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7|心得筆記:程序員為什麼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關鍵字:程序員為什麼焦慮、程序員的7堂職場課、心得筆記
查資料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這個文章系列。
這個是作者閱讀《程序員的7堂職場課》的讀書心得筆記,在拜讀了每一篇心得,並結合了自己這一段時間的工作體悟之後,仍然覺得蠻有收穫的。雖然有些內容以前就知道了,但是因為還不到時候,所以並沒有真正的去付諸實行,直到現在已經工作了好幾年,有些內容也是時候需要考慮了。
這篇心得會紀錄閱讀完《程序員為什麼焦慮》後的感想。《核心概念幫你規劃職業之路(1~8)》的心得請看下一篇:《心得筆記:核心概念幫你規劃職業之路》

程序員為什麼焦慮

這一篇裡面提到的焦慮的原因都是工程師常常會面臨到的一些問題,非常真實,是每一個人都逃不掉的、必須思考的議題。
  • 迷茫(選擇太多)
  • 技術更新太快
  • 攀比
  • 生活(焦慮與質疑)
  • 過度敏感(給自己加壓)
工程師常常會面臨到的一個最核心的議題就是:「必須」要「有目標」的持續學習。
為什麼呢?
因為程式的世界很大、領域很多,又是一個變動很快的行業,在這個世界裡,時時刻刻都會有新的技術出現。雖然有些領域變動的比較慢,但也不是說就可以因此不繼續更新自己的知識,因為也許未來哪一天,會有一個新的技術直接取代掉原本的技術。
可是新的技術這麼多,而時間又有限,怎麼可能每一項新技術都掌握呢?況且舊的技術難道就不重要嗎?
不,舊的技術也很重要,因為還是有很多公司在用,所以還是要會。
可是當公司需要某一種新的技術的時候,恰巧自己不會、但有別人會的時候,要面臨的就是自己即將被取代的問題。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如果不跟隨著時代的步伐,持續學習,那就是等著被時代的洪流淘汰掉。
但要怎麼在有限的時間裡找到應該精進的方向呢?新的技術這麼多,怎麼知道哪個新技術是會被使用的呢?
不知道啊,誰知道呢?例如最近爆紅的 AI,在大爆發之前,也是沉寂了一段時間,在那段不被看好的歲月中,能夠繼續堅持研究 AI 領域的人真的不多,因為冷門就代表著沒有利益,沒有利益的事情大部分的人是不會去做的。
所以也許也可以這麼說:文章中列出的這些焦慮其實都是源自於「想要生存下去,但是找不到方向」的這個想法,畢竟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
那該怎麼面對這些焦慮呢?我想必須要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在哪裡、自己在做什麼」,當釐清了這些問題、有了目標之後,這些焦慮就會隨之消散了。

總結

文章中有提到一句我很喜歡的話,而且也是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找到那些不變的東西
以前也曾經焦慮過,後來發現焦慮是沒有用的,一個人的時間就是那麼多,不可能好處全拿,有得必有失、有捨才有得,最重要的是將精力集中、專注在一個或是少部分的方向上,掌握核心,讓自己變得不可取代。

