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如何看待「直覺」?揭開內在指引在日常生活中的神秘面紗 (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林俐(局外人) 諮商心理師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 沒理由的感覺到狀況不對,而臨時更改決定(或沒更改,但真的出問題)
👉 理性告訴你這個決定是正確的,但內在聲音卻跟自己大聲抗議

「直覺」或者說「第六感」這件事,說起來很不科學且難以量化,但我們又不能否認它真實存在,似乎在我們生活中的某些時刻會有這樣無法預料的思考或決定,卻反而讓事情有了飛速的進展。

What is 直覺?

直覺和隨心所欲有時候對於我們之外的其他人而言,看不出差異性,因為行為上多少都有一點「做自己」的任性感,但對我來說,兩者的不同來自於-「內在聲音」的部分。直覺比起隨心所欲更像是一種強烈且堅定的指引,而非單純衝著本能生活的衝動。

用比較科學的說法,「直覺」本身蘊藏著我們經歷的過往經驗與各式狀況的收集,讓我們在尚未用腦袋清楚意識到之前,就先發送了一個決定的訊號,且這樣的能力在一歲的嬰兒身上就可以發現,他們會透過直覺對未經歷過的單一事件進行預測。

如何辨認直覺?

心理學相關的研究中,直覺思考通常會與「決策」或「偏誤」等內容掛鉤。如果說直覺本身是一種快速未經精細處理的收集判斷過程,那麼當然也有失準的時候,但這也不代表它不重要,而是我們在面對內在的直覺時,需要先跟一些狀態進行切分。

聆聽本能,但不用完全遵照

本能屬於我們與生俱來用以協助我們存活的產物,也是直覺的組成成分之一。在面對威脅時,本能更傾向立基於「過往雷同的經驗結果」而引起的自動化反應;直覺則不只收集「雷同經驗的結果」還結合了包含對於當前環境的感知、區辨不同等內容參雜,所以有時候本能上覺得危險的狀況,直覺可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有時候,我們沒時間慢慢分析!

心理學大師榮格說:「直覺是一種通過潛意識這條路徑,所進行的感知(覺知)」回到早期,人類生存的原始環境,有太多的事情難以預料,無法透過五感慢慢收集資訊,也更沒有時間依循邏輯和理性,這時候就是直覺派上用場的時候,雖然它不夠完美,但它蘊含智慧在其中。

焦慮是害怕,直覺是安心的指引

「我好害怕,所以我覺得這樣做不好!」當我們的內在是用這種方式在傳達訊息時,並不是直覺對我們的忠告,而是焦慮在掌舵。若是來自直覺的訊息更可能像是:「我不要這樣做!」、「離開!」它直接而堅定,不會透過恐懼和不安的方式跟我們溝通,而是以通往「安心」與「適合」的指引來開啟對話,儘管直覺給出的答案可能讓我們覺得很唐突和怪異。

在心理學領域,「直覺」是個神秘而充滿爭議的存在,有人覺得是怪力亂神,有人對它深信不疑。「直覺力」或者說直覺所帶出的「內在指引」,對我來說是個重要的存在,所以也想盡可能的用更有條理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這件事。

我相信「直覺」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寶藏,然而生活的過於吵雜,往往造成我們與自我的疏離,而埋沒了直覺的重要。因此,這系列文章,除了讓更多的人知道「直覺的重要」以外,也想談談「干擾我們直覺發展的因素」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訓練和運用直覺」。

所以無論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態來了解「直覺」,
希望都能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不同!

按下追蹤,不要錯過囉!
也歡迎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讓更多人接觸「直覺」這件事吧!

下篇:「直覺力的敵人:如何避免這三個壞習慣帶來的干擾」
下下篇:「Magic!如何讓直覺成為生活中的最佳幫手!」

-本系列參考資料-

Cesana-Arlotti, N., Téglás, E., & Bonatti, L. L. (2012). The probable and the possible at 12 months: Intuitive reasoning about the uncertain future. Advances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43, 1-25.

Cacioppo, J. T. (2004). Common sense, intuition, and theory i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8(2), 114-122.

Tonetto, L. M., & Tamminen, P. (2015).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intuition in decision-making when designing for experiences: contributions from cognitive psychology. Theoretical Issues in Ergonomics Science, 16(6), 631-642.

