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和街道都是記憶的密碼|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終於讀了大名鼎鼎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整本書都是菜飯香,還有蘆洲湧蓮寺的香火味,就好似在眼前那樣鮮明。


我不曾如此深刻的看待自己家鄉的菜,它源自何方,它的組成有哪些,這些味道裡藏有什麼故事,全然不知。

這在蘆洲長大的北部女孩,跟著外婆、媽媽和一整大家族共食多年,她觀察和學習品味,成為了真正的「吃食家」。


但細細去讀文字時,感覺到是一位還沒長大的小孩,她記得外婆帶她在大街小巷穿梭的日子,那甜蜜的米苔目味道,還有媽媽風味的滷肉。


說書充滿菜香是真的,但這也是陷阱,她平平淡淡得寫母後的日子,以及提及他們曾經在廚房、迪化街、永樂市場以及海外旅遊的回憶,總是在某些段落心裡踏空了,啊⋯媽媽不在了,那道菜的味道還能再複製嗎?


我想了想我媽媽的拿手菜,其實真的想不太出來,因為他是職業婦女,小時候她去自助餐買了菜回來裝盤,我還以為她很會做糖醋排骨(笑)


但是我們家族的人,都知道怎麼煮玉米濃湯,小學時媽媽教我開瓦斯爐、教我開玉米罐頭,我能從清水到勾芡自己完成,這是屬於我們家的「味道」,有時那樣的氣味才能讓我們記得自己來自何方。


我也是外婆帶大的孩子,記憶裡有很多外婆做的菜,蚵仔多到像煎蚵仔的蚵仔煎、逼逼啵啵的奶油爆米花、一定要配豐年果糖的鹼粽、胖到有點爆開的阿嬤牌粽子⋯這些味道隨著外婆的失智都絕版了,閱讀這本書時,這樣難以言傳的感覺不斷湧起。


也想到外婆給我的傷痕,小時候養的胖胖的雞被外婆帶去市場,回來放在家裡可以轉來轉去的餐桌上,那油油亮亮的畫面至今深刻,也從此沒再吃過油雞、白斬雞。


現在還是覺得很奇妙,家裡掌廚的人總是記得每個人的飲食喜好,努力正中下懷,即使我媽媽不懂做菜,但他總是記得我喜歡什麼湯、荷包蛋加醬油不是鹽巴、高麗菜得用蒜頭爆香不能用蔥,他在市場看到海蜇皮一定會買一份回家,往後的日子裡,不論我們是誰先離開,看到這些食物都能想起對方吧,這樣想,食物的力量真的很巨大呢!


食物和街道都是記憶的密碼,所以味道不變的店家有多重要啊,一入口便能帶你穿越時空,看完書之後真的好想去一趟大稻埕,也想走進湧蓮寺,感受那股熱氣,從那縷煙裡看見臺北的古今。


