣」、「打工仔別無選擇」、「同事就是持續陷害人」。
接續上週發生的事,彬先生意識到不對勁,真的怕A點燒到B點,彬先生在集團內又屬於救火隊,很有可能陰錯陽差、又被借調回去,那就是涼了....
彬先生不知道有沒有跟大家提過,其實自己在越南工作也已經快五年了,2018-2020時是被公司派駐在中北越(以下簡稱A點)、而2020-至今則是被派駐在南越(以下簡稱B點)。基本上,就是哪邊燒、哪邊去。
今天工作有個空檔,剛好找幾個研究所、大學同學聊聊天,除了聯繫一下感情,也打探一下各行各業的現況,朋友們來自各行各業,有的來自科技業(A)、餐飲業(B)、保險業(C)、運輸業(D)等,以下是匯集到的資訊,提供給大家參考一下。
字數:約莫500字左右。 文章類型:「職場百觀-職場資源trade off」類似情境及實際彬先生觀察到的現象所下的關鍵字,發想出來的文章。 關鍵背景:請用前任主管想要凹人做事,但是戲演得很假,真的該幫忙不幫,作為故事情境。 關鍵字:「我都是為你好」、「職場就是互相幫忙」、「情緒勒索」。
還記得彬先生的職代(以下簡稱:喜洋洋)於5/8(一)離開越南,返台歸建。 其實新接任的經理(以下簡稱:君君),已經在4月多就來了!交接的情形,我也只能夠給予尊重、不干涉,畢竟是他國事務。
字數:約莫500字左右。 文章類型:職場百觀的類似情境為關鍵字,發想出來的文章。 關鍵背景:一個外派人員,歷盡千辛萬苦以為自己終於穩定長期在當地發展,卻又被通知要到其他地方救火,有種不得不得情況。 關鍵字:「現實就是這樣」、「打工仔別無選擇」、「同事就是持續陷害人」。
接續上週發生的事,彬先生意識到不對勁,真的怕A點燒到B點,彬先生在集團內又屬於救火隊,很有可能陰錯陽差、又被借調回去,那就是涼了....
彬先生不知道有沒有跟大家提過,其實自己在越南工作也已經快五年了,2018-2020時是被公司派駐在中北越(以下簡稱A點)、而2020-至今則是被派駐在南越(以下簡稱B點)。基本上,就是哪邊燒、哪邊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各位職場老鳥、菜鳥們,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這個故事不是發生在遙遠的三國時代,也不是什麼宮廷劇情節,而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現代職場中。   還記得去年,我有個朋友小陳,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部門主管。那時候的他,可說是春風得意,意氣風發。每天西裝筆挺地進出公司,參加各種高層會議,出差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是否需要在每一個領域都超越下屬的問題,並分享了一位主管的故事。透過分享的故事,提出了一個優秀的主管應該具備的能力,並呼籲職場勇士們要記住團隊的成功遠比個人的能力重要。
Thumbnail
老王是一家中型企業的部門經理,平時工作兢兢業業,手下的員工也都十分敬業。然而,老王有個毛病,就是什麼事情都要親力親為,事無巨細都要過問。雖然他的部門業績一直不錯,但員工們卻常常感到壓力山大,創意和效率也受到影響。
Thumbnail
王吉達吉言吉語: 日前,《自由副刊.閱讀小說》刊登了鍾旻瑞撰寫的短篇小說《回聲》,其中有一段描述很有意思,故事是這樣的: 故事主角幾個月前辭職。起因是他與同部門一位同事向來不對盤,主管有意改善他們的關係,於是指派他們負責一項跨公司的年度活動。對方表面上釋出善意,卻拉幫結派處處排擠他,搞得他精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中階主管,一直是我認為最吃力不討好的職階,對上,不僅需要揣度聖意、隨侍承歡;對下,還必須適應幾乎顛覆三觀的世代差異、做足情商管理。 穩紮穩打、按照時程提拔的中階主管,已經不易,若出於組織調度考量、從空突降的中階主管,更是步步驚險。我曾經被視為空降,即便我認為自己一步一腳印,能當上主管絕非僥倖。
Thumbnail
職場中,主管須確保公司整體利益,但也需適當安排,透過部屬完成任務,激發善意及潛能。透過分享柏帆學長的職場經驗, 探討如何透過非常態事件的彈性因應,創造激發善意與帶人帶心的氛圍。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各位職場老鳥、菜鳥們,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這個故事不是發生在遙遠的三國時代,也不是什麼宮廷劇情節,而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現代職場中。   還記得去年,我有個朋友小陳,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部門主管。那時候的他,可說是春風得意,意氣風發。每天西裝筆挺地進出公司,參加各種高層會議,出差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是否需要在每一個領域都超越下屬的問題,並分享了一位主管的故事。透過分享的故事,提出了一個優秀的主管應該具備的能力,並呼籲職場勇士們要記住團隊的成功遠比個人的能力重要。
Thumbnail
老王是一家中型企業的部門經理,平時工作兢兢業業,手下的員工也都十分敬業。然而,老王有個毛病,就是什麼事情都要親力親為,事無巨細都要過問。雖然他的部門業績一直不錯,但員工們卻常常感到壓力山大,創意和效率也受到影響。
Thumbnail
王吉達吉言吉語: 日前,《自由副刊.閱讀小說》刊登了鍾旻瑞撰寫的短篇小說《回聲》,其中有一段描述很有意思,故事是這樣的: 故事主角幾個月前辭職。起因是他與同部門一位同事向來不對盤,主管有意改善他們的關係,於是指派他們負責一項跨公司的年度活動。對方表面上釋出善意,卻拉幫結派處處排擠他,搞得他精
Thumbnail
職場升遷是一個敏感話題,往往引發意見分歧,且容易造成紛爭和微妙的人際關係。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權力拔擢需要謹慎行事,必須對候選人做足功課,並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困境。本文以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言「謀之在眾,斷之在獨」為例,探討職場升遷的諸多複雜因素。
Thumbnail
中階主管,一直是我認為最吃力不討好的職階,對上,不僅需要揣度聖意、隨侍承歡;對下,還必須適應幾乎顛覆三觀的世代差異、做足情商管理。 穩紮穩打、按照時程提拔的中階主管,已經不易,若出於組織調度考量、從空突降的中階主管,更是步步驚險。我曾經被視為空降,即便我認為自己一步一腳印,能當上主管絕非僥倖。
Thumbnail
職場中,主管須確保公司整體利益,但也需適當安排,透過部屬完成任務,激發善意及潛能。透過分享柏帆學長的職場經驗, 探討如何透過非常態事件的彈性因應,創造激發善意與帶人帶心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