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程度退後?

我正在向下沉淪嗎?還是在下探尋討自我?

只為了心態思想的全無空白、試圖揮除紛雜繁複的多

就是退步嗎?

只為了企求簡潔、排空式的將多餘細瑣無存在意義的腦中無謂念想刪去

難道就等於不積極、沒有長進的行為表現?

如果每個人的進步、能力昇華的界定判準都是自己的產出、表現在他人眼裡比以往「多」、「好」

就失了自我成長的意義

當事務的進行規律一貫、如同生產線量產的工廠式操作時

活到一定階段後就會「厭倦」並想要改變或精簡

畢竟一味的追求「繁多」、「華麗」久了都會疲累、因為追求極致而得失心過重或更頻繁的力不從心、後悔與更低門檻的挫折

造成不但身體生理上、心理上更大的壓力與不健康

因此人類本性、自動預防極致之下就會自然而然的想要逃離這種追求、執著

甚至有幾度想乾脆就直接放手、全然不顧的「瀟灑」放棄

所以當自己的內心分化成兩種個性而其中一個性格是在勸諫吶喊自己放鬆一點、不要過於執著硬撐時

是正常不過的心理反應、不該排斥或認為其出現是在擾亂自己的自律或堅持的本性

這時就是一很好的機會能審視自己過往的產出並決定自己未來要以什麼更「健康有效」的方式進行而導向的結果與以往一樣

這不是程度的甘願落後、自願低就

浪費了自己的「才情」與能力屈身於小小、不合乎自己程度的領域

而是認知自己想要在哪裡、弄清目標的方位與達到目標的過程該付出什麼

而且找到最少、至少需付出多少就能達成的做法模式、是雙方皆宜且心態健康不傷身的作為

而要達到這樣的平衡勢必要歷經一段辛勤、「高峰」的掙扎過程

要麼太多、要麼太少、總之就是不知道用什麼方法而用錯方法(沒有絕對對錯,就是不適合自己或自己不滿意的方式)

而這搖擺不定的浮沉期歷時多久因人而異、也只有自己才知道

因此自我的意識覺察與生心理狀態的妥適度衡量就是關鍵

唯有透析自己的內在想法與機能狀況

才能靈活的時時刻刻調整並挪移至最好的做事方式

甚至找到屬於自己的行事風格

而這樣的作風是無關乎效率、客觀的成績表現與社會期待的

就是自己的內心是否快意、有勁、問心無愧而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