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認我們一樣的,還有那些不一樣的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說到精神病人你會浮現什麼樣的字詞來形容他們?他們的所思所想是不是真的很怪異、很離奇、不符常規呢?那你覺得他們對生活的想像是否跟我們不同呢?

  其實,跟每個個體一樣,我們都有差異,只是那樣的差異被放在什麼樣的情境脈絡被認識與理解,就像是放在藝術裡觀看時,即使再怎麼怪異及離奇,它就是「藝術」。可是,當精神病人沒有了藝術作為使用工具來呈現差異時,它可能就是疾病而已。我認為把有心理社會障礙者的「精神經驗」用「藝術」來觀看,與用「疾病」來觀看的差別在於—我們如何關注它,藝術觀看精神經驗的現象,像是看見扭曲的人(疾病的觀看則可能是幻視)會是去感受這樣的視覺表現什麼,對於這樣的現象可以留給觀者多元的詮釋,既不改變創作者的主體,也讓觀者有自己的主體,而在觀看之中讓兩者主體互動,而我認為這樣去對待差異或精神狀態的不同,是對生命的一個尊重。但實務工作上,比較大的困難會是,我們生活的現場實在太過於複雜,以致於實際上在面對時,總是沒有那麼容易的。

  那這些被以精神疾病命名的心理社會障礙者,他們對生活的想像與需要跟我們會有所不同嗎?我的答案是:「一樣」。他們都渴望被肯定、被愛、被需要;在碰到事情不順遂時會想逃;當工作不順利時會自責、難過;生病後不再被家人期待有所成就時會自卑;不能婚生嫁娶時,會感到孤單寂寞,甚至也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他們也會想贏得親朋好友的看重,可是疾病的經驗與汙名更加深這樣的困難;他們有著對這世界的無力與憤怒,感到厭世;他們會感到跟這世界疏離,失去連結;長年被家人支持,他們也會想要表現給家人看,也想為自己爭口氣;他們其實也渴望成就;他們也希望自己能夠有人懂、有人理解;他們有自己深深思念的人,也有無法相見的痛苦;他們有人在這挫折中仍保有對這世界的信任與期待。

  在日常生活裡我跟心理社會障礙者相遇的是他們的各種生活困境,又在他們的畫作創作裡,有著心靈層面的相遇,那些我藏在心裡不輕易的言說,他們直接而真誠的表現出來,他們把自己最裡面的部份挖了出來,可是我看見的不只是他,還有我,這些所有的生命經驗裡藏著巨大的寶藏:「一個真實的世界,在這裡赤裸的說了出來」,個人在世界裡真實的遭遇是什麼,這些受苦與前進也在這裡,如果我們真的看見這些,懂得面對人們的受苦處境,會是社會進步的基礎。

    近幾年因為一些社會事件加深社會大眾對精神病人的汙名,我和工作人員都因此在媒體上投書,投書底下看見許多社會大眾的誤解、偏見與歧視,最大的情緒是恐懼,而恐懼裡投射的他們是不真實的。衷心的期待透過這一幅幅心靈畫作,觀者可以感受到跟畫者的連結,讓心靈的距離可以拉近一些,我們可以在此相認我們一樣的,還有那些不一樣的。

附圖作者鄭彥,請參考帶著OO過生活 (wordpress.com)

