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相對論》請定義「女兒的理想教養」——林夢媧(妻)VS. 沈默(夫)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攝影:王志元

本集「街頭相對論」,邀請林夢媧(詩人)與沈默(武俠小說家)夫妻檔,一起討論女兒的理想教養方式。言談之中,你將發現,一個女生光是要長大成人都不容易,真的要度過重重艱難啊啊啊啊。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沈默:妳對女兒的未來有什麼想像? 

林夢媧:沒有特別欸。如果可以,希望她生活盡可能感覺舒服安全。

沈默:會希望她變成什麼樣的人嗎?

林夢媧:可以喜歡自己就好。女性要能夠喜歡自己,實在太困難了。

沈默:為什麼女性喜歡自己會很難?

林夢媧:教育系統或社會待遇就明顯不同啊。

沈默:嗯,雖然臺灣已經比很多地方對女性更友善了,但骨子裡還是輕視女性沒錯。

林夢媧:比方說好了,男性小時候脫著褲子到處走,長大不穿上衣也不是問題,有時候還有種宣告雄性氣概的意味。女生呢,從小到大,穿裙子沒有坐好,就會被指責,甚至會聽到帶著惡意的羞辱說法。

沈默:確實很常聽到女孩子就要像女孩子之類的奇怪說法。

林夢媧:對啊,像是女生要學會各種家事,煮飯洗衣打掃,一切以配合男性為主。我們很常聽到,以後嫁出去要如何如何才能得人疼。男生卻做什麼都會被稱讚,就算是動手動腳愛打架,好像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沈默:那我們該怎麼辦,我不要女兒被這種刻板性別印象給荼害!

林夢媧:目前好像有點難......她只要離開我們就會受到社會的各種影響,我們能做的好像只有讓她知道我們支持她、愛她、不否定她。外面的世界,隨處可見對女性的貶抑與侮辱。只能希望我們給她的疼愛與情感,能夠略大於社會所帶來的傷害。

raw-image

沈默:心靈是一個系統,當系統充斥太多種情報與資訊是會錯亂的。我們要如何讓女兒有能力辨別,有些想法與觀點並不適合她、也不適合女性、更不會適合她未來的生活方式?

林夢媧:需要長久的陪伴與溝通吧,但我們也必須站在她的時間點和角度去理解她的變化,要保持鎮定平靜地協助她。比如性教育,我們就不能有恐慌或羞恥的反應。

沈默:可是現在都一起洗澡,女兒會好奇地碰觸我們的身體,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林夢媧:適當的身體接觸,會讓小朋友感到熟悉安全。但私密部分的碰觸,我們採取的應對最好是,明白地告訴她,我們不喜歡或覺得不舒服,而不是告訴她這是錯誤或可恥的行為。

沈默:女兒有時候也會亂掀裙子,又該怎麼跟她說明?

林夢媧:我會跟她說這樣容易著涼,會感冒。如果旁邊有人跟她說,女孩子不可以這樣做,我也會立刻補上一句,男孩子也一樣不行喔。

沈默:關於如何身為父親,我幾乎是無知的,我也不是女性,所以更不可能知道要怎麼讓女兒能夠喜歡她自己。

林夢媧:其實,我從小就沒有喜歡過自己,總是很厭棄。

沈默:嗯......我身為男性,是既得利益者,總覺得愧對女性。

林夢媧:可惜這種人很少啊。像社會新聞,女性第三者就永遠是被檢討的那一個,但管不住下半身的男人怎麼樣呢?只要出來道個歉,原配跳出來力挺,就雲淡風輕,隔一陣子復出,像是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女人就徹底完了,從此銷聲匿跡。

沈默:對啊,比如說男女關係混亂,男人被說是情聖,女人就一定是蕩婦。

林夢媧:所以,當女兒開始接觸外面的世界,一定會感受到女性與男性有滿大落差。但我有意識地想讓女兒知道,其實女生與男生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人,不應該有什麼差別。

raw-image

沈默:喜歡自己,應該不是公主病吧,不是透過別人的喜歡才喜歡自己的。

林夢媧:當然不是。而且,我總覺得,公主病的女性,其實從來沒有喜歡過自己。

沈默:因為她們的自信必須建立在被更多人看見?

林夢媧:讓人感覺憂傷啊,沒有看見自己的人,會喜歡自己嗎?

沈默:那我們要怎麼做到讓女兒從小就能夠喜歡自己?喜歡自己生來是女性?怎麼讓她明白,作為女性這件事是寶貴的,是幸福且值得驕傲的?

林夢媧:我覺得,不是教導她是女性這件事值得喜歡,而是就是喜歡她自己。我現在可以想到讓她喜歡自己的方法是,讓她去完成她能夠做到的事,不過度稱讚或溺寵。自己可以做到,跟經由別人鼓勵才去做到,是不一樣的狀態。

沈默:我非常想讓女兒知道,她就是她自己的禮物。即使這個世界對她非常不友善,會想傷害她,有各種妖魔鬼怪躲在暗處正伺機而動。她不用別人給她禮物。她的心靈與身體都是美好的,那是本質上的美好。所以,不需要對別人證明,或經由別人的眼光判斷。

林夢媧:這當然很重要,但我們只能盡力,畢竟我們也不是真的很懂怎麼當父母。

沈默:妳剛剛說到,要讓她自己去做她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是指什麼?

