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目光聚焦於女人的電影,終於近年越來越多躍上檯面,成為電影藝術的主流之一,如《正發生》(2021)和《聖蛛》(2022)的墮胎議題以及其後的《聖奧梅爾殺嬰案》(2022)、《無人相信的真相》(2022)的侵害與屠殺,紀錄越南苗族「搶婚」習俗的紀錄片《迷霧中的孩子》(2021),甚或紀錄普遍女人日常的《女性日常》(2021)。
馬來西亞導演余修善的首部長片《虎紋少女》(2023)已於今年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週競賽單元」拿下首獎 Grand Prix 最佳影片,今夏也在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搶先放映。《虎紋少女》以新世代的成長背景為題,以大量的直式畫面呈現了社群時代的習慣,並結合了流傳已久的馬來西亞鄉野奇談,再次向女人所面臨的永恆桎梏提出探問,意圖刺破社會長期以來為女人安上的幻想。關於個體的身分、身體與生命的恐慌、驚懼與禁錮的經驗,連結了各個年紀、種族與時代的女性,幾乎可以說百年前女人所面臨的問題,至今仍然大規模地發生著。
在台北電影節的映後座談上,導演表示:「長大以後,我發現自己成了怪物。但你如果問我,我是什麼時候變成怪物的,我沒有辦法回答你。『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你會覺得一個人是醜噁的怪物或是美麗的女人?』我想透過這部作品,讓大家回頭思考,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會為他人貼上標籤。」
聽了這番話的我,抱著「導演是如何成為怪物」的疑問,暗自思忖了幾週,終有機會能請導演解惑。我問她,為什麼覺得自己成了一頭怪物?原本,我以為她會告訴我的是苦痛,她卻說:「我深愛像是電影裡所呈現的那種,在傳統定義的美麗以外的『怪物』,它們自由而強大,它們是被社會賤斥的存在。但不被所有人接受是沒有關係的,如果可以找到那些接受妳、並且愛妳的真正屬於妳的地方,我想當個『怪物』也是一件美麗的事。」
幾乎是在那個瞬間,作品中露出尖牙、瞪視著銀幕外的觀眾的少女,似乎幻化成了導演的面貌,棄拋了曾經被加固在女人身上的婦女形象,以一種激進的脫逃姿態反抗著。
少女們自小被灌輸的性別價值觀和性恥感,在導演的鏡頭下凝結成了三種樣態:吒凡為激進派的、表現解放的、象徵性的理想存在;法菈則是集結了所有父權社會的制約條件,亦即父權的想像集合體/女性主義的反理想存在;瑪麗安則是介在夢想與夢魘之間,與壓抑鬥爭中的,更貼合現實的存在。
身處在馬來西亞穆斯林世界的青少女們,在面對初經時,對身體變化的焦慮與恐慌是本片的其一敘事主線。在穆斯林文化裡,認為月經的「污血」會招致惡靈;而在台灣,月經來潮的女性入廟堂參拜,則被視為對神祇不敬。走進校園裡,作品中的女主角吒凡只得躲進廁所清洗月經棉布;現實生活中的女孩子們也得羞赧地將衛生棉塞進口袋裡再去廁所,或在購買生理用品時,店員還會貼心地為妳用紙袋包裝。「我們對月經充滿恐懼與羞愧,然而它卻是我們生命中最自然的事情之一。」余修善發現,女人的自然性徵在社會底下,被結構性的遮羞布給掩蓋,但極其諷刺的是,它又會在某個時刻「被迫」解放──父權曾經為女人裹上的小腳與纏胸布,再次被父權強迫地扒開,純潔的、妖嬈的、清瘦的、勻稱的⋯⋯,女人自此就不再是女人,而是社會意欲觀看、評論的「女性」。
