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檯面上正向陽光、檯面下態度惡劣 是什麼原因讓公眾人物敢如此肆無忌憚持續欺負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一連串的公眾人物「人設翻車」事件,應該讓很多追八卦的網友感到驚訝又遺憾吧?無論你原本是不是這些人的粉絲,面對這種類似「雙面人」的真面目被揭穿的狀況,相信大家都可以有很深的帶入感,畢竟人一輩子經歷過各種不同的環境,遇到雙面人的經驗應該很多人都有過。
雖然這種狀況不是新鮮事,但有個問題感覺似乎不太常被拿出來討論,就是「為什麼這些人敢這樣做?」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我看完最近這波新聞後的最大疑惑,尤其是針對「工作態度惡劣」的雙面人其心態探討,因為這已經涉及傷害無辜的第三者了。我深深疑惑,為什麼有人膽敢這樣肆無忌憚地長期用惡劣態度對待別人?為什麼他們在選擇那樣的態度當下,不怕未來被爆料呢?
大家回想一下,光是演藝圈不就常常會有新聞傳出「誰私下耍大牌」、「誰喜歡兇助理」、「對工作人員很壞」這種雙面人傳言嗎?其實這背後都是一樣的問題,就是到底「為什麼這些人敢這樣做?」以下我嘗試從僥倖心態、產業現況、偶像崇拜面列出幾點可能的原因,歡迎大家有不同意見也一起留言補充討論。
  • 沒有證據
一般來說,關於工作態度惡劣這樣的狀況,是不太可能有實質的證據像是畫面、聲音檔案可以佐證的,因為事發當下很難會有人可以馬上拿出手機或其他方式錄影、錄音存證,大多都是合作過的人才能親身體會,之後再透過口述描繪傳遞出去,所以可信度某部分來說確實也需受到質疑的。而被指控態度惡劣的當事人,如果真有其事,當然也可以因為沒有證據,打死不認,很合理的用「這是造謠」去反駁,所以也就繼續這樣肆無忌憚維持惡劣態度。
但其實仔細思考,誰會沒事要造謠詆毀一個無辜的人?尤其整個社會對於名人的推崇,是到了只要在路上點頭微笑就會被誇讚「他好親民」的程度,名人們只是略施小惠就有無數仰望者願意為他們的人格背書, 何來那麼多無聊的造謠人士接二連三跳出來針對單一名人的態度去指控呢?一點都不合理。
  • 客戶不在乎
Youtuber對這一波「人設翻車」事件進行當事人商業合作案損失的分析,但其實業內許多曾接洽類似合作案的公關都認為目前這一波的事件嚴重程度還不至於對那些當事人造成太大的影響,一切等時間過去大概就又恢復原狀了,為什麼?因為客戶(品牌端)不在乎。
品牌端在找合作對象時當然有自己堅持的道德底線、形象要求,但我們就第一條「沒有證據」這點來談,當事人在品牌眼中其實終究就不是什麼罪證確鑿的污點人物。所謂「態度惡劣」,其實也是個很虛幻的指控,縱使指證歷歷、受害人數眾多,但那終究是個人感受問題,相較涉及政治、社會案件等的嚴重性,其中的差異就非常明顯了。
  • 粉絲的死忠相挺
最近接連翻車的剛好都是擁有高流量的某領域意見領袖,因此再連結上一條「客戶不在乎」這點來看,品牌要的就是流量,一個被指控「態度惡劣」的高流量意見領袖,在品牌眼裡還是有著閃閃發光的影響力,特別是當這些人的粉絲數量依舊不變時,那些虛幻的指控不算什麼。流量為王的時代,有影響力才是重點。
至於死忠相挺的粉絲為什麼願意繼續挺?這題應該也不太難答。一樣米飼百樣人,有人的道德標準數值可能只有一,但有人是一百,光從新聞中就可以發現,連涉及刑事犯罪案件的人都有人挺了,區區「態度惡劣」算什麼呢?或者用餐廳服務態度來比喻也大概就能明白,很多人氣餐廳東西很好吃,但服務、態度是有名的爛,甚至還會惡意羞辱客人,不過即使這樣生意還是很好,為什麼?還不就是有人覺得好吃就好啦!只要沒有真正影響到自己身邊的人,很多人是可以無視的,因為無法同理。所以死忠粉絲的心情,大概也就是如此。而且台灣粉絲的包容性世界無敵大,很多事情不到最後關頭是不會影響他們的忠心的。
台灣粉絲的包容性世界無敵大。
以上,只是某部分可能讓高流量雙面人無所畏懼、依然故我的原因。接下來,我想好好梳理如果這樣的情況不改變的話,會發生什麼事?