活泉之家精神疾病創作者作品集。


avatar-img
6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福貝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從以為的陪伴、看見箝絆再次創造培伴 二、發展更多元培伴彼此對待差異的工作方法 1.以開放式對話作為方法的參照 2.這是一個學習在日常生活的田野之中與之外的縫隙間,找到一種人與人相待而不是專業對待的方式 3.聽見他們的內在聲音 4.建立承接家的工作現場 三、對於精神社區工作下一步及未來的想像
一、從以為的陪伴、看見箝絆再次創造培伴 二、發展更多元培伴彼此對待差異的工作方法 1.以開放式對話作為方法的參照 2.這是一個學習在日常生活的田野之中與之外的縫隙間,找到一種人與人相待而不是專業對待的方式 3.聽見他們的內在聲音 4.建立承接家的工作現場 三、對於精神社區工作下一步及未來的想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簡單分享,首次到精神科病房實習的經歷,在病房中,透過與患者的互動溝通,我逐漸理解他們看似荒謬的世界觀,背後藏著更深的疑問——我們眼中的世界究竟是由什麼決定的?甚至,是否真的有一個「真實」或「客觀」的世界存在呢?這篇文章將走進這個特殊的空間,探索心靈如何決定我們所看到的現實。
Thumbnail
很喜歡的作品,身為在精神科上過班的職能治療師,真會很推這部戲喔! 其實精神科是滿多作品喜歡處理的舞台,畢竟這裡的確有不少很「戲劇化」的事情發生,或者說,至少常以比較極端的方式呈現日常。 但請注意,這些依然只是日常,精神病也就只是一種疾病而已,當然需要小心,畢竟沒人喜歡生病,但也不用太過敏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在團體中我與一位病友分享「這個狀況在我們的病裡很正常。」頓時,我猛然覺察,正不正常那條線我不知道該怎麼界定。 結果我想到最好的辦法,就是別去劃分了。我們一定都有一樣的經驗,看一件事、一個人很快會幫做出評論、為對方貼標籤,不管是正面或反面。
Thumbnail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
Thumbnail
之前看到一句話,寫著「我沒希望你成才,而是希望你成人。」我很喜歡,忖度著能寫出這句話的人,應該也是有故事的人吧。 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是特別的,換句話說,不是用金錢、身分地位或是健康與否就能衡量誰比較有價值。同樣的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就算生了一樣的病,每個人的病程都不盡相同。
Thumbnail
「精神疾病」一詞,我想並不陌生 陌生的是 : 病友是作者 沒錯,《除了病,我一無所有》是一本心理疾病病友的自白 透過此書,可淺淺地接觸病友的世界。 對了,你知道什麼是「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嗎 ? 獨樹一格的觀點,與社會風氣對立的我,字斟句酌地寫下每一句 只為了向讀者們傳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Thumbnail
17個來自精神病院的真實故事,在崩潰的人生與深藏的創傷中,尋找救贖和希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面對精神困擾時的心路歷程,藉由韓國漫畫改編的故事,呈現了精神疾病對人們的影響。文章探討了心理健康被忽略的現象,並提出了善待自己、尋求幫助的觀點。
Thumbnail
本文簡單分享,首次到精神科病房實習的經歷,在病房中,透過與患者的互動溝通,我逐漸理解他們看似荒謬的世界觀,背後藏著更深的疑問——我們眼中的世界究竟是由什麼決定的?甚至,是否真的有一個「真實」或「客觀」的世界存在呢?這篇文章將走進這個特殊的空間,探索心靈如何決定我們所看到的現實。
Thumbnail
很喜歡的作品,身為在精神科上過班的職能治療師,真會很推這部戲喔! 其實精神科是滿多作品喜歡處理的舞台,畢竟這裡的確有不少很「戲劇化」的事情發生,或者說,至少常以比較極端的方式呈現日常。 但請注意,這些依然只是日常,精神病也就只是一種疾病而已,當然需要小心,畢竟沒人喜歡生病,但也不用太過敏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在團體中我與一位病友分享「這個狀況在我們的病裡很正常。」頓時,我猛然覺察,正不正常那條線我不知道該怎麼界定。 結果我想到最好的辦法,就是別去劃分了。我們一定都有一樣的經驗,看一件事、一個人很快會幫做出評論、為對方貼標籤,不管是正面或反面。
Thumbnail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
Thumbnail
之前看到一句話,寫著「我沒希望你成才,而是希望你成人。」我很喜歡,忖度著能寫出這句話的人,應該也是有故事的人吧。 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是特別的,換句話說,不是用金錢、身分地位或是健康與否就能衡量誰比較有價值。同樣的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就算生了一樣的病,每個人的病程都不盡相同。
Thumbnail
「精神疾病」一詞,我想並不陌生 陌生的是 : 病友是作者 沒錯,《除了病,我一無所有》是一本心理疾病病友的自白 透過此書,可淺淺地接觸病友的世界。 對了,你知道什麼是「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嗎 ? 獨樹一格的觀點,與社會風氣對立的我,字斟句酌地寫下每一句 只為了向讀者們傳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Thumbnail
17個來自精神病院的真實故事,在崩潰的人生與深藏的創傷中,尋找救贖和希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面對精神困擾時的心路歷程,藉由韓國漫畫改編的故事,呈現了精神疾病對人們的影響。文章探討了心理健康被忽略的現象,並提出了善待自己、尋求幫助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