林夢媧:比如說,我帶她出門買菜,因為連假的緣故,市場人非常多,我知道女兒有點驚慌,所以喊著要抱抱。但我手上拎著大包小包的菜肉,我就跟她溝通, 媽媽現在沒辦法抱,太多東西了。女兒只好不甘願地跟在我旁邊走。過一會兒,又有一大群人,她又想要我抱,甚至擋在路中間不動。我還是心平氣和地跟她說明,媽媽沒辦法抱。女兒知道我真的不能騰手抱,就自己克服心中的恐懼,非常努力地跟著我。

沈默:好吧,是爸爸沒用,我都快哭了。

林夢媧:買完菜到車上,女兒又再問我,媽媽現在可以抱抱了嗎?這才是她自己做到的事,她可以產生自信,讓自己保持穩定。因為她知道自己做得到。她可以學著照顧自己。這些微小日常的累積,我相信有可能讓她喜歡她自己。

沈默:要怎麼照顧自己,是一門大學問,很多人不知道欸。

林夢媧:對啊,像你就完全沒有在照顧自己,不是嗎?

沈默:對,就連最近頭痛,女兒還會拍拍我說,不痛喔。每天都是她在照顧我。

林夢媧:只有女兒照顧你?我等等讓你知道,照顧的力道可以有多重!

