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節氣飲食|《長夏,宜養脾土》

〝脾主升清〞、〝脾喜燥惡濕〞
-- 長夏,特別需要注重保養的體質

        長夏時節,脾土〝喜燥惡濕〞,有些體質者,如氣虛、氣滯、痰濕等體質,特別不宜過度喝水,也要忌寒涼飲食,以免脾土的「升清」功能更加受阻,造成胃脹、食慾不佳、腹瀉等脾虛、水濕內停的症狀,甚至出現頭暈、嘔吐、口淡、口角流清涎的水飲上泛現象。這些體質,與食補建議分別是: 


不同體質的食補建議

◼︎氣虛體質:容易疲倦、少氣懶言,易出汗,口淡,不喜喝水,舌邊有齒痕。

食補建議:米飯、胡蘿蔔、香菇、地瓜、馬鈴薯、雞肉、雞蛋、元氣茶。

◼︎陽虛體質:易怕冷、手腳冰涼,喜熱飲、熱食,飲食寒涼容易腹瀉,排便常不成形,小便較清長、或夜尿,舌淡胖、易有齒痕、舌苔濕潤。
食補建議:栗子、核桃、芡實、雞肉、蝦、咖哩、辛香料、豆類。

◼︎痰濕體質:易疲倦、身體有困重感,臉部易黃黯、油脂分泌多,出汗黏膩,口中有甜味,腰腿部有沈重感,易胸悶,易咳痰,尿液混濁。
食補建議:薏仁、紅豆、冬瓜、茯苓、山藥、辛香料,忌油膩、甜食。

〝脾主運化〞— 脾運化水榖、水濕

中醫談脾的主要功能,還有〝主運化〞。中醫以“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人體飲食後,透由消化作用,產生〝水榖精微物質〞(營養),由〝脾主升清〞的作用,將營養物質〝運化〞、〝輸布〞,所以脾是後天〝氣血生化之源〞。脾虛,人體就容易呈現氣虛、陽虛的現象,甚至血虛(生血不足)、氣陷(嚴重氣虛)。所以,中醫注重〝脾胃〞功能,是後天之本。
        除了〝運化水榖〞、〝生化氣血〞,脾的虛症也容易導致〝運化水濕〞功能不足,產生一般大眾常說的〝濕氣重〞的現象,所以,調養脾胃,相當注重「袪濕健脾」這一部分,最常見的日常生活食補,就是大街小巷都可見的:『四神湯』了。

松子四神湯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Bot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