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閱讀回溯 EP.14 | 千禧世代 & 攻擊者

攻擊者與金融投資

現在重新看我 《攻擊者優勢》的心得,發現跟最近剛讀完,要認真寫心得的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很多共鳴之處;如:分析歷史、現在局勢,甚至是 「對未來的線性觀點,對數字報有彈性」這段,簡直是如同投機者告白作者-切老的經典譬喻: 實體經濟與股價的關係 ,如同主人與牽繩的狗,狗雖然會在主人附近到處亂晃,但怎麼晃還是會回歸主人身邊。

投資有趣的地方,除了金錢、資產的增長;驗證自己的想法、找到市場故事的相關性,也真的是非常藝術的一件事。

千禧世代

我們常以不同世代、年齡層來看待人,雖然說生在同個時期的人,有許多類似的體驗,自然理所當然的會認為價值觀比較近。

但現在想想,重點是在於環境,而時代只是環境的其中一個因素,更多時候,出生在不同階層、資源水平的人,觀念的差別更巨大。

只能說

標籤永遠不嫌多



2019

書單:

  • 攻擊者優勢 : 如何洞察產業不確定性,創造突圍新契機 / The attacker's advantage : turning uncertainty into breakthrough opportunities
  • 你以為的缺點,其實是我們的決勝點 : 千禧世代、寬鬆世代又怎樣,5個年輕人常被誤解的真相 / The Millennial Myth : transforming misunderstanding into workplace breakthroughs

這兩本書其實我看得比較隨便,因為類似的內容常常在經理人、cheers雜誌看過了很多。

所以心得也會減短一點,畢竟這類有些商管的內容,還是要有實際的職場經驗,比較能夠體會。

攻擊者優勢

這本書的內容比較像是在講破壞性創新(之前修課有略懂),內容大抵都在講創業的案例、如何發現機會&方法、以及創新者會實行的管理策略。

其中比較有印象的內容:

  • 從分析歷史來判斷產業的結構性變遷,思考:有什麼新鮮事、什麼是新鮮事?
  • 定義好路線 來 駕馭不確定性
  • 敏捷應變的企業文化: 聯合作業會議
  • 透明、分級評估
  • 對未來的線性觀點 以及 對數字抱有彈性

千禧世代: 你以為的缺點,其實是我們的決勝點

這本雖然是在談世代價值觀差異,但是我覺得更像是在談 保守派 VS.自由派

首先,作者先談刻板印象的起因: 我們對不太熟識的人,總會先以簡化降載認知後的印象來評判人,這個初步印象絕對不代表這個人的全部。

之後談的,都是普遍認為的千禧世代的特色,靈活、勇於創新、抵抗威權、透明化、多元、追求人生意義.......

接著再說明這些特色有些被貼上負面標籤,再談這些標籤另一方面的優勢

雖然我覺得用這種貼標籤的方式不太優,不過想想,許多好的論述也總是必須丟出一個分類給讀者,使人有認同感,更容易共鳴。看的人就自己從書中的內容,來看看自己有多少比例,具有這個 ”千禧世代” 的特質。

剛好分享最近對我衝擊蠻大的一個TED演講


他用比較委婉的用詞,來說明,所謂新世代常遇到的問題,容易迷惘、覺得自己年輕,還有漫長時間探索、對人生沒有規劃。

”人生不是30才開始,在20歲就該為30歲的日子做準備”

這對我來說算是蠻當頭棒喝的,我當然很難完全接受她的說法,不過她講的內容很”現實”

是我們所需要面對的現實。

接受不同觀點 ,才稍微看得見真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起源於 2018年,當時還是大學生,因為看到一篇 速讀的文章,加上對系上的科目沒興趣,開始了 年讀 100本書的目標,後來只達標到 一半,讀了 50本,不過當時也寫了些心得在 臉書的 網誌 和 medium,臉書的網誌功能如今幾乎算砍掉了,突然起心動年想起那些年的閱讀心得,趕緊挖出來 老酒換新瓶? 也看看這些年的成長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