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鑑別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於大部份台灣人來說,身體的碰觸並不是很熟悉的經驗,相對於西方,我們的文化對身體設下種種的界線,能夠自在地被碰觸的對象,可能僅限於家人或伴侶,甚至我想對很多人來說,即使是家人也鮮少有親密的身體接觸。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身體對碰觸的品質其實了解得很少,就像味蕾需要各種味道的刺激來訓練一樣,身體也是。你如果沒有真的經驗過那種能感動人心的碰觸,又怎麼能分辨出哪些是死板的、心不在焉的、侵略性的、粗魯的、不中立的碰觸呢?

過去幾年辦了很多身心靈課程,聽過很多個案交流分享,自己也很常在各種身體療癒訓練課程中下場交換練習,但有時聽人分享某某治療師或某某身體工作者碰觸品質多好、多溫暖、多厲害時,我都會嚇一跳,心裡的OS是:我被這個人做過啊,為什麼我的印象是完全不行呢?

這就跟google map上的餐廳評分一樣,有些明明不怎樣甚至難吃的店,都可以拿到4顆星以上,不禁讓人懷疑這些人的味蕾。而身體對碰觸的鑑別力也是如此,需要大量的經驗累積才能逐漸訓練出來。

反過來說,我自己在這十年的譚崔個案經驗中,個案因為我的碰觸而感動落淚的情況已經可以算是習以為常了,這其實也意味著,她們在過去的生命經驗中可能從未或鮮少接受過這樣的碰觸,才會在對比出巨大的差距時,產生如此身心的衝擊感。

不過當然,身為一個太陽金牛的男子(亂入胡扯一下星座),基本特質就是很肉慾,這點我不否認。我對各種感官經驗都很有探索的興趣,例如從國高中自己亂練氣功開始,就已經可以感覺內臟的動作,食物在腸胃中走到哪裡都可以知道。而DNA檢測也證明我天生的味覺和嗅覺都高於平均。所以我的身體感官經驗的資料庫應該算是比較豐富一點,其實這就是鑑別力的一種養成,結果就是標準會被拉高。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我們在辦一些身體工作相關的訓練時,都會鼓勵學員們去預約老師的療程,從中也可以學習到什麼樣的碰觸方式可能會帶給個案什麼樣的感官知覺,即使自己還做不出來,但至少可以累積一些感覺資料和鑑別力。

而同等重要的,就是在老師或助教身上做練習個案,因為他們的鑑別力足以分辨細微的差異,也才能指出你的優缺點。順帶交代一下,曾經拿我當練習個案過的治療師們很抱歉,我可能挫敗了你們的自信心,不過我還是覺得,與其相信那些沒有鑑別力的人給的讚美,這樣的回饋才能真正讓你進步。

