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而隨手說說 第00篇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說,一個簡單的觀察筆記可以檢視自己的狀態,那麼你一定要去嘗試看看。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因為我本人就是習慣想從他人之眼之口審視自己的人,老實說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習慣。
首先,你會造成重要他人或是陌生人很大的壓迫感,或大或小且持續存在的感受會容易壓垮你與他人所建立的關係。
再來,一個習慣從他人之眼之口檢視自己的人不會真正的進步。過於被動的方法容易養成一個不好的標籤,例如:你會這麼思考,我還在等待著別人關心或是等著詢問別人答案呢!
最後,關於標籤與壓迫感的想法源於讀了一本名叫《原子習慣實踐之旅》的專書,是宋怡慧老師所寫的,裡頭都是她親自去實踐原子習慣的歷程與想法,我想這也是一種簡單的觀察筆記,只是老師能力更強大可以把所寫的內容彙整成一本好書。
但你要說一般人沒有這種能力嗎?我想這倒是不至於,只是開始做這件事情前必須要有三件事情先問問自己。
第一,你現在有什麼「想要的」事情嗎?或是你有什麼「需要的」事情嗎?如果有的話就能立刻跟原子習慣中談「誘因」的部分結合,我想可以更快得進入你目前要做的事情。
第二,人,容易給自己很多的標籤,而標籤卻可能來自於任何地方,可能是人、事件,或是世界各地的資訊。以前聽到標籤這個詞的時候就會覺得它一定是一個不好的存在,為了少說這個詞甚至幫它套上了光環,可我們就算這樣看待它,它依然存在於你的生活當中。因此第二步就是好好的標籤自己,一個適合的標籤可以改變你的狀態,甚至讓你在做接下來的事情會容易一些。
第三,容易嗎?做一篇觀察筆記,我覺得不容易。我非常不習慣將想法馬上寫下來,因為我容易想很多很多,所以我做了以後,沒有感覺,但不做以後,卻很有感覺。應該有很多人都是因為這樣所以容易半途而廢,或是草草起頭,重重落幕吧!
別擔心!既然大家都是差不多的,那麼就一起解決吧!我從來都沒有想過寫下來能為我自己帶來什麼,而且酬賞這種事情大部分的時候我並沒有這麼在意,但是我惟獨發現「利它」這件事情確實是可以長長久久的做下去,可能因為我現在的身分是一位老師、一位丈夫、一位爸爸……。
可是你們都是我隱藏式的酬賞,因為我的觀察筆記能跟你們分享,而你們若願意則可以跟我進行回饋,撇開情緒化、攻擊式言語也好,任何的互動都會讓一位正在做這件事情的人願意寫下去吧!我所認識那位成為作家的男人,他的身邊也是有很多讀友陪伴他前行的,這是我這次的筆談,稍微聊一下我對於觀察筆記的看法,感謝身邊的老婆給我讀了幾個章節的文章讓我有這次的收穫。
avatar-img
6會員
25內容數
追求新心靈而創的人物故事集在筆者國小時候就已經有一些構想,直到出社會才將它寫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OO-BOO-MO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好希望好希望我所留下的種子能順利成長發芽,已經6/16號了,身為代理老師的我在這個學校是協行,總共只有兩個班級在我手上。 其中有一班,我覺得我傾盡了所有,從一開始有點抗拒到今天竟是滿滿的不捨。因為他們只是缺乏幾位老師用心的看著他們而已,但如今我有極大的機會即將遠行,過去不曾感受過的悲傷油然而生。我
自從讀了這篇https://www.storm.mg/article/4636013?page=2文章後,讓我想了許久後提出一些看法..... 「研究型思考方式」是文章中蠻吸引我的課題,也曾經思考能否透過更文明的方式,解決戰爭的發生並促進和平的可能,以及整體人類的一大進步,學會尊重的全貌。 只是,這
又過了一年,嘗試做了很多改變,知道「我們」又變得更好了。 此時沒有特別想談的主題,純粹的抒發中,儘管一段時間的止筆,也了然寫作不再如此地遙遠而不可及。 --------------------------------分隔線---------------------------------------
最近有三件事情正時間倒數中,第一件事情是孩子、第二件事情是未來,最後一件則是不知還剩多少的愛。 我這邊認為的時間倒數是指時間到了以後,如果沒有另外開一個副本,那麼就代表這件事情的暫時性終結了。 已經去諮商了幾次,可我要面對的時候還是能感受到心跳的急速,好想知道當我打完這一篇以後我所面對的是怎樣的以後
乏了,乏了......乏了。 活到現在已年過三十,對於生活不能說太滿意,很欣慰的是自己還有這樣的感受。 怕的就是自己連這樣的感覺都不復存在,好在好在。 思考自己總不愛甄嬛裡面的某些情節是否也說明自己仍不夠踏地踏實,好在好在。 課堂上我提出對生命的熱情與年歲的關聯時,好在好在。 好在好在我還會問自己所
小時候就常常在望著悠遠的遠方,思考自己生而為何。 存在與否,只是一個常思考的其中一個小問題而已。 我無法忘記的是藍天白雲下的和暖的微風,我也永遠忘不了的是颱風天下純粹又乾淨的烈風。 總以為它們能永遠都在我身邊當我的至親摯友,就算我未曾改變初心但是還是改變很多很多了…… 我仍記得第一次站上銘傳的山頭看
我好希望好希望我所留下的種子能順利成長發芽,已經6/16號了,身為代理老師的我在這個學校是協行,總共只有兩個班級在我手上。 其中有一班,我覺得我傾盡了所有,從一開始有點抗拒到今天竟是滿滿的不捨。因為他們只是缺乏幾位老師用心的看著他們而已,但如今我有極大的機會即將遠行,過去不曾感受過的悲傷油然而生。我
自從讀了這篇https://www.storm.mg/article/4636013?page=2文章後,讓我想了許久後提出一些看法..... 「研究型思考方式」是文章中蠻吸引我的課題,也曾經思考能否透過更文明的方式,解決戰爭的發生並促進和平的可能,以及整體人類的一大進步,學會尊重的全貌。 只是,這