👇歡迎追蹤👇看更多精彩內容圖文版
Instagram:林俐(局外人)|諮商心理師|心理專欄作家

那些曾經在家庭裡受的傷,現在讓我們一片一片的將自己拼起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一篇文章,與大家討論了過度獨立的【成因】和【對關係的影響】,讓我們更清楚的看見過度獨立對生活造成的影響。儘管要面對過度獨立這樣的關係創傷並不容易,但還是可以透過兩個層面進行練習,幫助自己找回更健康平衡的生活。
當我們希望自己能在日常中做到完全的獨立,而且就算在需要協助時,仍然難以向他人尋求幫忙。在超出負荷時,仍然要求事事都需自己經手、自己完成,真的會把我們逼瘋!
何謂「過度獨立」? 指一個人試圖在所有事情上做到完全的獨立,而且就算這麼做對事情毫無幫助,甚至自己已經無法負荷,仍然拒絕尋求幫助和支持。在這樣的反應背後,往往藏著恐懼和對人際的不信任 ,包含:曾經經歷過遺棄或背叛等巨大的傷痛所引發。
關於愛,我們都在期待一個不完美的人,願意和我們共享一段不完美但幸福的人生。因此我想,我們都不該再問愛情值不值得,而是該問我願不願意背負所有愛的原罪,只為換得對方的餘生。
斑駁的日子裡,生命的支離與破碎、憂慮與痛楚,就算發狂似的尋找,依舊毫無解脫的方法,所有的重擊都像是深淵,讓人沒辦法起身,所有無法挽回的遺憾,巨大的讓時光變得模糊,只剩下過往的回憶清晰的像是利箭,刀刀見血。
你總是看起來神色自若,帶著開朗愉悅的氣息,面對從你身邊經過的所有人,可是你知道,自己的靈魂正在無可挽救的坍塌,你曾想過向身邊的誰求救,但還是放棄了,選擇掛上笑容,用安眠藥迷昏自己,讓失眠的夜晚可以不那麼難熬,然後繼續假裝一切正常。
上一篇文章,與大家討論了過度獨立的【成因】和【對關係的影響】,讓我們更清楚的看見過度獨立對生活造成的影響。儘管要面對過度獨立這樣的關係創傷並不容易,但還是可以透過兩個層面進行練習,幫助自己找回更健康平衡的生活。
當我們希望自己能在日常中做到完全的獨立,而且就算在需要協助時,仍然難以向他人尋求幫忙。在超出負荷時,仍然要求事事都需自己經手、自己完成,真的會把我們逼瘋!
何謂「過度獨立」? 指一個人試圖在所有事情上做到完全的獨立,而且就算這麼做對事情毫無幫助,甚至自己已經無法負荷,仍然拒絕尋求幫助和支持。在這樣的反應背後,往往藏著恐懼和對人際的不信任 ,包含:曾經經歷過遺棄或背叛等巨大的傷痛所引發。
關於愛,我們都在期待一個不完美的人,願意和我們共享一段不完美但幸福的人生。因此我想,我們都不該再問愛情值不值得,而是該問我願不願意背負所有愛的原罪,只為換得對方的餘生。
斑駁的日子裡,生命的支離與破碎、憂慮與痛楚,就算發狂似的尋找,依舊毫無解脫的方法,所有的重擊都像是深淵,讓人沒辦法起身,所有無法挽回的遺憾,巨大的讓時光變得模糊,只剩下過往的回憶清晰的像是利箭,刀刀見血。
你總是看起來神色自若,帶著開朗愉悅的氣息,面對從你身邊經過的所有人,可是你知道,自己的靈魂正在無可挽救的坍塌,你曾想過向身邊的誰求救,但還是放棄了,選擇掛上笑容,用安眠藥迷昏自己,讓失眠的夜晚可以不那麼難熬,然後繼續假裝一切正常。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有位計程車司機,如往常般在路上尋找乘客,突然司機看見一位白衣女子,披頭散髮的在路邊招手…..
「陪我去廟裡一趟。」青杳梳著頭髮說:「最近真的很想換工作,我要去問一下菩薩現在的時機適不適合。」問完事後,我輕輕扶著青杳,走向廟庭兩側的花圃泥造。坐下的她一下看向天空,一下又無法自制地低頭痛哭,彷彿說不出的千言萬語只能透過眼淚流淌。我坐在青杳身邊順撫著她的背,靜靜地等待她的情緒平緩。「媽⋯⋯」她喊著
離世的人走之前沒有機會好好道別,我總相信冥冥之中有股神秘力量,祂們會以某種方式來道別。 大衛是姊夫的姪子,原來跟我並不熟稔,認識他的時候,他還在讀國中。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他就去了美國讀完碩士並在矽谷工作。  後來我赴北加州進修商業管理,獨自一人並無親友在附近,課業壓力大也無暇顧及其他。他偶而
母親對已逝大舅的懷念,隨著她每次述說與哥哥的相處點滴,次次都更加深刻。大舅死後的三次事件,也讓我更加確定,死亡也無法分隔兄妹之情。
