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第一)。
最後一句,還在裡仁篇裡又出現一次。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裡仁第四)。
這段話是對孝做出具體的說明。看來,孝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父母在時要『無違』,父母死時要『慎終』,死後還要『無改于父之道』,要『追遠』。可見,要做到孝很不容易,需要全部做到;而不孝則很容易,只要違反一項,就是不孝。
這段話讀起來總感覺缺了點東西。整段話由兩句構成。一句,『父在,觀其志』; 一句,『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是對『父沒,觀其行』的補充,說明什麼樣的『行』才是孝。那兩句話就不對稱,也應該有句話對『觀其志』進行補充,說明什麼樣的『志』才是孝。這樣才對稱。
這可能是孔子的弟子記漏了,或者不言自明,勿用多言。試著補充整段話為,『父在,觀其志,無違于父之意;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孔子的意思,父親在時,看兒子的志向,要服從父親對自己未來發展的安排,不要自作主張,才算孝。比如說,父親希望子女從政,那子女就要積極為從政做準備,學習相關的知識和積累經驗。不要因為自己喜歡經商,就打算去經商。拿今天的高考填志願來說,父母希望子女學醫,那子女就應當服從,而不要填報其它志願。否則就是不孝。
父親去世後呢,看兒子的行為,三年之內不更改父親的為政之道或為家之道,才算孝。按現在的話說,就是要繼承遺志,『按既定方針辦』。大到國家的政策法規、人事安排;小到一家的家風家規,都算『父之道』。孔子那時經商的少。對於商人,就是經營管理之道。總之,『無改于父之道』是針對子襲父位的權力繼承者或子襲父業的財產繼承人而言的。
曾子明確道出了孔子所謂『父之道』就是『父之臣』與『父之政』。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子張第十九)。
孟氏是魯國三桓之一。孟莊子是孟氏的前幾代,孟懿子和孟武伯是孟莊子的後人,與孔子同時代。
曾子轉述孔子稱讚孟莊子的話,『孟莊子的孝,其它方面其它人比較容易做到;他當政後不改換其父生前的家臣,不改變其父生前為政的方針政策,則很難做到。』
可見『三年不改父之道』是孔子稱讚孟莊子之言。
兒子一接班就改弦易張,確實不好。一方面急於改變,等於向世人宣告自己父親過去的做法是錯誤的,不太合適;另一方面,從實際的可行性考慮,舊的做法有慣性,即使想改也不易操之過急,慢慢來,才更容易達到目標。但凡改革,都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繼位者剛繼任,地位沒有得到鞏固,要動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就比較困難。還是子隨父規穩妥。但如果前任的做法很不得人心,大多數人都盼望改變,那就應當機立斷立馬改變『父之道』。
關於三年,有認為是約數,有認為是實數。我以為是實數。古時候,知識更新緩慢,環境變化也小,不論是國法也好,家規也好,用不著有太大的變化。三年時間,不算長。再者,按古制,父母死後應守喪三年,國君則不理政事,為官則暫辭官職。時間長短一樣。話說朝鮮前領導人金正日就為他父親金日成守喪了三年;不僅三年,而且一直沒有改變他父親制定的方針政策。但我以為,如果現在還要遵行孔子這個訓令,如果確需改變,就不能拘泥於文字,不用三年,有個適當的緩衝期就行了。
應該說,孔子這番話在他的時代有其合理性。但現代社會,成年子女與父母的地位平等,在選擇自己的志向方面,可以完全自己做主。但應該充分聽取父母,還有老師的建議。當然,在中國,現在年輕人上大學的費用基本上完全由父母供給,如果父母要干涉,想完全自主很難。不像西方年輕人,可以搞獎學金和打工支付大學費用。如果自己努力,是可以做到完全自主的。至於『無改于父之道』,沒有多大適用性了。大多數人都不會子襲父業,也就適用于『商二代』。
2017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