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閱讀分享|核心崩解:一位教授與思覺失調症奮戰並共存的人生

推薦《核心崩解》的理由

開啟這本書前,我已經對精神疾病感到興趣多年。事實上,即便碩士班會以DSM-5診斷標準作為專業培訓課程內容,對我來說卻充滿距離感——難以身歷其境的理解一個人處於精神病狀態時的真實感受。

為了滿足我個人的好奇心,我閱讀了一些相關書籍。像是台灣本土非營利基金會網路媒體《報導者》所出版的《成為一個新人》,探討台灣精神疾病的污名與現狀;以及安德魯.所羅門所著的《正午惡魔》上下冊,分享個人經驗與多方面的探討憂鬱症。這兩本書我都很推薦,未來或許有機會與大家分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收藏閱讀。

認識離我們很近的這一群人

為什麼優先選擇分享《核心崩解》這本書呢?最主要的原因是,這本書給了我完整身歷其境的感受,思覺失調無論是病症,或是發病情形,我們有時很難感同身受——換句話說,或許我們可以「稍微」體會憂鬱的情緒,或甚至身處於憂鬱症狀中(似乎既常見又合理);而健康的人卻很難「稍微」理解思覺失調的發病情形,或是思覺失調患者所經歷的困境。

另一方面,這本書也為大家補充許多精神疾病的知識,用患者的視角,帶著大家理解病情、藥物,以及部分的精神醫療處置。

然而,我們的朋友、家人、隔壁鄰居,或是我們自己,都沒有理由逃過一劫:我們都有可能成為精神病友的家人、朋友,甚至需要面對自己突如其來發作的精神疾病。這是我們需要理解這群人的理由,因為,不知道人生中的哪一天,我們或許需要準備好,去面對這些景況。

釐清誤解與污名

作者艾倫在書中提到,曾經有好幾次,艾倫因為揭露自己的疾病,而被拒絕的經驗,以至於艾倫在大多數的時刻,選擇隱瞞自己真實的病況:

直到目前為止,關於我病情資訊對外揭露與否的決定,主要都基於我要保護自己,也就是,不能容許任何事情妨礙我完成教育、認真工作,以及有一份受人敬重的職業。

對所有人類來說,這是一個很真實的考量。

精神疾病背負著沉重的污名,從近幾年的殺人案件中,精神疾病判定有罪或無罪的社會輿論中可想而知。舉個例子,最近我到大專院校班級輔導,詢問學生「憂鬱症的人會有什麼症狀?」時,一些同學不假思索的舉手告訴我「他們會情緒失控打人或傷人」。而這樣的回應並非個別案例,幾乎每個我遇到的班級中,都會有類似的猜測或是回應。

我提出這個舉例並非要評價那些同學,相反的是,我們可以探討這些不假思索的回應中,背後反映的是什麼脈絡,才使得這些精神疾病的污名如此根深蒂固的深植人心。

進入「她」的世界

混亂的開場

作者艾倫將自己在耶魯法學院頂樓的嚴重發病作為開場:

「備忘錄,就是探視權;他們提出了某些觀點,但真正的重點在你們身上。你們有殺過人嗎?」語畢,艾倫直直地爬往屋頂去。

作者的開場,真的讓我非常震驚。每個字都看得懂,組在一起卻像是拼圖錯位一樣,怎麼樣也無法兜在一起,這段文字讓我感受到作者發病時的混亂。想當然,艾倫發病時的「瘋言瘋語」,除了留下驚嚇與詫異的同學,更是硬生生地打斷了原先計劃的作業討論計畫。

被拘束的肉身

在英國接受過治療的艾倫,回到家鄉美國後,體驗到了極度迥異的精神醫療處置——拘束。

我在瓦恩佛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讓人驚恐的事。就算有幻覺,就算有惡魔或外力威脅,抑或是我難以自制的衝動,我也從不曾像這樣失去自我。沒有一個我認識或關愛我的人知道我在這裡,被五花大綁在一張鐵床上,身上還綁著一張網子。在這樣的深夜,我孤身一人,邪惡力量從我體內與體外掩襲而來。此時此刻,若要跟我說,「醫院」這個字的古代字源竟然是指「庇護所」,代表保護、代表安慰、代表照護的庇護所,不,這根本不可想像。


精神科患者的典型泥沼:你給我乖一點!

或許你可以想像一下,當你正處於孩童時期,儘管行動上有諸多限制、大腦的發育尚未成熟,因此我們需要監護人來控管我們的行動,以保護我們不在這個世界上受到過於嚴重無法承擔的傷害。然而,在許多生活的細節中,孩童們仍會找尋屬於自己的自主性,例如可以跟同儕共同參與遊戲、參與興趣活動,或是可以選擇吃什麼以及去哪裡的權利。當孩子們被尊重、允許程度上的自主後,他們遂發展出獨立且有自信的人格,未來他們會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一些生命中的挑戰。

這些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根本的需求與權利,書中艾倫提到,他所經歷的精神疾病急性發作的住院處置,簡直剝奪了自己的基本需求:自主與尊重。

當我亂七八糟的思緒暴露出來時,這些人就把我關進以醫院為外表的「隔離區」。那麼,這裡面的「治療」究竟在哪裡?他們到底是希望幫助我變得更好,還是只要我表現的恰如社會期待就可以了?整體來說,他們這些人似乎希望我接收到的唯一訊息,就是:「給我乖一點!」


思覺失調外,活生生的渴望

從小到大,艾倫在不同階段所建立的人際關係與友誼,在階段性任務結束後,被迫改變相處的模式。這些變動與改變,艾倫時常感到不適應。生命中那些被支持、肯定、鼓勵,以及諸多想法彼此交流的經驗,在變動之中同時產生了載浮載沈的情緒,悲傷失落穿透艾倫與朋友們的連結,最終艾倫仍承擔著自己孤獨面對人生處境的角色。

整本書貫穿了友誼對艾倫的影響,我深刻的感受到,艾倫與我沒什麼不同——重視朋友、渴望連結,以及希望被肯定和接納。

與精神疾病共存

思覺失調症患者(像我這樣的人)會讀報,也會看晚間新聞。我們很清楚精神疾病是如何被描述,也心知肚明結交中的友人在得知真相後可能會如何看待我們。我們之所以如履薄冰,是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即便是黑暗籠罩、困苦來臨,與人連結、與社會接軌,絕對是大多數人的渴望。精神疾病患者需要比一般人花更多的力氣來滿足渴望,無論是內在的不舒服或是外在的困境,這確實是一段無比辛苦的歷程。

當然,每個個體面對精神疾病,一定會有屬於自己的平衡與生活方式。作為一個局外人,寫了一篇關於思覺失調的讀書心得後,並不代表我們能全面的理解和體會其中的困難和痛苦。更貼切的是,我們可以透過這本書走進他們的世界,讓我們的社會創造一點彈性與空間,接納這群人的存在,重新思考治療的價值與意義,創造和平共榮的多元社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張韶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