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用深度工作改變人生設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深度工作力〉——卡爾.紐波特
當今社會正處於高度依賴網路的時代,尤其在通訊如此方便之下,無國際的聯繫、即時的聯繫,分秒必爭的結果是讓我們很容易受在外在的干擾與控制。
什麼是淺薄時代
回顧我自己工作的一整天,到了學校必定會先打開lLine查看今天有沒有會議、有沒有同學要請假、同時交辦今天課程的小老師準備上課用具,放在學校端也是,因為Line群組的方便性,一個人同時被放到3-4個群組,每個群組都各自交辦著任務(就在我打文章的此時此刻line群響起,啊!原來是通知學生的失物招領...)工作狀態無時無刻無可避免的被打斷與打擾,看似忙碌但實質上卻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力,這正是淺薄時代在每個人身上的寫照。
什麼是深度工作力
你曾經擁有過一段完整不被打擾可以完全專注於當下手邊的工作嗎?
我很幸運的是我從小就熱愛畫畫,當畫畫的時候我會因為完全專注於畫面中,而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當然小時候不會有通訊軟體打擾),所以很早我便體會到專注的力量、以及專心做一件事達到心流狀態的滿足感,對我來說這樣的童年經驗,對於日後的求學階段帶來大大的影響,讀書時能排除干擾便能在一段專注的時間內達到有效學習。
這樣的概念放在現在的學生上顯得更為重要,這世代的孩子有太多的外務干擾,3C產品、社群媒體...讓人們更難專注於學習之上,讀書讀到一半免不了要查看一下手機,有時一查看半小時、一小時的時間就這麼過去了,卻又常常感嘆時間不夠用,功課永遠做不完...所以老師之間常常開玩笑道:現在人能比別人更專注在一件事上,就能成功了!
進入職場後,你是不是也常常有種:忙了一整天卻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的錯覺?
職場是一個需要人與人之間高度互相配合的環境,手上無時無刻都有代辦事項,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漸漸忘了深度工作力的重要性,因為時間總是被切得支離破碎。尤其在學校工作,一天的時間被鐘聲切成了七等分,但老師的工作不是只有教學,還有許多行政上需協助的事務以及與學生家長間的聯繫,很少有一段完整的時間可以讓自己一口氣完成手上的項目,於是“外顯的忙碌”取代了深度工作的效力,大家看似很忙,但工作的效率卻得打上個問號?
為自己設定一段深度工作的時間
求學階段因為沒有太多的外務,對我來說是最能夠不受干擾,最能夠專注於學習的一段寶貴時光。在書中作者提到許多有為人士都會為自己設立一個能隔絕外部干擾的空間或時間,並且妥善利用那段隔絕的時間完成重要的著作或工作。這一點給我很大的啟發,以我個人的狀態是,白天上班,晚上回家還有兩個孩子要陪伴,有了孩子以後我一直苦於沒有自己完整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便有,也都是塞在夾縫中的零碎時間,也因為這樣的狀態一直讓自己有種一事無成的感受,如果一天之內可以為自己安排一個小時個人時光,讓自己能在隔絕的狀態中做想做的事或是學習,持之以恆持續進步的正向肯定將能為自己帶來很大的改變,一整天下來也會因為那一個小時的滿足而不再感到空虛。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你也喜歡閱讀,歡迎追蹤一起分享成長。
FB粉絲專頁:莫墨老師的療心說畫
Podcast頻道——聽聽老師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8會員
131內容數
閱讀——透過閱讀看到不同人的思維與觀點,藉由閱讀認識世界推敲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開始寫作到現在默默地已經是第65篇文章了,雖然數量不算多,但對自己來說已經是很大的突破,因為努力地將一件事持之以恆其實是多麼不容易。
新世代的孩子有在閱讀紙本書的真的越來越少了,主要原因是知識取得太方便太立即了,想找資料把打開手機google一下就有,已經很少聽到“去圖書館找資料”這樣的活動了!甚至連學校圖書館員都說,全校借書率最高的恐怕是老師了!