較多元的分享內容可以參考我的Instagram,因為喜歡講話所以也開了Podcast~

avatar-img
5會員
105內容數
邊喝手搖飲邊讀書,寫下的閱讀心得,茫茫書海啊~寫給我自己記錄,也和你們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adyboo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是我在書展上挖掘到的作品。 作者是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從醫生的角度執筆我覺得還蠻有趣的。 我也把這本書帶來住院的時候看,不曉得我的外科醫生看到會不會也有興趣(笑)。 這本書很多重口味的部分耶,分享幾則我覺得很驚人的內容,不得不讚嘆自己相對生長在醫學進步的時代,不曉得數十年、百年後的人類
Big Friendship:How we keep each other close 我在看的過程裡徹底感受到為什麼Tiffany @wordgrowup 會想推薦我這本書,並且同時被她很認真理解我寫下關於友情想法的心得感動到無以復加。 安和艾米娜托是在成人後成為摯友,且是透過共同朋友
久仰宋怡慧老師的大名,這還是第一次閱讀老師的作品。 因為我很喜歡看別人的書單,大概就像我會瀏覽書帳們的版面找書一樣,有段期間我甚至也會找龍應台老師開的書單。 作者是市立高中圖書館主任,擁有宋老師這樣背景的人來推薦書是不是很具說服力? 作者列舉了八種閱讀打怪力,我自己最喜歡的是「人生微整力」
唸書時如果有我現在一半對歷史的好奇的話,我想我人生會完全不一樣,但好在透過閱讀也沒錯過歷史帶來的趣味。 作者是一名中國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歷史老師,透過他幽默的口吻,可以更「接地氣」的認識古人的生活,我覺得這是課本無法帶給我們的想像空間。 我們背誦年代、牢記所有大小戰事、嘗試把皇帝的年號及
因為皇冠的企劃推薦開始的閱讀,從一開始就跟我說她很喜歡,所以收到書之後我還想說到底是多好看,畢竟我們之間可是一起經歷了《巴黎圖書館》! 我不確定所有珍惜書的人們會怎麼看待《送書人》,我把書視為陪伴者,因為我有時候會覺得很孤單。但並不是像書裡真正的送書人——卡爾一般視為使命,那種一生懸命的篤定使
착취도시, 서울 大半人生與韓劇、韓綜及韓國電影為伍的我們大概都認識「地、頂、考」, 也就是地下室、頂樓加蓋、考試院。 而隨著韓國經濟的成長,又出現了更艱難的居住環境——蟻居房。 看這本書的一個段落的時候,我不斷想起有次我一個人在斐濟小島的海上浮潛,隨著水流一路到了浮標的邊界,該回頭
這本書是我在書展上挖掘到的作品。 作者是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從醫生的角度執筆我覺得還蠻有趣的。 我也把這本書帶來住院的時候看,不曉得我的外科醫生看到會不會也有興趣(笑)。 這本書很多重口味的部分耶,分享幾則我覺得很驚人的內容,不得不讚嘆自己相對生長在醫學進步的時代,不曉得數十年、百年後的人類
Big Friendship:How we keep each other close 我在看的過程裡徹底感受到為什麼Tiffany @wordgrowup 會想推薦我這本書,並且同時被她很認真理解我寫下關於友情想法的心得感動到無以復加。 安和艾米娜托是在成人後成為摯友,且是透過共同朋友
久仰宋怡慧老師的大名,這還是第一次閱讀老師的作品。 因為我很喜歡看別人的書單,大概就像我會瀏覽書帳們的版面找書一樣,有段期間我甚至也會找龍應台老師開的書單。 作者是市立高中圖書館主任,擁有宋老師這樣背景的人來推薦書是不是很具說服力? 作者列舉了八種閱讀打怪力,我自己最喜歡的是「人生微整力」
唸書時如果有我現在一半對歷史的好奇的話,我想我人生會完全不一樣,但好在透過閱讀也沒錯過歷史帶來的趣味。 作者是一名中國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歷史老師,透過他幽默的口吻,可以更「接地氣」的認識古人的生活,我覺得這是課本無法帶給我們的想像空間。 我們背誦年代、牢記所有大小戰事、嘗試把皇帝的年號及
因為皇冠的企劃推薦開始的閱讀,從一開始就跟我說她很喜歡,所以收到書之後我還想說到底是多好看,畢竟我們之間可是一起經歷了《巴黎圖書館》! 我不確定所有珍惜書的人們會怎麼看待《送書人》,我把書視為陪伴者,因為我有時候會覺得很孤單。但並不是像書裡真正的送書人——卡爾一般視為使命,那種一生懸命的篤定使
착취도시, 서울 大半人生與韓劇、韓綜及韓國電影為伍的我們大概都認識「地、頂、考」, 也就是地下室、頂樓加蓋、考試院。 而隨著韓國經濟的成長,又出現了更艱難的居住環境——蟻居房。 看這本書的一個段落的時候,我不斷想起有次我一個人在斐濟小島的海上浮潛,隨著水流一路到了浮標的邊界,該回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在長出自己的顏色前,都有那麼一段被深深影響的過程,在這本書中,可以一見洪愛珠被家庭的愛浸泡、被當時的飲食習慣影響的過程,乃至對一些菜色有些根深蒂固的認為,我們稱之:家鄉味。
Thumbnail
《台灣豬.黑白切》這本書就像一道道帶著濃厚香氣的家鄉味,每翻開一頁,記憶便被帶回到小時候母親在廚房忙碌的身影,那裡有黑豬肉的香氣、有煙霧繚繞的湯鍋、還有兒時味蕾的回憶。當我在桃園慈文國中附近的一家小攤上品嘗黑白切,隨著每一口下肚,書中的文字似乎浮現眼前,彷彿讓人再度置身於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 兒時
Thumbnail
一直認為食物是情感記憶的鑰匙,能夠煮自己愛吃的食物,也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雖然餐桌對面少了一個可以分享美味的人,不過每到周末時,還是會煮一頓好吃的晚餐,謝謝家裡的小小(小小是一隻貓)總是陪我吃晚餐。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赤肉裹粉下滾水煮熟,配料有筍子,白菜,香菇等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外子離開宜蘭北上就學工作,對外婆的拿手菜念念不忘。嘗試多次無果後,於一家小吃店品嚐到外子的童年回憶「西魯肉」,外子滿足的神情中看到兩顆鑽石在其眼眶裡閃閃發亮,這就是外子朝思暮想的「家鄉味」。
Thumbnail
兒時的記憶,爸媽偶爾會帶著我們去三商巧福品嚐牛肉麵,那份熟悉的記憶停留在腦海裡。 現在為人母親的我,依舊會帶著孩子們品嚐牛肉麵,雖然原有的店家已不同,但一走進店家,熟悉的味道撲鼻而來,令人好懷念。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在長出自己的顏色前,都有那麼一段被深深影響的過程,在這本書中,可以一見洪愛珠被家庭的愛浸泡、被當時的飲食習慣影響的過程,乃至對一些菜色有些根深蒂固的認為,我們稱之:家鄉味。
Thumbnail
《台灣豬.黑白切》這本書就像一道道帶著濃厚香氣的家鄉味,每翻開一頁,記憶便被帶回到小時候母親在廚房忙碌的身影,那裡有黑豬肉的香氣、有煙霧繚繞的湯鍋、還有兒時味蕾的回憶。當我在桃園慈文國中附近的一家小攤上品嘗黑白切,隨著每一口下肚,書中的文字似乎浮現眼前,彷彿讓人再度置身於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 兒時
Thumbnail
一直認為食物是情感記憶的鑰匙,能夠煮自己愛吃的食物,也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雖然餐桌對面少了一個可以分享美味的人,不過每到周末時,還是會煮一頓好吃的晚餐,謝謝家裡的小小(小小是一隻貓)總是陪我吃晚餐。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赤肉裹粉下滾水煮熟,配料有筍子,白菜,香菇等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外子離開宜蘭北上就學工作,對外婆的拿手菜念念不忘。嘗試多次無果後,於一家小吃店品嚐到外子的童年回憶「西魯肉」,外子滿足的神情中看到兩顆鑽石在其眼眶裡閃閃發亮,這就是外子朝思暮想的「家鄉味」。
Thumbnail
兒時的記憶,爸媽偶爾會帶著我們去三商巧福品嚐牛肉麵,那份熟悉的記憶停留在腦海裡。 現在為人母親的我,依舊會帶著孩子們品嚐牛肉麵,雖然原有的店家已不同,但一走進店家,熟悉的味道撲鼻而來,令人好懷念。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