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2023/07/0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寫下最近 「愛自己」的表現

持續運動:週末跑跑步,平日徒手運動,訓練一下核心肌群。
保持少吃餅乾甜點飲料:平日不要吃零食,週末還是吃吃宵夜配電視。這樣的熱量攝入大概能略低於基礎代謝,所以體重算保持控制,有運動時還能瘦一點點⋯
持續閱讀,如果只看書大概每週一本,不過為了記錄,一個月大約保持三篇的產出,也算是一種最低成本自我投資。線上課程最近沒再多買,利用通勤時間把之前買的課重聽一下,也持續自我學習。
量跟情緒還是穩定,轉眼小孩準備上小一了,時間過很快,好好愛自己,才能更好的愛別人⋯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叁玖小老弟貳零貳叁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2會員
634內容數
閱讀,生活,職場,分享,自我學習,透過分享內化也散播,如果你也有點收穫歡迎給我回饋與互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的生命裡總反覆上演一樣的挑戰嗎?現在的你,會如何處理? 過去不夠成熟的,現在一定能更好。今天算是比較正常的工作量開始增加,一部分也來自於上半年的節點,要開始準備一些年中考核作業,也許因著也沒什麼前人交接,只能自己翻找文件,用嘴巴問問,大概也是能夠拼湊出工作樣貌,時間上確實比較浪費一些,不過姿態放低
有被「怪怪的、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吸引嗎? 身邊認真想想,最怪的應該是屁孩,這種吸引應該是來自於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也是一種安慰自己孩子也是有持續成長與進步,自己也在這種過程中逐漸進步,不隨意的真的大吼,動手倒是真的不曾有過。 近期兒科醫師的新聞,一開始看到的是為人父母育兒的辛勞,但隨著更多的新聞,也更
人在家中坐桃花不會從天上來喔你有戀愛的渴望?記得表現出來 對於一個已婚人士來看,桃花與戀愛感恐怕不能那麼的直接,不然應該會出事,但也有一些不同的面向可以解釋,桃花某個程度是一種人緣的看待,只待在家中,不與人互動與接觸,是不太可能有新的人緣。 對於一個家庭生活與工作生活為主的人生,工作中可以保持與人為
你的生命裡總反覆上演一樣的挑戰嗎?現在的你,會如何處理? 過去不夠成熟的,現在一定能更好。今天算是比較正常的工作量開始增加,一部分也來自於上半年的節點,要開始準備一些年中考核作業,也許因著也沒什麼前人交接,只能自己翻找文件,用嘴巴問問,大概也是能夠拼湊出工作樣貌,時間上確實比較浪費一些,不過姿態放低
有被「怪怪的、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吸引嗎? 身邊認真想想,最怪的應該是屁孩,這種吸引應該是來自於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也是一種安慰自己孩子也是有持續成長與進步,自己也在這種過程中逐漸進步,不隨意的真的大吼,動手倒是真的不曾有過。 近期兒科醫師的新聞,一開始看到的是為人父母育兒的辛勞,但隨著更多的新聞,也更
人在家中坐桃花不會從天上來喔你有戀愛的渴望?記得表現出來 對於一個已婚人士來看,桃花與戀愛感恐怕不能那麼的直接,不然應該會出事,但也有一些不同的面向可以解釋,桃花某個程度是一種人緣的看待,只待在家中,不與人互動與接觸,是不太可能有新的人緣。 對於一個家庭生活與工作生活為主的人生,工作中可以保持與人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仔細想想,這東西還是很重要的。 部落格說是給別人看,比較像是自己的日記,好好記錄可能會忘記的片段,雖然我已經忘記夠多東西了 ヽ(°∀。)ノ 嗯~今日是24/12/17 開始學習的約一個月,同時在做的事情有: 健身 每隔一天 2~3小時 打工 一個禮拜 4天 最多2/整天 2/半天 讀書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生活方面 1.每天保持7~8小時的睡眠,睡前泡腳20分鐘,讓自己抱持活力。 2.少吃甜食,控制體重,每天至少運動半小時,最多運動兩小時,達到每天出汗的狀態。 3.三餐規律,每餐七分飽盡量清淡飲食,少吃油膩和辛辣的東西,每年體檢一次。 4.定期打掃屋子保持物歸原位,能位你解省不少錢,也能避