〈不敗學習力〉————劉軒 相信每個人在求學的階段多少都有遇過一種天才型的人:很少看到他在讀書,但成績卻比大家都好!這是為什麼?又是怎麼辦到的?難道老天就這麼不公平?
一年來,正遭受工作環境上層的無禮對待,從去年初預告的砍年終開始,期間經歷多次的會議,會議上同仁們也針對資金不足的狀況提供許多解決的方針,試圖想要和上層理性溝通,積極爭取我們應有的權益,但全部換來無禮的言詞對待。
我們都知道禮貌的重要性,甚至從小到大師長們都沒忽略過教我們要懂得禮貌,但為什麼到了現今,我們常常在新聞上看到許多的爭執,例如搶停車位、亂按喇叭、停車佔用他人的店門口等等大大小小的事件….
肯.羅賓森在十年前的TED演說中就曾提過與氣候環境議題同等重要與嚴重的正是人力資源問題,多數人不知道自己的天賦是什麼,多數人只是日複一日工作賺錢,卻從來不熱愛自己的工作,甚至有很多人到老都不知道自己對什麼事情情有獨鍾。
開始寫作到現在默默地已經是第65篇文章了,雖然數量不算多,但對自己來說已經是很大的突破,因為努力地將一件事持之以恆其實是多麼不容易。
新世代的孩子有在閱讀紙本書的真的越來越少了,主要原因是知識取得太方便太立即了,想找資料把打開手機google一下就有,已經很少聽到“去圖書館找資料”這樣的活動了!甚至連學校圖書館員都說,全校借書率最高的恐怕是老師了!
〈不敗學習力〉————劉軒 相信每個人在求學的階段多少都有遇過一種天才型的人:很少看到他在讀書,但成績卻比大家都好!這是為什麼?又是怎麼辦到的?難道老天就這麼不公平?
一年來,正遭受工作環境上層的無禮對待,從去年初預告的砍年終開始,期間經歷多次的會議,會議上同仁們也針對資金不足的狀況提供許多解決的方針,試圖想要和上層理性溝通,積極爭取我們應有的權益,但全部換來無禮的言詞對待。
我們都知道禮貌的重要性,甚至從小到大師長們都沒忽略過教我們要懂得禮貌,但為什麼到了現今,我們常常在新聞上看到許多的爭執,例如搶停車位、亂按喇叭、停車佔用他人的店門口等等大大小小的事件….
肯.羅賓森在十年前的TED演說中就曾提過與氣候環境議題同等重要與嚴重的正是人力資源問題,多數人不知道自己的天賦是什麼,多數人只是日複一日工作賺錢,卻從來不熱愛自己的工作,甚至有很多人到老都不知道自己對什麼事情情有獨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這個網絡發達的世代,取得資訊實在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我們的專注力很容易受網絡八掛、新聞、社交媒體等影響。當我們專注力不足,就沒法深度工作,這對我們的生產力和工作質素有極嚴重的影響。本書帶出經常分心對我們造成的重大影響及深度工作的好處。書中更提出實用的方法,帶領你一步步提升專注力和生產力。
Thumbnail
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專注力已成為稀缺資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我們常被社交媒體、email和其他瑣事打斷,難以專心。卡爾‧紐波特在本書探討了專注力的價值,並提出了一系列實用策略,幫助我們在現代生活中重拾深度工作能力。本文介紹如何通過規劃與自律,讓自己在這個充滿分心的世界,能夠高效而有意義地投入工作。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在這個僅僅看最後成果的時代,所有的任務和責任都在嘗試佔用每一分鐘、奪取每一絲關注。若我們不知不覺被工作或生活責任掠奪走所有時間和精力,毫無其他社交和活動,讓其佔比過高,自然難以忽視抵禦傳來的任何波浪衝擊,更甚者還會放大擴散焦躁。
Thumbnail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專注力代表產能的效率,早期機械化生產與現今的生產力已經不同,過去工作的變化性不大,沒有太多個人優化工作流程的空間,基本上就是照表操課。但現在很多工作型態自我掌控度更高,且內容複雜度提高,甚至有的工作內容是屬於創作性質,更需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分配,才能達到最好的產能與學習力。
Thumbnail
在現今少子化的時代,提升學習效率至關重要。卡爾·紐波特的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提供了有效的時間管理和學習策略,能夠幫助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書中介紹的學習方法和策略,不僅適用於大學生,也可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擁有良好的學習力,增進生活效率。