在鄉下凡諸事不順或是遇到任何沒有辦法解釋的事情,老一輩第一時間就是去問乩童。但是對於從小受科學教育的年輕一輩來說,與其說是神學或是玄學,我們更傾向他是傳統社會一種心理學的慰藉。但在經過連續兩次的車禍後,我相信了神學的存在。
那天,挖土機已經逼近小樹苗,我沒有工具,情急之下把它連根拔起…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有位計程車司機,如往常般在路上尋找乘客,突然司機看見一位白衣女子,披頭散髮的在路邊招手…..
「陪我去廟裡一趟。」青杳梳著頭髮說:「最近真的很想換工作,我要去問一下菩薩現在的時機適不適合。」問完事後,我輕輕扶著青杳,走向廟庭兩側的花圃泥造。坐下的她一下看向天空,一下又無法自制地低頭痛哭,彷彿說不出的千言萬語只能透過眼淚流淌。我坐在青杳身邊順撫著她的背,靜靜地等待她的情緒平緩。「媽⋯⋯」她喊著
離世的人走之前沒有機會好好道別,我總相信冥冥之中有股神秘力量,祂們會以某種方式來道別。 大衛是姊夫的姪子,原來跟我並不熟稔,認識他的時候,他還在讀國中。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他就去了美國讀完碩士並在矽谷工作。  後來我赴北加州進修商業管理,獨自一人並無親友在附近,課業壓力大也無暇顧及其他。他偶而
母親對已逝大舅的懷念,隨著她每次述說與哥哥的相處點滴,次次都更加深刻。大舅死後的三次事件,也讓我更加確定,死亡也無法分隔兄妹之情。
在鄉下凡諸事不順或是遇到任何沒有辦法解釋的事情,老一輩第一時間就是去問乩童。但是對於從小受科學教育的年輕一輩來說,與其說是神學或是玄學,我們更傾向他是傳統社會一種心理學的慰藉。但在經過連續兩次的車禍後,我相信了神學的存在。
那天,挖土機已經逼近小樹苗,我沒有工具,情急之下把它連根拔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常在很多地方看到、聽到有人說:你要相信你的直覺!用你的直覺力去做、去體驗、去觀察,但是直覺與一般理性思考不同,後天的理性思考是透過一再的學習磨練而出的,理性的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在很多事情上做利弊分析以便做出最佳的選擇。 但是直覺呢?直覺最大的用處在於:決定自己想不想做、要不要做、適不適合做。
Thumbnail
直覺(Intuition),指的是一種不使用證據、實驗、有意識的推理,或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迅速出現的直接想法、感覺、信念或者偏好。這篇文章通過分析直覺的原理、研究結果等多個方面,深入探討了直覺與經驗、情緒的聯繫,並提出不過度使用直覺以及如何讓直覺成為決策利器等建議。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感覺到,有時你的行為似乎超出了你的控制?或是在某些情況下,你的直覺告訴你該做出的選擇,而你無法解釋為什麼? 那是因為有一個強大的力量悄然影響著我們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行為,它就是「潛意識」。了解意識與潛意識的區別與運作方式,能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內心
在這個矛盾和噪音交織的世界,我們被各種聲音淹沒,從社交媒體的喧嚣到朋友的善意忠告。但你知道嗎?最給力的指南針其實就藏在你自己心裡——那就是直覺。直覺不是什麼玄乎其玄的東西,而是你的大腦在不知不覺中,用一種超級英雄般的速度,匹配過去的記憶和經驗來幫你導航。 想一想,那些「突如其來」的閃念,那些「
Thumbnail
這是一天充滿直覺和行動的冒險,嘗試搭上直覺的生活模式,讓一切事情都順順的進行。文章描述了一天的各種冒險和挑戰,從而體會到隨心所欲的生活。
偏見(bias)在字典中指的是「因為允許個人意見影響判斷,而以不公平方式去支持或反對特定人事物的行為。」又可以分為「有意識的偏見」(也稱為「顯性偏見」)與「無意識偏見」,其中,無意識偏見潛藏在個人價值觀與信念中,平常我們不會察覺,卻影響著我們做出日常行為、決策與情緒。