又過了一年,嘗試做了很多改變,知道「我們」又變得更好了。 此時沒有特別想談的主題,純粹的抒發中,儘管一段時間的止筆,也了然寫作不再如此地遙遠而不可及。 --------------------------------分隔線---------------------------------------
最近有三件事情正時間倒數中,第一件事情是孩子、第二件事情是未來,最後一件則是不知還剩多少的愛。 我這邊認為的時間倒數是指時間到了以後,如果沒有另外開一個副本,那麼就代表這件事情的暫時性終結了。 已經去諮商了幾次,可我要面對的時候還是能感受到心跳的急速,好想知道當我打完這一篇以後我所面對的是怎樣的以後
乏了,乏了......乏了。 活到現在已年過三十,對於生活不能說太滿意,很欣慰的是自己還有這樣的感受。 怕的就是自己連這樣的感覺都不復存在,好在好在。 思考自己總不愛甄嬛裡面的某些情節是否也說明自己仍不夠踏地踏實,好在好在。 課堂上我提出對生命的熱情與年歲的關聯時,好在好在。 好在好在我還會問自己所
小時候就常常在望著悠遠的遠方,思考自己生而為何。 存在與否,只是一個常思考的其中一個小問題而已。 我無法忘記的是藍天白雲下的和暖的微風,我也永遠忘不了的是颱風天下純粹又乾淨的烈風。 總以為它們能永遠都在我身邊當我的至親摯友,就算我未曾改變初心但是還是改變很多很多了…… 我仍記得第一次站上銘傳的山頭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包括我,過往也常仰賴這些所謂不用說的道理來檢視他人、判斷自己該做到哪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覺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注意力收回自己的內在,以搞定自己,達到關係中的平衡。裏面分享了三個心法,包括將注意力放回內在、改變口頭禪以及保持好奇的方式,來幫助讀者搞定自己。透過自我覺察,讓情緒不輕易受外境影響,尋迴心靈的安定,並停止關係中的內耗與對立。
Thumbnail
善用熱情的目的,我覺得最終還是要回歸自我,詢問自己,這樣的生活方式與接觸的東西,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能不能掌握這些我所有的?我現在有沒有了解到,我是怎麼看待眼前的事物的? 學習自我察覺與自我敘事,可以讓你從局中人暫時抽身,以一個客觀者的角度看事情
原本是覺得自己的思路塞住了, 才去看書​後來就感覺, ​書中作者的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看書,是想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 後來就參加了邱奕霖老師的圖解讀書會。 2024年第一本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習慣,但經常都夭折,我也是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旅程中,常常會遇到疑惑和挑戰。這時,不用害怕尋求他人的意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蘊藏著自我提升的無限可能。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書籍,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智慧之源。」 當我們開放心胸,謙卑尋求他人的意見時,我們實際上是在擴展我們的視野。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經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包括我,過往也常仰賴這些所謂不用說的道理來檢視他人、判斷自己該做到哪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覺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注意力收回自己的內在,以搞定自己,達到關係中的平衡。裏面分享了三個心法,包括將注意力放回內在、改變口頭禪以及保持好奇的方式,來幫助讀者搞定自己。透過自我覺察,讓情緒不輕易受外境影響,尋迴心靈的安定,並停止關係中的內耗與對立。
Thumbnail
善用熱情的目的,我覺得最終還是要回歸自我,詢問自己,這樣的生活方式與接觸的東西,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能不能掌握這些我所有的?我現在有沒有了解到,我是怎麼看待眼前的事物的? 學習自我察覺與自我敘事,可以讓你從局中人暫時抽身,以一個客觀者的角度看事情
原本是覺得自己的思路塞住了, 才去看書​後來就感覺, ​書中作者的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看書,是想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 後來就參加了邱奕霖老師的圖解讀書會。 2024年第一本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習慣,但經常都夭折,我也是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旅程中,常常會遇到疑惑和挑戰。這時,不用害怕尋求他人的意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蘊藏著自我提升的無限可能。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書籍,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智慧之源。」 當我們開放心胸,謙卑尋求他人的意見時,我們實際上是在擴展我們的視野。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