Thumbnail
在這個淺薄時代,人們紛紛擁抱分心,每天將時間花在電子郵件、社群媒體上,失去了深度工作的能力,而這也讓一種極有價值的技術變得越來越稀有,那就是—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本書介紹了深度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相應的策略,並提供了讓讀者可以實際實踐的部份。
1.為什麼需要深度工作力? 2.但是,深度工作力真實存在嗎? 3.如果深度工作力這麼重要,那為什麼有些人沒做到,還是可以很優秀? 4.深度工作力的敵人
Thumbnail
本書討論了深度工作與淺薄工作的區分,以及如何減少淺薄工作的時間比例,提高深度工作效率所需的紀律,以及其他時間區段的安排建議。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這個網絡發達的世代,取得資訊實在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我們的專注力很容易受網絡八掛、新聞、社交媒體等影響。當我們專注力不足,就沒法深度工作,這對我們的生產力和工作質素有極嚴重的影響。本書帶出經常分心對我們造成的重大影響及深度工作的好處。書中更提出實用的方法,帶領你一步步提升專注力和生產力。
Thumbnail
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專注力已成為稀缺資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我們常被社交媒體、email和其他瑣事打斷,難以專心。卡爾‧紐波特在本書探討了專注力的價值,並提出了一系列實用策略,幫助我們在現代生活中重拾深度工作能力。本文介紹如何通過規劃與自律,讓自己在這個充滿分心的世界,能夠高效而有意義地投入工作。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在這個僅僅看最後成果的時代,所有的任務和責任都在嘗試佔用每一分鐘、奪取每一絲關注。若我們不知不覺被工作或生活責任掠奪走所有時間和精力,毫無其他社交和活動,讓其佔比過高,自然難以忽視抵禦傳來的任何波浪衝擊,更甚者還會放大擴散焦躁。
Thumbnail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專注力代表產能的效率,早期機械化生產與現今的生產力已經不同,過去工作的變化性不大,沒有太多個人優化工作流程的空間,基本上就是照表操課。但現在很多工作型態自我掌控度更高,且內容複雜度提高,甚至有的工作內容是屬於創作性質,更需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分配,才能達到最好的產能與學習力。
Thumbnail
在現今少子化的時代,提升學習效率至關重要。卡爾·紐波特的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提供了有效的時間管理和學習策略,能夠幫助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書中介紹的學習方法和策略,不僅適用於大學生,也可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擁有良好的學習力,增進生活效率。
Thumbnail
在這個淺薄時代,人們紛紛擁抱分心,每天將時間花在電子郵件、社群媒體上,失去了深度工作的能力,而這也讓一種極有價值的技術變得越來越稀有,那就是—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本書介紹了深度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相應的策略,並提供了讓讀者可以實際實踐的部份。
1.為什麼需要深度工作力? 2.但是,深度工作力真實存在嗎? 3.如果深度工作力這麼重要,那為什麼有些人沒做到,還是可以很優秀? 4.深度工作力的敵人
Thumbnail
本書討論了深度工作與淺薄工作的區分,以及如何減少淺薄工作的時間比例,提高深度工作效率所需的紀律,以及其他時間區段的安排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