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提到我在工作上的茫然,於是買了五、六本關於工作的書籍來看,得出的結論是工作最好是自己擅長且喜歡,同時又符合自身價值觀的事,但這件事本身其實就不太容易,比方說我認為很容易受到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去改變了你真正喜歡以及真正符合自身價值觀的事,有些事可能是『你覺得』這樣才是對的,但不一定是『你認為』這樣才是對的,沒有仔細思考而受到這樣影響所下的決定,想必自己的內心也不會得到滿足。書中曾提到『心流』這個名詞,說明在做某件事的當下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並會期許讀者試著思考兒童時期或是就學時期是否有這樣的經驗,那個經驗或許就是你目前找工作的投影,但我目前眼前是一片黑就是。有鑑於此,又不想持續在這職場泥潦中裹足不前,我決定用面試展開探索自我的過程,於是將履歷修改後重新打開人力銀行網站,開始販賣我這日常八小時給不知名的顧客。
可能是受景氣的影響,其實早在五六月時就已有打開網站,但直到七八月,才開始有面試邀約,因為我是為了探索自我,基本上我是來者不拒(保全就先等等),所以從七月底到八月底,整整有五個面試,其中還包含一個二面,等於每周都有面試安排,雖然說是探索自我,但我仍不會敷衍了事,我認為別人既然有誠意邀約,我也應準備好資料才是,所以每天下班回家幾乎都在根據不同的公司,準備不同的資料,甚至有一家準備了40頁投影片(最後沒上XX),而其中還有幾間是要英文面試,對於許久沒用英文的我來說,老實說真的是心力交瘁,但想到在收到面試邀約那一刻,心中突然湧上『原來還是有人想了解我的價值』這種感覺,就覺得自己是真的還活著,準備起來也有了動力。
經過這面試車輪戰,我始終覺得面試是一個很不對等的流程,或者說是型式,首先在投遞履歷時,要把我目前將近三分之一的人生濃縮在一兩張A4紙上,面試時再將這些事在一到兩小時內說明清楚,有時候會想,你身邊的朋友、情人、家人,相處可能五年十年,或許都還不夠了解彼此,為什麼面試官可以在這兩小時就下定論,認為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面試過程中,還需將故事進行修飾,像是大學成績一開始不好,實話是上大學就在玩,後來考量到出社會學歷的重要,才開始上補習班惡補,就要改成是一開始適應不良,後來漸漸讀出心得,並樂在其中,明明是受到整個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但卻要修飾成自己是一個適應力佳,且會逐步修正錯誤的人;還有像是面試罐頭題:「在職場上有沒有遇過什麼困難?怎麼處理?」,就算只遇到影印機卡紙,也要想出一個起承轉合,遇到事情的反應、處理事情的方法及態度、學習到的經驗等。總之整個面試就像在舞台劇表演,每上台一次就先戴上一副觀眾可能會喜歡的面具,隨著每次的表演,調整自己的面具,直到觀眾買單。隨著這樣的戲碼逐次上演,我以為我能從面試中越來越清楚自己是誰,後來才發現,自己已經逐漸忘記面具底下的真面目......
結束所有面試後的某一天,看到了一本名為『閒人出租』的書,頓時興起我的好奇心,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將他看完,這本書徹底顛覆我的價值觀,同時也跟我先前讀過工作的書,有截然不同的觀點。
首先,『閒人出租』的宗旨是在什麼都不做的條件下,出租一人份的存在感,作者認為,什麼都不做的人也有存在的價值,我想這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應該是相當衝擊的想法,現在這社會大家都想藉由工作提高自己的價值,似乎薪資越高的人價值越高,但或許從某些角度來看並不是這樣,像是長照人員、廁所清潔工、便利商店店員等,這些人雖然薪水可能不是很高,但他們存在的價值,可能遠遠超過某間上市上櫃的CEO,只是現今的社會不怎麼看他們就是。
作者提到世界上的工作都是以『做什麼』為前提,而閒人出租顛覆了這個前提,是以『什麼都不做』為前提接受委託人的任務,他跟日本出租大叔不同(依委託時數收取費用),他只收取交通費,畢竟他什麼都不做,而他接受的委託有一起到咖啡廳喝飲料、在馬拉松終點等委託人、陪同遞送離婚協議書等等無奇不有,每個委託都讓我覺得:『原來有人需要這樣的服務』,後來想想的確生活中有些事情找自己熟的朋友,反而會有種不好意思,怕麻煩別人的心態,但找個陌生人好像就無傷大雅,很多心事好像也是說給陌生人聽比較好,像我這種目前工作可能對於某些人來說已經很不錯的,還在嫌工作的不是,或許也是要說給陌生人聽較好。
書中提到一個觀點,人類存在的價值跟社會價值有著極大的落差,社會認為產值越高越有價值,但像是家庭主婦跟孕婦,他們對於社會沒有產值,但我認為他們存在的價值高過所有職業,因此對於現今社會這種對於價值的定義,有時候還挺讓人沮喪的,但也或許是先前提到的,這個人有價值只是放錯了位置,但在現實生活中,真正努力去探索自我而不隨波逐流的人,至少在我身邊是屈指可數。
回到這本書裡面,我認為還有另外一個很好的觀念,就是用減法去探索人生,不再是用找到喜歡的事,而是找到那些你絕對不會想做的事,從這些事中或許也能找到自己的價值觀,現在社會的選擇真的太多,Youtube跟Netflix打開,過了20分鐘可能都還沒決定好自己要看什麼,最後就乾脆關起來都不看了;曾經聽過個例子,一家餐廳把原先玲郎滿目的菜單進行刪減後,業績反而上升;還有一間超市提供了20多種口味的果醬供試吃,結果反而是檯面上只有五種口味試吃時銷售較好,這幾個案例都告訴了我們,有時候選擇太多反而會造成我們不去選擇,刪掉多餘的選項,剩下的就會是你內心真正想要的(至少不會是討厭的吧)。
最後,很推薦大家可以去看這本書,雖然我們可能不能像書中的作者這樣提供一個不用付費的服務,但能從這本書中看到一個特殊的觀點,還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委託,也是一個很棒的體驗,而我想最重要的是,不論你現在的工作或身分,只要你存在在這世界上,就要相信自己就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