參考資料

  1. 程序員為什麼焦慮 · jyt0532's Blog
avatar-img
6會員
47內容數
以想要練習自己的「輸出」能力為出發點開始的。給自己的目標是盡量在10分鐘內完成創作,而不是花太多的時間進行創作,卻無法持之以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向日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彈琴的時候有時候會很困惑什麼時候該踩踏板、什麼時候不該踩踏板,踩要踩多少、要什麼時候放掉,於是來做個延音踏板踩放筆記。
「音樂術語是作曲家標示在樂譜上,幫助表演者掌握演奏、演唱風格的用語。」 因為看到琴譜上標著一些音樂術語,為了更適當的表現樂曲,決定來學習一下並做個紀錄。
今天閱讀一篇英文文章,赫然發現有些有 i 的單字發音我一直是念錯的。 母音的弱化:在美式英語裡,母音 a, e, i, o, u 只要不在重音節或不是重音,通常會弱化成 [ə] 的音。
在看完這部電影的瞬間,唯一的感想是:能與這部電影相遇真的太幸福了。 《鏡之孤城》可以說是近幾年來唯一在看完後,還會不斷回味劇情的電影。 它有把伏筆回收,好好地講完了一個故事,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點,在看懂並猜到伏筆的那一瞬間,所有的一切都完整了。
今天突然心血來潮,搜尋了一些溫暖的話語。 在閱讀這些文字時,忍不住露出了會心的微笑,所以想把這些話語記錄下來,以免在茫茫的網路世界中遺失它們。
關鍵字:專欄介紹、ChatGPT 雖然有很多想寫的東西,但是現在已經太晚了,我想,也不急著今天寫,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寫下的。
在彈琴的時候有時候會很困惑什麼時候該踩踏板、什麼時候不該踩踏板,踩要踩多少、要什麼時候放掉,於是來做個延音踏板踩放筆記。
「音樂術語是作曲家標示在樂譜上,幫助表演者掌握演奏、演唱風格的用語。」 因為看到琴譜上標著一些音樂術語,為了更適當的表現樂曲,決定來學習一下並做個紀錄。
今天閱讀一篇英文文章,赫然發現有些有 i 的單字發音我一直是念錯的。 母音的弱化:在美式英語裡,母音 a, e, i, o, u 只要不在重音節或不是重音,通常會弱化成 [ə] 的音。
在看完這部電影的瞬間,唯一的感想是:能與這部電影相遇真的太幸福了。 《鏡之孤城》可以說是近幾年來唯一在看完後,還會不斷回味劇情的電影。 它有把伏筆回收,好好地講完了一個故事,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點,在看懂並猜到伏筆的那一瞬間,所有的一切都完整了。
今天突然心血來潮,搜尋了一些溫暖的話語。 在閱讀這些文字時,忍不住露出了會心的微笑,所以想把這些話語記錄下來,以免在茫茫的網路世界中遺失它們。
關鍵字:專欄介紹、ChatGPT 雖然有很多想寫的東西,但是現在已經太晚了,我想,也不急著今天寫,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寫下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程師在如何有效提升自己,強調不僅僅是多coding,而是要對程式碼有更深層的理解。隨著職涯發展,工程師需要從單純的技術執行者轉變為團隊領導者,具備解決複雜問題和與他人有效溝通的能力。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Thumbnail
不斷地擔心未來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陷入一個陷阱:不斷地擔心未來,而忽略了當下的美好。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壓力,我們常常為了未知的將來而焦慮不安,卻忘記了當下正是我們擁有的珍貴時刻。 不確定的未來 每個人都曾經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感到困擾。或許是工作上的壓力,或許是人際關係的波
常看到工作者對新資訊的焦慮,例如: #碳焦慮 #ChatGPT焦慮 #氣候焦慮 等等   各種焦慮驅動你不斷追著新東西跑, 每天總有看不完的報告、書、影集、新聞等   你花了這麼多時間學習,懂這麼多道理, 為什麼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要學的事更多了!   很多資訊指出許多產
Thumbnail
追求乾淨的程式碼是好的開始,但不要陷入過度設計的陷阱,導致程式難以維護。實際上,考慮團隊狀況和專注於解決真正的問題更為重要。了解公司的規模和現實情況,適時調整工作重心。技術不斷進步,使得寫程式變得更加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工程師的角色會消失。在選擇技術時,也要考慮隱形成本有時簡單的解決方案反而更有效。
Thumbnail
無論是現在、過去還是未來,學習如何學習都是終身受用的技能。迭代和進步是軟體工程師的追求。文章提出學習程式的四大關鍵:實踐、輸出、整理、思考,並期望讀者能在選擇的路上一路前行。
Thumbnail
在選大學校系,甚至是選擇職業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會關注產業前景跟工作報酬,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你的熱情在何處?如果沒有熱情,連持續學習該領域都顯得困難,又要怎麼做到在產業中競爭呢?不是別人做的工作看上去好就是好,自己過得好與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也無須和他人比較。
Thumbnail
在這個什麼都追求「快」的時代,我們很容易陷入一種短線思維,今天努力、明天開花,後天我就要摘果實,進而陷入焦慮的惡性循環。 曾經我也是這樣的人,尤其疫情後的這幾年,大環境變化又更加快速,產業更替、AI興起、各國紛爭不斷,身為一般普通百姓不免感到焦慮,但其實這樣的短線思維,會讓我們過得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程師在如何有效提升自己,強調不僅僅是多coding,而是要對程式碼有更深層的理解。隨著職涯發展,工程師需要從單純的技術執行者轉變為團隊領導者,具備解決複雜問題和與他人有效溝通的能力。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Thumbnail
不斷地擔心未來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陷入一個陷阱:不斷地擔心未來,而忽略了當下的美好。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壓力,我們常常為了未知的將來而焦慮不安,卻忘記了當下正是我們擁有的珍貴時刻。 不確定的未來 每個人都曾經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感到困擾。或許是工作上的壓力,或許是人際關係的波
常看到工作者對新資訊的焦慮,例如: #碳焦慮 #ChatGPT焦慮 #氣候焦慮 等等   各種焦慮驅動你不斷追著新東西跑, 每天總有看不完的報告、書、影集、新聞等   你花了這麼多時間學習,懂這麼多道理, 為什麼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要學的事更多了!   很多資訊指出許多產
Thumbnail
追求乾淨的程式碼是好的開始,但不要陷入過度設計的陷阱,導致程式難以維護。實際上,考慮團隊狀況和專注於解決真正的問題更為重要。了解公司的規模和現實情況,適時調整工作重心。技術不斷進步,使得寫程式變得更加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工程師的角色會消失。在選擇技術時,也要考慮隱形成本有時簡單的解決方案反而更有效。
Thumbnail
無論是現在、過去還是未來,學習如何學習都是終身受用的技能。迭代和進步是軟體工程師的追求。文章提出學習程式的四大關鍵:實踐、輸出、整理、思考,並期望讀者能在選擇的路上一路前行。
Thumbnail
在選大學校系,甚至是選擇職業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會關注產業前景跟工作報酬,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你的熱情在何處?如果沒有熱情,連持續學習該領域都顯得困難,又要怎麼做到在產業中競爭呢?不是別人做的工作看上去好就是好,自己過得好與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也無須和他人比較。
Thumbnail
在這個什麼都追求「快」的時代,我們很容易陷入一種短線思維,今天努力、明天開花,後天我就要摘果實,進而陷入焦慮的惡性循環。 曾經我也是這樣的人,尤其疫情後的這幾年,大環境變化又更加快速,產業更替、AI興起、各國紛爭不斷,身為一般普通百姓不免感到焦慮,但其實這樣的短線思維,會讓我們過得越來越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