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著失控的油門 我在開高速公路的時候會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如果四周沒有車,我會守規矩不超過時速上限;但望見前方有車,我會忘記時速、一心只想切道超車。我無法忍受「相對靜止」的車速,我一定要超車,才會對我的移動有感覺。保持領先,讓我體驗霎那的刺激與掌控感。但是,我其實已經夠快了,無須再快了。
這讓我思考,我們在追求的人生,是否就像我開高速公路一樣?我們拚命想要變得更好、更富足、更有名,踩著失控的油門一心追過身旁的人。追過一個,還有下一個。我們總覺得自己「還不夠」,認為自己的人生就是不斷地超、超、超,忘記靜下來去欣賞身旁的美景,享受「相對靜止」的和諧。我們把目光不斷地放在自己身上,忘記了鄰舍的臉孔。
我們匆忙、焦慮、孤獨地在人生的高速公路上奔馳,籠罩著自卑、失望的陰影。人到底需要什麼,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
單愛自己的文化,瑣碎的夢想 耶魯大學神學教授沃弗(Miroslav Volf)於便指出,我們首先要對抗「單愛自己 」的文化,才能在向他人的關懷中得到真正的滿足。本書以65篇平易近人的散文,闡述基督信仰在日常生活的展現。相較於沃弗其他艱深的神學著作,《在耶魯上神學課》是一本貼合生活處境、保有神學洞察力的生命見證與信仰反思文集,非常值得大家品讀。
沃弗說,如今我們的夢想都太過「瑣碎」了。個人的成功,代表著過上「滿意的生活」。項目五花八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有「體驗」──權力、財產、愛情、宗教、食物、性愛。這些體驗的項目成為架上可供消費的物品,只要能滿足自我就是好東西。然而,當失序的慾望使我們深陷在自我迷戀中,我們便失去了獲得真正心靈滿足的機會。
「我們把指望的眼光,從神永恆的偉大,後退到狹隘的自我,凡事計較得失,理直氣壯地把自身利益和自我滿足當作唯一的行動準則……一面要求得到超出自己應得的,另一面拒絕寬以待人 ;看似冠冕堂皇,其實毫無價值。」
沃弗認為,要獲得真正的滿足,我們必須學習將目光移開自己、望向他人,學習關懷、給予,傳遞和好的福音。
練習給予:圈內與圈外都應該一樣多 聖誕節快來了,你有想今年要怎麼過嗎?
在〈單向給予〉中,沃弗提供了一個過聖誕節的另類方式。他提到,我們常透過「交換禮物」的儀式,讓每個參與者都樂意給予與接受;送禮的人不只是送禮,也把自己的生命給予出去,宛如「關係的聖餐禮」。這固然實踐了給予的意義,但我們不能只停留在群體內的情感滿足,應該讓給予流轉出去 ,成為在財富不公的世界中的盼望。因為耶穌的生命白白地給予我們,我們也應學習白白地給予有需要的人。
例如,我們可以把二手物品整理起來,寄送給社福單位,這樣的「單向給予」顯示了基督徒的盼望,邀請大家在這個充滿苦難與匱乏的世界中,能夠看見神的愛,而不僅僅是再次在同溫層裡享受神的愛。
換言之,我們不能只在熟悉的群體中預嚐上帝美好的國度,更應將這樣的國度關實踐在我們的生活中。沃弗認為,「無論給圈內的人多少,給圈外的人也應該一樣多 」。我想,這無疑對教會每年在舉辦的「大活動」(抽獎、表演、嘉年華)是一記當頭棒喝。
在「不公平」的愛中練習饒恕 另一個讓我很有感觸的篇章是〈婚姻之愛〉。沃弗說,愛可說是「不公平的交易」,因為往往付出的多、得到的少。這顯然有違現代人對於理想愛情的觀念,因為我們都傾向認為愛情中的雙方應是平等、自由的,凡事都要講求「公平」。然而,儘管夫妻雙方平等、自由、公平,但內心可能都是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而不是為他人的生命著想。