首先,我們先想像一下校園霸凌的情況,當帶頭欺負人的人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時,周圍的人應該怎麼做最好?保持沈默冷眼旁觀?加入他一起霸凌?還是幫助被霸凌者尋求正當的解決辦法?比如從旁道德勸說霸凌者、去找師長協助等等。我想我們都應該同意,在勸說無效後,不只師長需要正視問題,更要有所為,讓霸凌者「接受該有的懲罰」才是對的,因此也才有可能制止霸凌行為繼續發生對吧?
好的,那現在試著把態度惡劣的雙面人意見領袖比喻為校園霸凌者,如果品牌方、負責接洽溝通的廣告公關、粉絲們這些旁觀者明知道問題所在卻還不正視,繼續盲目相挺、繼續因為高流量而讓這些雙面人得以維持他原本享有的一切,那麼最終只會有更多受害者出現。因為沒有懲罰、沒有損失、沒有吃到苦果,他們態度當然不會改變。這時候苦的是誰?還不就是在第一線跟這些雙面人工作的幕後工作人員,品牌高層只要下一個合作指示,這些工作人員就得繼續在惡劣態度中工作,求助無門。當態度惡劣的人物依舊保有權勢(流量、人氣),其實就跟地位不動搖的性騷擾霸權一樣,可以繼續利用權勢欺負人。
我不知道這樣的情況,是正常的嗎?是應該發生的嗎?或者,身為網友、身為消費者、身為可以決定這個產業要不要改善的小螺絲釘,大家能告訴我你認為該怎麼解決呢?一個檯面上正向溫暖、檯面下「態度惡劣」的意見領袖,這真的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嗎?我想那些曾經受傷害的工作人員,應該完全無法接受這種輕輕放下的說法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39會員
59內容數
在這裡可以看到什麼呢?你可以把這個園地想像成是個線上雜誌。有著五花八門各種不同主題的專欄,從時尚專業領域、職場內幕,跨到電影、音樂、藝術......各種和美有關的話題我都想聊一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尚編輯的真心話 的其他內容
2019《我們與惡的距離》在公視和CATCHPLAY推出,在這個電視式微的時代居然還曾創下破3的收視率,也讓林君陽在39歲時拿下金鐘獎最佳導演獎。五年過去,林君陽在這之中陸續又推出《茶金》以及熱映中的《人選之人-造浪者》,每一部都叫好又叫座,無論從技術面、議題深度、說故事的方式等等都備受觀眾和專業劇
多年前,當我看到影史最賣座電影排行榜前三名中,好萊塢大導詹姆士柯麥隆一個人就用《阿凡達》、《鐵達尼號》佔了兩個位置(當年的排名),對這樣的人生成就實在感到佩服不已。沒想到幾年後,曾以《我們與惡的距離》拿到金鐘獎最佳導演獎的林君陽,又連續端出《茶金》以及最新的《人選之人-造浪者》這樣部部都具有時代意義
五一勞動節連假,串流平台NETFLIX熱騰騰上架了一部新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台灣民眾自極為熟悉的選舉文化破題,深入候選人背後最重要的形象操盤手——文宣幕僚的工作環境,帶觀眾走進這群人緊繃繁忙的日常,隨著他們一起面對、解決各種大小問題。劇才上架兩天,目前在各大社群平台上已經成為最火熱的話題,隨
在上一篇專訪裡我們談到了《疫起》中有兩個反差鮮明的光譜兩端代表角色,一個是王柏傑飾演的夏正醫生,另一個就是曾敬驊飾演的護理師安泰河。今年25歲的曾敬驊,在SARS那一年其實才6歲,可以說是對事件本身沒有太多深刻記憶。而這次在劇中再度和他攜手演情侶的項婕如,當年也才4歲,所以兩人為了《疫起》除了要
2023年4月17日,在度過了三年的COVID-19疫情生活後,隨著大眾運輸搭乘防疫規則的鬆綁,台灣可以說是正式告別戴口罩的日子。金獎導演林君陽最新電影《疫起》在此時推出,以二十年前台北和平醫院因SARS疫情緊急封院的事件為改編基礎......