曾經滄海難為水,一旦你的身體品嚐過具有質感的碰觸,就很難再回去坊間那種僵化的、機械式的、不臨在的、粗魯的推拿按摩店了。

avatar-img
9會員
25內容數
譚崔是一條古老的途徑,它運用性能量的療癒力,開啟你的心靈和感官,去發生改變、轉化、活出自己、以及去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譚崔行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譚崔團體中有時候在某一種情況下,會讓人覺得好像不是身心靈團體該有的樣子,比如說某個同學過去的創傷浮現、內在劇烈的情緒被勾動、陷入悲慘的回憶中,如果當下那個經驗正是關鍵點,通常老師會阻止附近的同學去安慰他/她。
近期酪梨壽司的家暴事件,很適合拿來探索譚崔脈輪系統的一個常見模式,所以今天就簡單說一下。
其實我不太確定是不是真的要在這風頭上寫這篇文章,一來語言文字經常無法如實傳遞訊息,容易形成誤讀,二來即使訊息被正確理解了,我也沒有把握能夠被大部份人接受。只不過身為一個譚崔治療師,我可能對意圖、無意識模式、創傷、投射、身體界線等都有一定的經驗,有些想法也許可以拿出來討論看看。
這兩年開了不少類似這樣的課,以雞排妹這個例子來說,即使宣稱不該只關注技巧,但其實仍舊是以技巧為主,或許不全部是身體的技巧,然而其所涉及的心理層次,多半也還是算一種技巧。
日前公視影集《四樓的天堂》推拿顧問汪世展遭前妻指控多年來在療程中屢次越過專業倫理界線,不當碰觸個案的身體部位,並陸續有受害者挺身說出自己疑似遭遇該名推拿師性騷擾的經驗,這對我們身體工作者來說是個很嚴肅的話題,我也想趁此機會聊聊譚崔的角度。
偶然看到有人分享Lois Tonkin的傷痛理論,大致是說人們通常覺得傷痛的感受會隨著時間而縮減,但事實上傷痛並沒有縮減,而是我們會環繞著傷痛而成長。
譚崔團體中有時候在某一種情況下,會讓人覺得好像不是身心靈團體該有的樣子,比如說某個同學過去的創傷浮現、內在劇烈的情緒被勾動、陷入悲慘的回憶中,如果當下那個經驗正是關鍵點,通常老師會阻止附近的同學去安慰他/她。
近期酪梨壽司的家暴事件,很適合拿來探索譚崔脈輪系統的一個常見模式,所以今天就簡單說一下。
其實我不太確定是不是真的要在這風頭上寫這篇文章,一來語言文字經常無法如實傳遞訊息,容易形成誤讀,二來即使訊息被正確理解了,我也沒有把握能夠被大部份人接受。只不過身為一個譚崔治療師,我可能對意圖、無意識模式、創傷、投射、身體界線等都有一定的經驗,有些想法也許可以拿出來討論看看。
這兩年開了不少類似這樣的課,以雞排妹這個例子來說,即使宣稱不該只關注技巧,但其實仍舊是以技巧為主,或許不全部是身體的技巧,然而其所涉及的心理層次,多半也還是算一種技巧。
日前公視影集《四樓的天堂》推拿顧問汪世展遭前妻指控多年來在療程中屢次越過專業倫理界線,不當碰觸個案的身體部位,並陸續有受害者挺身說出自己疑似遭遇該名推拿師性騷擾的經驗,這對我們身體工作者來說是個很嚴肅的話題,我也想趁此機會聊聊譚崔的角度。
偶然看到有人分享Lois Tonkin的傷痛理論,大致是說人們通常覺得傷痛的感受會隨著時間而縮減,但事實上傷痛並沒有縮減,而是我們會環繞著傷痛而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個奇妙的世界裡,品酒師能夠通過上顎的細微感知,辨識出酒的特性、產地和採收期。而這種敏銳的觸覺,透過專業訓練也能在其他領域得以實現——巴拉爾 . 聽說巴拉爾醫師在檢查時,只需要從對方身體周圍走一圈,就能夠透過___,來能洞察對方的不適與疾病所在。這讓我想起大學時期曾遇到一位中醫師,在宮廟裡看診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我有個親戚,綽號叫做「沒感覺」,因為去看一場電影回來,問他電影如何?他的回答是:「不怎麼樣,沒什麼感覺。」去吃一頓大餐回來,問他滋味如何?他的回答是:「普普通通,感覺不出好在哪裡。」十件事中有六七件,他的反應都是「沒感覺」。 不要以為他的知覺有問題,缺乏見識或者判斷力。因為家境富裕,才二十出頭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性騷擾的個人經歷,旨在強調對待性騷擾事件的嚴肅態度和對被害者的尊重。內容描述了作者遭遇的不適當觸碰和對待,以及她對自己身體尊重的堅持,是一篇充滿勇氣和堅毅的文章。
Thumbnail
「內感受」(Interoception) 是什麼?它又為何重要呢?根據發表在《生物心理學》(Biological Psychology) 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內感受覺察較差的人可能不太能適應壓力情境。 內感受是指準確偵測和解釋身體訊息的能力。其中有些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當你觸碰到滾燙鍋子時的感
之前粉絲來尋求推薦,一般我都推業界比較有經驗的居多,甚至鮮少推薦自己的學生畢竟⋯⋯
Thumbnail
🌟 Touch for Health®觸康健®肌應學綜合課程一階 🌟加開場 今年第三場觸康健一階(加開場)開課囉! 以下是今天的學員心得: 彭小姐:再次認識自己的潛意識,用檢測的方式很棒。 陳先生:我是我身體的主人。 林先生:我需要放鬆,太緊繃了。 李先生:認識自己,然後讓自
Thumbnail
今天來談談想分享很久的主題,如何從小事判斷一個人的人品。 在這個充滿人設的年代,每個人都可以(很會)營造出想帶給別人的形象, 但我覺得生活中一些小細節是裝不了的,因為那是習慣。 所以我很喜歡觀察人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比方說在健身房裡用完器材會拿酒精消毒完 再走,或是會幫忙扶門讓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個奇妙的世界裡,品酒師能夠通過上顎的細微感知,辨識出酒的特性、產地和採收期。而這種敏銳的觸覺,透過專業訓練也能在其他領域得以實現——巴拉爾 . 聽說巴拉爾醫師在檢查時,只需要從對方身體周圍走一圈,就能夠透過___,來能洞察對方的不適與疾病所在。這讓我想起大學時期曾遇到一位中醫師,在宮廟裡看診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我有個親戚,綽號叫做「沒感覺」,因為去看一場電影回來,問他電影如何?他的回答是:「不怎麼樣,沒什麼感覺。」去吃一頓大餐回來,問他滋味如何?他的回答是:「普普通通,感覺不出好在哪裡。」十件事中有六七件,他的反應都是「沒感覺」。 不要以為他的知覺有問題,缺乏見識或者判斷力。因為家境富裕,才二十出頭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性騷擾的個人經歷,旨在強調對待性騷擾事件的嚴肅態度和對被害者的尊重。內容描述了作者遭遇的不適當觸碰和對待,以及她對自己身體尊重的堅持,是一篇充滿勇氣和堅毅的文章。
Thumbnail
「內感受」(Interoception) 是什麼?它又為何重要呢?根據發表在《生物心理學》(Biological Psychology) 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內感受覺察較差的人可能不太能適應壓力情境。 內感受是指準確偵測和解釋身體訊息的能力。其中有些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當你觸碰到滾燙鍋子時的感
之前粉絲來尋求推薦,一般我都推業界比較有經驗的居多,甚至鮮少推薦自己的學生畢竟⋯⋯
Thumbnail
🌟 Touch for Health®觸康健®肌應學綜合課程一階 🌟加開場 今年第三場觸康健一階(加開場)開課囉! 以下是今天的學員心得: 彭小姐:再次認識自己的潛意識,用檢測的方式很棒。 陳先生:我是我身體的主人。 林先生:我需要放鬆,太緊繃了。 李先生:認識自己,然後讓自
Thumbnail
今天來談談想分享很久的主題,如何從小事判斷一個人的人品。 在這個充滿人設的年代,每個人都可以(很會)營造出想帶給別人的形象, 但我覺得生活中一些小細節是裝不了的,因為那是習慣。 所以我很喜歡觀察人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比方說在健身房裡用完器材會拿酒精消毒完 再走,或是會幫忙扶門讓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