Thumbnail
微小的運動習慣比沒有運動習慣好 在2023年1月時,除了斷捨離以外我同步開啟了養成運動習慣的計畫。但比起丟垃圾計畫,這個運動習慣計畫反而一直不太順利。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和劍道,也喜歡去山中野林散步,所以本來一周就至少會有兩三天去運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和平常要上班,我會覺得每次練習的強度都會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翻到去年四月發的臉書減肥心得 🤣 來這邊再發一次! 目前我依舊維持每天運動的習慣 四個月減肥成果, 我再忙都要每天擠出1~2小時運動, 甚至我忙到晚上8點回家也是這樣跑健身房。 更重要的是漸進式增加重量訓練, 如果沒有讓自己肌肉練到有疼痛酸痛感, 那麼是沒有非常顯著的效果的, 並且要盡量的
Thumbnail
目前已經準備了六天的行程,預計要自己煮至少六個早餐、五頓午餐與晚餐,行動糧也預備了頗多,希望能順利地把這趟長程旅途完成。
Thumbnail
大家晚安 從1月開始運動之後, 我檢視了自己的不好的習慣, 改善了飲食以及睡眠, 現在我的情況大約是這樣
Thumbnail
重新健身半年 從去年2022年11月正式重新重量訓練後,一直照著一週練四天,週一、四練胸背肩,週二、五練腿手腹的部位安排,加上1-3天跑步,一直到5月以前都是如此訓練著,期間幾次的InBody測量變化並不大
Thumbnail
從2023年初開始,我才終於認清自己和「一週運動5次、每天閱讀半小時」之類的,這種目標的距離感,並認真思考:我到底想幹嘛?我喜歡什麼?因為,有些事其實不用人家一直催,當我們發自內心享受在其中時,就會很有動力了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仔細想想,這東西還是很重要的。 部落格說是給別人看,比較像是自己的日記,好好記錄可能會忘記的片段,雖然我已經忘記夠多東西了 ヽ(°∀。)ノ 嗯~今日是24/12/17 開始學習的約一個月,同時在做的事情有: 健身 每隔一天 2~3小時 打工 一個禮拜 4天 最多2/整天 2/半天 讀書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生活方面 1.每天保持7~8小時的睡眠,睡前泡腳20分鐘,讓自己抱持活力。 2.少吃甜食,控制體重,每天至少運動半小時,最多運動兩小時,達到每天出汗的狀態。 3.三餐規律,每餐七分飽盡量清淡飲食,少吃油膩和辛辣的東西,每年體檢一次。 4.定期打掃屋子保持物歸原位,能位你解省不少錢,也能避
Thumbnail
微小的運動習慣比沒有運動習慣好 在2023年1月時,除了斷捨離以外我同步開啟了養成運動習慣的計畫。但比起丟垃圾計畫,這個運動習慣計畫反而一直不太順利。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和劍道,也喜歡去山中野林散步,所以本來一周就至少會有兩三天去運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和平常要上班,我會覺得每次練習的強度都會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翻到去年四月發的臉書減肥心得 🤣 來這邊再發一次! 目前我依舊維持每天運動的習慣 四個月減肥成果, 我再忙都要每天擠出1~2小時運動, 甚至我忙到晚上8點回家也是這樣跑健身房。 更重要的是漸進式增加重量訓練, 如果沒有讓自己肌肉練到有疼痛酸痛感, 那麼是沒有非常顯著的效果的, 並且要盡量的
Thumbnail
目前已經準備了六天的行程,預計要自己煮至少六個早餐、五頓午餐與晚餐,行動糧也預備了頗多,希望能順利地把這趟長程旅途完成。
Thumbnail
大家晚安 從1月開始運動之後, 我檢視了自己的不好的習慣, 改善了飲食以及睡眠, 現在我的情況大約是這樣
Thumbnail
重新健身半年 從去年2022年11月正式重新重量訓練後,一直照著一週練四天,週一、四練胸背肩,週二、五練腿手腹的部位安排,加上1-3天跑步,一直到5月以前都是如此訓練著,期間幾次的InBody測量變化並不大
Thumbnail
從2023年初開始,我才終於認清自己和「一週運動5次、每天閱讀半小時」之類的,這種目標的距離感,並認真思考:我到底想幹嘛?我喜歡什麼?因為,有些事其實不用人家一直催,當我們發自內心享受在其中時,就會很有動力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