<p>無論你認不認為《血觀音》是一部好看的電影,都不能不承認,它開創了台灣電影新的格局和層次,而這部電影從劇本、美術、服裝、燈光、攝影等等每一個細節都環環相扣,相互影響促成了它的完整和成功。</p>
2019《我們與惡的距離》在公視和CATCHPLAY推出,在這個電視式微的時代居然還曾創下破3的收視率,也讓林君陽在39歲時拿下金鐘獎最佳導演獎。五年過去,林君陽在這之中陸續又推出《茶金》以及熱映中的《人選之人-造浪者》,每一部都叫好又叫座,無論從技術面、議題深度、說故事的方式等等都備受觀眾和專業劇
多年前,當我看到影史最賣座電影排行榜前三名中,好萊塢大導詹姆士柯麥隆一個人就用《阿凡達》、《鐵達尼號》佔了兩個位置(當年的排名),對這樣的人生成就實在感到佩服不已。沒想到幾年後,曾以《我們與惡的距離》拿到金鐘獎最佳導演獎的林君陽,又連續端出《茶金》以及最新的《人選之人-造浪者》這樣部部都具有時代意義
五一勞動節連假,串流平台NETFLIX熱騰騰上架了一部新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台灣民眾自極為熟悉的選舉文化破題,深入候選人背後最重要的形象操盤手——文宣幕僚的工作環境,帶觀眾走進這群人緊繃繁忙的日常,隨著他們一起面對、解決各種大小問題。劇才上架兩天,目前在各大社群平台上已經成為最火熱的話題,隨
在上一篇專訪裡我們談到了《疫起》中有兩個反差鮮明的光譜兩端代表角色,一個是王柏傑飾演的夏正醫生,另一個就是曾敬驊飾演的護理師安泰河。今年25歲的曾敬驊,在SARS那一年其實才6歲,可以說是對事件本身沒有太多深刻記憶。而這次在劇中再度和他攜手演情侶的項婕如,當年也才4歲,所以兩人為了《疫起》除了要
2023年4月17日,在度過了三年的COVID-19疫情生活後,隨著大眾運輸搭乘防疫規則的鬆綁,台灣可以說是正式告別戴口罩的日子。金獎導演林君陽最新電影《疫起》在此時推出,以二十年前台北和平醫院因SARS疫情緊急封院的事件為改編基礎......