raw-image
avatar-img
24會員
109內容數
閱讀是CP值最高的抒壓、充電方式,我們不要放棄它!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了一系列適合大人與高中生讀者的直播講座,由主持人朱家安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這一次,我們好好討論現代人的戀愛課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逗點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集「街頭相對論」,邀請朱家安(哲學推廣者)與Summerise(插畫家)討論「現在小孩到底有多早熟」。兩人從現在小孩有多早熟出發,討論現在大人為什麼反而越來越糟糕(?)。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陳總編身邊有很多男生朋友都說自己和爸爸很難親近,而他們多數也提到,其實小時候父子都很親密,然而,到底是從何時開始,父子之間的距離逐漸拉開了呢?看王志元、鍾尚樺兩位血性男兒有點害羞地談起過往與父親的種種往事,又同時聊到自己身為父親與女兒的相處之道,讀完真的覺得感情濃度爆炸高。
年節前夕,串門子拜年難免要送禮,但禮物要怎麼送才能送進心坎、不會被白眼,又是一門學問了。「街頭相對論」第五集,邀請陳育萱(小說家)與朱嘉漢(小說家)討論「什麼樣的禮物最貼心」,從收過最好與最糟的禮物開始,一路聊到一份禮物的象徵意義,非常精彩。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朱:
詩人鄭聿曾在詩集《玻璃》的作者介紹中提到,想要成為一個「更少」的人,而歌手夏宇童於年前推出了名喚《不安》的創作EP,更少與不安,這兩個關鍵字,很符合如今的氣氛。逗點編輯部邀請兩人談談搬家經驗,與遷徙過程當中,那些不得不告別的,當然,也有無論如何都要抱緊處理的那些。
「我沒有真正喜歡過自己。」「只要被喜歡,就算自己不那麼好也沒關係了。」遇到挫敗或是不如意時,如果剛好身處低潮,往往自問:「為什麼我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邀請詩集《遷徙家屋》作者王離與詩集《女孩子》作者德尉,兩人從創作者角度出發,從愛情觀、工作一路討論到人生態度,暢談自己的弱點與自卑。誠懇的一次對談。
「要罵一個女生的話,你可以罵她破麻、賤貨,但是!你也可以說她公主,說她聖母,說她綠茶。也就是說,欸不管你講好話壞話都能罵到女生耶。」「更別說是老公主,簡直必須死。」這個社會很「平等」了,這是真的嗎?No!No!No!一個女生要平安長大成人,根本是撐著一把折疊傘要躲過川流不息的隕石雨啊啊啊!
本集「街頭相對論」,邀請朱家安(哲學推廣者)與Summerise(插畫家)討論「現在小孩到底有多早熟」。兩人從現在小孩有多早熟出發,討論現在大人為什麼反而越來越糟糕(?)。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陳總編身邊有很多男生朋友都說自己和爸爸很難親近,而他們多數也提到,其實小時候父子都很親密,然而,到底是從何時開始,父子之間的距離逐漸拉開了呢?看王志元、鍾尚樺兩位血性男兒有點害羞地談起過往與父親的種種往事,又同時聊到自己身為父親與女兒的相處之道,讀完真的覺得感情濃度爆炸高。
年節前夕,串門子拜年難免要送禮,但禮物要怎麼送才能送進心坎、不會被白眼,又是一門學問了。「街頭相對論」第五集,邀請陳育萱(小說家)與朱嘉漢(小說家)討論「什麼樣的禮物最貼心」,從收過最好與最糟的禮物開始,一路聊到一份禮物的象徵意義,非常精彩。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朱:
詩人鄭聿曾在詩集《玻璃》的作者介紹中提到,想要成為一個「更少」的人,而歌手夏宇童於年前推出了名喚《不安》的創作EP,更少與不安,這兩個關鍵字,很符合如今的氣氛。逗點編輯部邀請兩人談談搬家經驗,與遷徙過程當中,那些不得不告別的,當然,也有無論如何都要抱緊處理的那些。
「我沒有真正喜歡過自己。」「只要被喜歡,就算自己不那麼好也沒關係了。」遇到挫敗或是不如意時,如果剛好身處低潮,往往自問:「為什麼我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邀請詩集《遷徙家屋》作者王離與詩集《女孩子》作者德尉,兩人從創作者角度出發,從愛情觀、工作一路討論到人生態度,暢談自己的弱點與自卑。誠懇的一次對談。
「要罵一個女生的話,你可以罵她破麻、賤貨,但是!你也可以說她公主,說她聖母,說她綠茶。也就是說,欸不管你講好話壞話都能罵到女生耶。」「更別說是老公主,簡直必須死。」這個社會很「平等」了,這是真的嗎?No!No!No!一個女生要平安長大成人,根本是撐著一把折疊傘要躲過川流不息的隕石雨啊啊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少女漫畫單行本《戀愛生存論》的創作心路歷程與靈感來源。漫畫融合了作者的個人經歷,探索愛情與自我選擇的主題,並透過兩位主角的故事展現了對於自由與真實意願的追尋。本作在少女漫畫的範疇中,呈現了一種不同的面貌,強調個人選擇的重要性。透過輕鬆幽默的筆觸,讓讀者感受到成長與抗爭的趣味。
Thumbnail
在書店裡看到不少關於媽媽和女兒關係的書,其中一本書是一個韓國女作家兼大學教授鄭蓮喜寫的【我希望我女兒活得自私】。
Thumbnail
此文想法源於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想說,一起來分享! 兩位不同年齡的女子想法語錄~曾經的她也是一名自由的女子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他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是女生。 不管是喜好、行為舉止,尤其是愛掀裙子常被大人訓斥,他覺得自己跟所謂的“女生”沾不上邊。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Thumbnail
身為女性,妳是否從小到大到大常被說:「妳這樣不像女生。」、「一個好女生,不會這樣做。」、「生為一個女生,妳不該.....(以下省略一萬字)。」似乎只要是女性就必須經歷這個過程,因此從小候我就蠻討厭「被當女生」這件事,只因為「我是女生」我就必須承擔諸多限制和枷鎖以及不合理的完美期待。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
Thumbnail
記得有一次接女兒放學過後到附近的公園玩耍,途中有一位女同學帶著一隻洋娃娃前來,沒多久被男同學接手把玩。此時,男同學的阿嬤焦急地大喊:「男生不要拿女生玩的娃娃啦!這樣不好看!」 我聽聞隨即告訴阿嬤:「其實娃娃不分男女都可以玩呀!就像是顏色本身也沒有性別之分⋯⋯。」我就這樣一路講到同婚的議題,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少女漫畫單行本《戀愛生存論》的創作心路歷程與靈感來源。漫畫融合了作者的個人經歷,探索愛情與自我選擇的主題,並透過兩位主角的故事展現了對於自由與真實意願的追尋。本作在少女漫畫的範疇中,呈現了一種不同的面貌,強調個人選擇的重要性。透過輕鬆幽默的筆觸,讓讀者感受到成長與抗爭的趣味。
Thumbnail
在書店裡看到不少關於媽媽和女兒關係的書,其中一本書是一個韓國女作家兼大學教授鄭蓮喜寫的【我希望我女兒活得自私】。
Thumbnail
此文想法源於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想說,一起來分享! 兩位不同年齡的女子想法語錄~曾經的她也是一名自由的女子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他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是女生。 不管是喜好、行為舉止,尤其是愛掀裙子常被大人訓斥,他覺得自己跟所謂的“女生”沾不上邊。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Thumbnail
身為女性,妳是否從小到大到大常被說:「妳這樣不像女生。」、「一個好女生,不會這樣做。」、「生為一個女生,妳不該.....(以下省略一萬字)。」似乎只要是女性就必須經歷這個過程,因此從小候我就蠻討厭「被當女生」這件事,只因為「我是女生」我就必須承擔諸多限制和枷鎖以及不合理的完美期待。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
Thumbnail
記得有一次接女兒放學過後到附近的公園玩耍,途中有一位女同學帶著一隻洋娃娃前來,沒多久被男同學接手把玩。此時,男同學的阿嬤焦急地大喊:「男生不要拿女生玩的娃娃啦!這樣不好看!」 我聽聞隨即告訴阿嬤:「其實娃娃不分男女都可以玩呀!就像是顏色本身也沒有性別之分⋯⋯。」我就這樣一路講到同婚的議題,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