因此沃弗認為,婚姻不是談生意的「合約」,只要對方按著合約的內容執行,我們就有義務遵守,且我們是為了「自己的益處」才接受合約的約束。相對地,婚姻應該是「盟約」,就算對方破壞條款,我們仍持守這個約,因為約束我們的是愛,而非條款帶來的好處 。
愛無法用經濟學的思考來計算得失,因為「愛本身就包含了回饋……當我們願意用捨己的愛去付出,得到回饋的不只是我,也包括我們──我們的愛會更燦爛、更美麗」。
這意味著,當日常生活有很多不公平、委屈、誤會發生時(「碗盤又放在那邊沒洗!」「衣服怎麼還沒摺?」「不是說今天輪到你倒垃圾嗎!?」),我們要學習接納、饒恕,因為愛不只是關乎與對方在一起的甜蜜,更是願意為對方的福祉多想一點的行動。
沃弗說,上帝早就知道人類會背叛祂,所以祂創造人類以前,就先決定饒恕;所以我們在說出結婚誓言前,也必須先決定饒恕。
或許,婚姻之愛不在於不受冒犯的公平,而是抱著受傷的可能,學習饒恕、和好、委身,讓彼此的生命都能在這樣的操練中成長茁壯。
信仰與生活的脫節 你常覺得去教會很無聊,對這個信仰沒什麼感覺嗎?在〈生活方式〉中,沃弗指出,信仰和生活越來越難以融合,主因不是信仰被當成可有可無的消費品(信仰商品化),而是信仰被拿來合理化自身無窮的慾望,而非讓信仰塑造真正值得活的生命。事實上,人們並不滿足於消費主義或成功至上的文化,而是渴望一個更有意義的生活,只可惜當今的信仰並沒有好好地傳遞福音的信息。
沃弗認為,當今神學教育的一大危機,便是過度學術化,使信仰的反思與實際生活脫節,讓無數的傳道人對神學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但是,信仰之所以能感動人心、代代相傳,「無非就是因為能活出信仰提供具體的畫面。任何偉大的神學都是在為人類的生活方式提供願景」[4]。
「唯有當牧者本身被這個信仰吸引,他才會將信仰當作一種生活方式;唯有當會友覺得這個信仰對他是有意義的,他才會被這個信仰所感動。」[5]
逆流而上的信仰 我覺得沃弗撰寫本書便是一種信仰實踐,將抽象的神學理論(饒恕、和好、稱義、悔改、盼望)與自身的生命經驗結合,用淺顯易懂、富有人性的方式論述,不僅揭露自身的脆弱與不足,也見證持續在引導他生命的那位上帝。 幼年飽受種族與宗教迫害所苦的沃弗,仍願意相信「上帝是愛」,願意相信擁抱的意志先於正義已得伸張,願意相信和好勝於仇視敵人。在字裡行間中,可以看見他對信仰的真實掙扎與盼望。 無論是談論教會、文化、政治、工作、婚姻,沃弗都在呼籲我們應該「逆流而上」(原書名:Against the tide : love in a time of petty dreams and persisting enmities),不要任憑自身的慾望無止盡擴張,不要只看自己的益處,不要把信仰當成可有可無的商品或合理化自身慾望的工具。我們真正需要的,是要「投射愛」,樂意給予、饒恕與和好。 邀請大家一同品讀《在耶魯上神學課》,讓沃弗精煉的文字,帶領你認識信仰的力量如何能扎實地影響人的生命,並帶來真正的盼望。 [1] 沃弗(Miroslav Volf),《在耶魯上神學課:沃弗談愛、生活、信仰與文化》(新北:校園,2022),頁20–21。
[2] 同上,頁245。
[3] 同上,頁88。
[4] 同上,頁127。
[5] 同上,頁126。 延伸閱讀 書評│重塑扭曲慾望,打造共善經濟
《慾望經濟學》書評medium.com 書評│成功光靠自己的努力?首先,你得先夠幸運
《成功的反思》書評medi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