<p>無論你認不認為《血觀音》是一部好看的電影,都不能不承認,它開創了台灣電影新的格局和層次,而這部電影從劇本、美術、服裝、燈光、攝影等等每一個細節都環環相扣,相互影響促成了它的完整和成功。</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人們在互動時,往往不經意透過批評或貶低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尊重事情的真相,不用別人的難堪來補貼自己的優越感,以及停止使用雙重標準。作者認為,每天的行為與習慣對整個人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我們以善良和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我們自身也會成為一個溫暖有愛的人。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有些人喜歡用「下馬威」的方式來貶低他人,這種行為可能源於心理和社會原因。文章從心理學和社會學角度探討了這種行為的可能原因,並指出成長背景對這種行為的影響。最後提出了應對這種行為的建議。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基本上如果不是被太過糟糕的對待,都還是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他人著想,也覺得這沒有什麼,人不是永遠的壞......然在先前的職場,因為同事反覆再三地用很爛的手段應付,所以最後也就採取不斷提醒自己這個人是壞的、糟糕的,不值得自己再對他好,只要遇到這個人的各項事物就是不斷地跳過跳過,面子做給誰有差嗎?有,
當心中有憤怒攢積的時候,通常不是事件本身引起;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失去了信任與平衡。當雙方各持己見,而其一方用了拉攏第三方來贊同自己看法,再將第三方說法來決定事情的走向,這類人是否心機太深? 有必要活得如此虛假?當自己不斷地往這個方向思考就會阻斷自己的成長。而是接受對方的模樣,因為不過就是如此了,還
Thumbnail
有時人與人之間為何會似乎有一股無形的仇視與疏離,其實可能來源於對方的心理傷害或主觀感受,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想法,但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並尋求著更健康的關係。無論如何,保持善良與尊重永遠是正確的選擇。
Thumbnail
○2024/1越台灣新聞報導有二位網紅,雙方發生爭鬥,導致兩敗俱傷。 ○是什麼原因導致雙方會爭鬥? ○人與人相處該如何做才是正確有禮節呢? 在公眾場所宣揚人的短處是社會病了,還是人類已經忘記羞恥心? ○隨意放縱評論的影音是謙虛還是傲慢,你知道嗎? ○工作家庭中想要勸諫責備人時,該注意哪些原則?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人們在互動時,往往不經意透過批評或貶低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尊重事情的真相,不用別人的難堪來補貼自己的優越感,以及停止使用雙重標準。作者認為,每天的行為與習慣對整個人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我們以善良和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我們自身也會成為一個溫暖有愛的人。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有些人喜歡用「下馬威」的方式來貶低他人,這種行為可能源於心理和社會原因。文章從心理學和社會學角度探討了這種行為的可能原因,並指出成長背景對這種行為的影響。最後提出了應對這種行為的建議。
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瞭解彼此的喜好差異。
基本上如果不是被太過糟糕的對待,都還是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他人著想,也覺得這沒有什麼,人不是永遠的壞......然在先前的職場,因為同事反覆再三地用很爛的手段應付,所以最後也就採取不斷提醒自己這個人是壞的、糟糕的,不值得自己再對他好,只要遇到這個人的各項事物就是不斷地跳過跳過,面子做給誰有差嗎?有,
當心中有憤怒攢積的時候,通常不是事件本身引起;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失去了信任與平衡。當雙方各持己見,而其一方用了拉攏第三方來贊同自己看法,再將第三方說法來決定事情的走向,這類人是否心機太深? 有必要活得如此虛假?當自己不斷地往這個方向思考就會阻斷自己的成長。而是接受對方的模樣,因為不過就是如此了,還
Thumbnail
有時人與人之間為何會似乎有一股無形的仇視與疏離,其實可能來源於對方的心理傷害或主觀感受,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想法,但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並尋求著更健康的關係。無論如何,保持善良與尊重永遠是正確的選擇。
Thumbnail
○2024/1越台灣新聞報導有二位網紅,雙方發生爭鬥,導致兩敗俱傷。 ○是什麼原因導致雙方會爭鬥? ○人與人相處該如何做才是正確有禮節呢? 在公眾場所宣揚人的短處是社會病了,還是人類已經忘記羞恥心? ○隨意放縱評論的影音是謙虛還是傲慢,你知道嗎? ○工作家庭中想要勸諫責備人時,該注意哪些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