Thumbnail
無數的資訊和選擇所包圍 在這個繁忙的世界中,我們常常被無數的資訊和選擇所包圍,使得我們往往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時候,唯一值得信賴的,就是自己的內心直覺。直覺,這個看似不切實際的東西,其實是我們深藏在內心的智慧和經驗的結晶。因此,我們應該學會相信自己的直覺,因為它通常是正確的。
Thumbnail
再一次。 請遵循直覺,這會讓你感覺生活很充實。 觀察自己:當你懷疑、壓抑或違背直覺時會發生什麼? 你會觀察到能量下降、無力或無助的感覺, 以及身體或情緒上的痛苦。 所以,也注意去感受當你跟隨直覺時會發生什麼? 通常結果會是:感到力量增加或者能量自然流動且充沛。 當你與自己合而為一時,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常在很多地方看到、聽到有人說:你要相信你的直覺!用你的直覺力去做、去體驗、去觀察,但是直覺與一般理性思考不同,後天的理性思考是透過一再的學習磨練而出的,理性的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在很多事情上做利弊分析以便做出最佳的選擇。 但是直覺呢?直覺最大的用處在於:決定自己想不想做、要不要做、適不適合做。
Thumbnail
直覺(Intuition),指的是一種不使用證據、實驗、有意識的推理,或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迅速出現的直接想法、感覺、信念或者偏好。這篇文章通過分析直覺的原理、研究結果等多個方面,深入探討了直覺與經驗、情緒的聯繫,並提出不過度使用直覺以及如何讓直覺成為決策利器等建議。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感覺到,有時你的行為似乎超出了你的控制?或是在某些情況下,你的直覺告訴你該做出的選擇,而你無法解釋為什麼? 那是因為有一個強大的力量悄然影響著我們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行為,它就是「潛意識」。了解意識與潛意識的區別與運作方式,能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內心
在這個矛盾和噪音交織的世界,我們被各種聲音淹沒,從社交媒體的喧嚣到朋友的善意忠告。但你知道嗎?最給力的指南針其實就藏在你自己心裡——那就是直覺。直覺不是什麼玄乎其玄的東西,而是你的大腦在不知不覺中,用一種超級英雄般的速度,匹配過去的記憶和經驗來幫你導航。 想一想,那些「突如其來」的閃念,那些「
Thumbnail
這是一天充滿直覺和行動的冒險,嘗試搭上直覺的生活模式,讓一切事情都順順的進行。文章描述了一天的各種冒險和挑戰,從而體會到隨心所欲的生活。
偏見(bias)在字典中指的是「因為允許個人意見影響判斷,而以不公平方式去支持或反對特定人事物的行為。」又可以分為「有意識的偏見」(也稱為「顯性偏見」)與「無意識偏見」,其中,無意識偏見潛藏在個人價值觀與信念中,平常我們不會察覺,卻影響著我們做出日常行為、決策與情緒。
Thumbnail
無數的資訊和選擇所包圍 在這個繁忙的世界中,我們常常被無數的資訊和選擇所包圍,使得我們往往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時候,唯一值得信賴的,就是自己的內心直覺。直覺,這個看似不切實際的東西,其實是我們深藏在內心的智慧和經驗的結晶。因此,我們應該學會相信自己的直覺,因為它通常是正確的。
Thumbnail
再一次。 請遵循直覺,這會讓你感覺生活很充實。 觀察自己:當你懷疑、壓抑或違背直覺時會發生什麼? 你會觀察到能量下降、無力或無助的感覺, 以及身體或情緒上的痛苦。 所以,也注意去感受當你跟隨直覺時會發生什麼? 通常結果會是:感到力量增加或者能量自然流動且充沛。 當你與自己合而為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