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關鍵是『攻』字如何解釋。一說是攻讀、專研的意思;一說是攻擊的意思。比較之下,前者合理多了,說得通。『異端』就是異端邪說旁門左道。整句話字面的意思就是,『專研異端學說,為害很大』。
那在孔子眼裡,什麼是『異端』呢?這從《論語》可以找到答案。顯然,孔子自己喜愛和擅長道德和禮儀方面的學問。那這之外的學問,可能都被孔子視為異端,不是正經學問。
那我們知道,孔子明確說過有三不言。一是不言『怪力亂神』(述而第七)。對自然界的奇怪現象和生死鬼神不感興趣;二是不言稼穡之事。樊遲向他請教農活,他說,『吾不如老農』(子路第十);三是不言軍旅之事。衛靈公向他請教帶兵打仗。他說,『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衛靈公第十五)。很可能這三方面就是孔子所認為的『異端』。也許還有其它的。
那這句話應該是孔子說給學生聽的,訓示他們不要心有旁騖,而要專心致志學禮。很可能有些學生興趣比較廣泛的,比如像樊遲想學習種田,或者對鬼神的事比較著迷,或者想學習經商或軍事。但孔子認為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掌握禮義方面的學問。如他背後評價樊遲,『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繈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路第十三)。
如果是這樣,那這句話就沒有那麼有廣泛性,只是孔子針對他的學生而言這些學問是異端,對其它人並不是異端,而是正業。學這些禮義之外的東西對他的學生有害,會耽誤他們的前程。對其它人並無害。就好比現在的學生喜歡畫畫,唱歌和運動,家長和老師認為這浪費時間,會耽誤了文化課的學習,不利於考試升學。
總之,孔子教的是為政之道,是如何治理和管理社會。除此之外的學問,孔子認為對為政沒有什麼用處。不要把時間花在這些『異端』上,妨害正經學業。把為政之道學好了,掌握了人心,一切就好辦了。
2018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