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臺北機廠全區保存,守護全民的鐵道博物館

2023年擴大舉辦的臺灣文博會在10月1日風光落幕,其中位於舊臺鐵臺北機廠的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下面簡稱鐵博),不但以「鐵博•新生」系列展覽與藍皮柴油客車試乘廣受好評,十天更創下十萬人次參訪,足見社會各界肯認鐵博的努力。然而,光鮮亮麗的慶典過後,十多年來的割地開發陰影卻從來沒有遠去,今年甚至隨著臺鐵公司化捲土重來。

舊北廠遷廠後軌道雜草叢生,所幸在這些年的維護下終於盼到火車回來。但我們這一代的決斷,將會影響未來鐵博是否還能開出真正的火車載人,還是只能開出騙小孩的迷你小火車。

舊北廠遷廠後軌道雜草叢生,所幸在這些年的維護下終於盼到火車回來。但我們這一代的決斷,將會影響未來鐵博是否還能開出真正的火車載人,還是只能開出騙小孩的迷你小火車。

其實開發風聲不是最近的事,早在去年五月台鐵就宣布要將台北車站E1與E2專用區、舊台北機廠和高雄港站(含臨港線)三塊基地納入償債基金運作。那時我私下向朋友詢問其中兩塊都已經作為文化資產保存的場域,要如何讓基金賺錢還債。大家一開始還以為是有會計帳面上的理由,誰知道交通部在今年告訴大家希望文化部讓鐵博割出東側典藏庫房、西側月台預定地和部分軌道區域做商業開發,就算是早在2015年指定為國定古蹟的公文、十多年各方的努力也可以視為無物。

鐵博籌備處成立以來的重要任務就是確立鐵博的營運計畫,並盤點與收集永續營運所需要的資源。東側庫房、西側月台及軌道的保存訴求不是因為建築本身的文資價值高低與否,而是因為這都是在永續營運的總體方針中所不可或缺的,缺少一部分都會對鐵博的營運造成嚴重影響。試著想像一下如果鐵博沒了軌道、沒了月台,大家在文博會期間爭相搭乘的藍皮柴油客車,以及來不及讓大家搭乘的莒光號、餐車等列車還能開出來讓大家攜家帶眷來乘坐嗎?

台鐵的債務是長期以來交通部不重視鐵路運輸永續經營的結果,如今卻又要拿全民的記憶寶庫來填補自己挖的洞。根據自由時報的〈台鐵公司化償債基金找財源 將納入約1400筆土地償債〉報導,由於三塊基地的估值不足以供基金運作,現在又再向國有財產署要了1400筆原台鐵所屬土地,償債基金恐成為全臺灣鐵路文化資產的浩劫。舊台北機廠是第一個指標,未來連高雄市民引以為傲的哈瑪星鐵道園區、各地珍貴鐵道車站、車庫恐怕都要一同丟入這個填不完的坑洞。鐵道記憶是全民的資產,請交通部負起責任承擔過去的錯誤,勿再以虛無的商業開發掩飾漏洞百出的公司化政策。

文化部作為文博會的主辦單位,以及全國文化資產的主管機關。在這個紛擾時刻更應該堅守文化資產保存立場,排除外界紛擾並作為鐵博的後盾,讓籌備計畫可以順利地完整進行。千萬不能讓文化界前輩們十多年來的努力,因為要幫無能的交通部擦屁股而功虧一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時光土場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