而所有不符合標準的女人,便成為非自然的、異端般的存在。
「在馬來西亞社會裡,女人並沒有足夠的空間與安定可以讓她們自由地表達自己,即使這個故事是發生在馬來西亞,但放眼整個世界,父權仍然主宰著社會的思維,這個社會看待女人的方式和觀點,仍存在著巨大且懸而未決的問題。而沒有辦法符合社會期望的女人,在生存上就會變得窒礙難行。在馬來西亞的穆斯林女人只得在統一且有限的條件下展現自己的風格,我曾經問過這些青少女們這樣裝扮自我去上學,沒關係嗎?她們說沒關係,在衣服裡的秘密,就是她們對自我力量的展現和相信。」
迎來身體形變的吒凡逐漸轉變成馬來西亞傳說裡的虎人「伊娜」,如同抓交替般,開始長出利甲、觸鬚和虎紋,成為傳說中會坐在樹梢上吃食少女的怪物,而負責「驅邪/除汙」的男巫則是指涉社會中的父權。父權社會意圖在真實/幻想中壓制女人,對女人賦予一種想像,進而成為「女性」。
但這仍是一部獨屬於女人的成長電影。因此,電影中的男性角色或多或少地都成為了功能性的存在──是為了讓女人奪回權力而設立的角色,正如許多電影中的女人就只是為了服務男人而現蹤。「巫師將女人體內的惡魔趕走/吒凡咬下巫師的頭顱」所指涉的正是一種奪回,在巫師屍首分離時便象徵著吒凡已經脫離了社會樣板的巢臼,即將尋回屬於女人身體的神性力量。
此一設計,或許會被詬病作品再次掉進了將兩性二元對立的框架,我也不否認這或許會招致更加樣板的女人想像,使致女人即使脫離了父權想像中的「女性」,卻又成為女性主義者想像中的「女性」。
電影中,吒凡的身體形變、法菈的精神抵抗與瑪麗安所經驗的精神轉變,成了現實與想像相互映照的對比與承接,不再只是片面地定義出「一種」婦女形象,而這也體現出青少年時期的同儕關係之於個人精神世界的複雜性。面對朋友邁向女人的下一個身體階段,法菈以攻擊性的表現反抗著朋友嶄新的模樣,同時對抗的也是未來的自己,她是帶著恐懼、妒忌和欽佩,於是對朋友的愛與恨便相伴而生。反觀瑪麗安,她從排斥轉變成接納朋友,此舉象徵的是她將在未來擁抱自我的女性特質,並非是盲從朋友的狂野與瘋魔。對女人而言,解放一詞意味著其後將選擇與社會對抗到底,同時也代表著她的自我結束與自我開始,以及重新打造自我與真實世界的相互依存關係。而對導演來說,更加重要的,是瑪麗安在面對吒凡的自我奮鬥時,與朋友選擇了一條相近卻又並非重疊的路,這代表著萬千女人各異的特質,也代表除了吒凡以外,將會有人再次走向她,與她一起經驗生命中的困惑。
「她還是會感覺到痛,但她不會是自己一個人。」導演由衷地如此希冀著,這句話,她不只是說給吒凡聽。
導演在作品中割開了一個想像的畸零地,將女人精神上的自主化為具象的表演,電影中野性的、擁有自我的女人支配著男人,很可能比男人還要偉大,她在幻象中無所不能,卻在歷史中被消弭。面對電影,再次回望社會,很有可能這樣的女人在現實中仍被迫套上戒指,關在家屋中橫遭毒打;很有可能電影裡的嶄新的女人形象實為創作者的終極且不可實現的幻想;很有可能女人們只得用極端的憤怒替代壓抑。
而如何將女性電影中的婦女議題並不只是作為一種題材,使議題電影能夠回扣現實,作為現實生活中的女人可以觸及的形象,使屬於女性意識的電影能夠撕下女性主義的標籤,成為既屬於女人,也屬於男人的共同語言,或許就是導演在下一部作品中得解決的問題。
劇照、導演照提供/捷傑電影
採訪、翻譯/黃曦
責任編輯/張硯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