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知言聽書】松村涼哉《15歳のテロリスト》

小さなテロリストが、世界を変えた。

松本涼哉的《15歳のテロリスト》

《15歳のテロリスト》是以少年法(臺灣的話就是「少年事件處理法」)為基礎,探討加害者與被害者的處遇。作者藉由一場15歲少年的恐怖攻擊事件為契機,記者安藤在採訪時,卻引發一場少年法修正與否的輿論,同時探討加害者加害者家屬共犯被害者政客間複雜的關係。

raw-image


少年犯,不揭露姓名為原則

只要出現少年犯案,日本媒體多半會以少年O來替代少年的全名,像是日本酒鬼薔薇聖斗事件,案件中造成2人死亡、3人重傷,而且被殺害者皆為國小生。14歲的犯案兇手東慎一郎,媒體一開始便是以「少年A」代稱。此後,許多人也針對少年A的犯行及心裡狀態做出研究與分析,紛紛出版相關書籍,諸如《「少年A」14歳の肖像》、《少年A矯正2500日全記録》、《「少年A」この子を生んで—父と母悔恨の手記—》等。

在臺灣的少年事件處理法第83條也有規定:任何人不得於媒體、資訊或以其他公示方式揭示有關少年保護事件或少年刑事案件之記事或照片,使閱者由該項資料足以知悉其人為該保護事件受調查、審理之少年或該刑事案件之被告。」,法條的目的是為了不阻礙少年將來改善及更生之可能,同時防止少年再犯。

 

受害者與加害者間的衝突與矛盾

受害者或是受害者的家屬多半無法接受這種不揭露加害者姓名的規定,對受害者來說,無非希望加害少年的所作所為,乃至其姓名都能昭知天下,並嚴懲加害者,以警世人。

關於揭露不揭露,嚴懲不嚴懲,背後牽扯到的就是加害者家屬,犯罪的是少年,但是如果揭露一切資訊,好像意外懲罰到的卻是加害者的家屬

加害者は刑務所で守られるんです。けれど、加害者の家族はずっと社会の中で、白い目を向けられ続けなきゃいけない。
 厳罰化によって、どの程度、被害者の感情は救われますか?

加害少年接受感化教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出代價,但是加害者的家屬,僅僅因為與加害少年有血緣關係,或許有家庭環境或管教不周的責任,但這些人歸根到底仍非實際的加害人,為何要終生活在社會輿論的撻伐,加害者家屬做錯了什麼?量刑上是否相當?而當嚴懲加害少年、加害者家屬後,被害者的感情又是否因此得到救贖呢?在在都是本書所要探討的。

 

閱讀心得

不難看出作者松村涼哉的創作企圖,想要藉由一連串少年犯罪事件的發生,點出少年法修正與否,各方結構間的衝突,可惜在情節的安排上以及人物角色設計上,略顯薄弱與不符合現實。好比,記者總是可以在警方前一步聯絡到所有的關係人,又或者是少年間安排的犯罪情節有些粗糙,總讓我在聽書的時候意外地出戲。

但就作者的創作意圖,還是值得肯定的。法律規定或許立意良善,卻總是無法盡如人意,社會大眾往往是同情受害的一方,這是人之常情。但難道就沒有一種可以避免再讓另一個家庭(加害者家庭)破碎的方法嗎?

關於加害者家屬的研究,鈴木伸元《加害者家族》(中文版:《加害人家屬:不能哭也不能笑的無聲地獄》)也有深入探討,鈴木伸元先提出每個被害事件的發生,再從網路各種言論對加害者的撻伐,影響到之後加害者家屬的生活處境現況分析,最後在書末提供加害者各種聲援的資源,是一本可以讓讀者客觀地就事件出發,分別檢視加害者與受害者的狀況,也非常適合作為《15歳のテロリスト》的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知言法律事務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