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米的印記(Samiblood,或譯「薩米之血」)是我在瑞典修教育相關的課程時,老師在課堂上播放的電影,是關於瑞典1930年代,一位北部少數族群「薩米」女孩的生命故事,改編自導演親人及所訪談薩米族人的親身經歷。
當時,我看完的第一個心得是:怎麼會跟臺灣的原住民處境如此類似?片中出現的語言同化政策、污名、受主流價值貶低等等壓迫,也曾經發生在我們的土地上……
女主角Elle-Marja出身瑞典北部,屬於少數族群「薩米」的一份子,以放牧馴鹿維生。她與妹妹就讀與一般學生不同的「薩米學校」,上學時總穿著傳統服飾,卻被老師禁止說薩米的語言,要說主流的瑞典語。她是班上成績最好、最努力學習的學生,卻被旁人一再提醒自己不如瑞典人……於是她拋棄自己的身分、拋棄自己的語言、甚至想拋棄自己身上的氣味,只為了能到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過上跟普通人一樣的生活……
在薩米學校的課堂上,他們受的教育旨在希望他們能以傳統的方式生活,保有薩米文化的特色。然而弔詭的是,學生被規定只能以瑞典語交談,每當有學生用母語說悄悄話,老師便會斥責,要求他們「說大家都聽得懂的語言。」而Elle-Marja一直以來非常努力的學習主流語言,夢想著進入更高等的教育體系繼續念書,但老師卻不願意為她撰寫推薦信,只因當時的政策限制了薩米學校的學歷,學生就算成績優異,仍沒辦法以此證明自己跟瑞典學生有一樣的能力。
這與漢人要求臺灣原住民學習漢語的歷史相應:位居統治地位的族群既要求原住民「進步」,又不讓所有人有同等的機會;既要原住民「文明化」,又希望他們保留傳統的文化特色。很多臺灣老一輩的原住民因為長期受壓迫,選擇不跟孩子講母語,一方面不希望孩子跟自己受一樣的苦,一方面似乎也漸漸將主流的價值觀內化。就像《八尺門的辯護人》中,出身阿美族的佟寶駒,也是選擇遠離自己的部落,在漢人文化中生活,好像只有把自己身上的標籤徹底撕除,做一個沒有歷史的人,才能遠離歷史的傷痕。
於是Elle-Marja決定逃離。她脫下自己的傳統服飾,換上主流風格的洋裝;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瑞典人的名字,不再說薩米語,騙新認識的人說自己不來自北部,就這樣獨自到了城市,註冊了一間學校就讀。
然而,當體育課裡的所有人一起跳著整齊劃一的健康操,Elle-Marja就是跟不上,這時老師走近她身邊,說:「你怎麼連這個都不會?」
跳健康操這個技能,是在主流文化中,每一間學校、每一個小孩都會學習的事情,遂成為了一種標準,Elle-Marja因為不符合這個標準而被貼上「無能」的標籤。但事實上,她是有能力一個人獵捕一頭馴鹿的。這種將所有人硬是嵌進一種標準的模式,至今仍然存在於社會的許多層面,需要被改變。
《薩米的印記》原文片名可譯為「薩米之血」。片中有一段呈現了薩米族與山緊密連結的文化:Elle-Marja將馴鹿的耳朵割出一個傷疤來,以此標記「這是我的馴鹿」。
這個蘊含豐富文化意味的動作,卻成為了Elle-Marja生命中永恆的痛。
當Elle-Marja嘗試對嘲笑薩米族人的瑞典青少年們反擊,他們將她壓制在地,將她的耳朵割出一個傷口。從此這個傷疤不斷提醒她曾受到的委屈,也讓她亟欲擺脫薩米的血統,她向家人決絕地說出「我不想做該死的馬戲團動物」,然後逃離那片土地,在矛盾的自我認同中,一邊藏起傷疤,一邊用盡全力想辦法在主流社會中生存下去。
這是在2016年上線的作品。現今,瑞典政府已將「種族」一詞由歧視法撤銷,原因是認為在法律中,所有人類都屬於同一種族,那就是「human race」。
然而仍有研究報告指出,光從語典中刪除「種族」一詞,並無法消弭種族主義。反之,這可能造成瑞典忽略、輕視或掩蓋部份人口面臨種族歧視的事實。而反觀臺灣社會,多數人普遍能以多元平等的角度看待原住民文化,願意欣賞並且多加去了解傳統服飾以及歌謠習俗等等,然而對於日常中的微歧視,以及延續原住民語言等議題仍然值得投入更多關注,並且反思:現在的我們又往前走到多遠的地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