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敬畏又充滿驚喜的大自然 --- 攀樹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攀樹的應用有哪些?首先它可以是一種休閒活動,如果你/妳對攀樹有興趣、又或者本身是有具備攀樹的能力,那麼就可以在自己有空閒的時候,選擇這項活動去放鬆自己、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做這件事;第二則是成為一種工作上的選擇,攀樹要成為工作的選擇,最常見的應該就是修剪樹木,可是這個工作很不簡單的,畢竟在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有著那麼多的機器了,為什麼還要用人工的方式去修剪呢?因為它是機器到達不了的地方,那麼機器到不了的地方,人要進去就會比較容易嗎?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因為表示人要自己把所有的工具都揹在身上,然後攀到需要修剪的高度等等;另外還有救援工作,在樹上能夠救援甚麼呢?不會有人沒事爬上樹然後卡在那邊吧?所以通常救的不是人、可能是物品像是空拍機、或是一些沒有行為能力的小動物等等;還有就是作者在書裡面分享的內容,找尋合適的地方架設攝影機、一段時間後還要回去維修或是拆除、也可以是找個合適的地方搭建樹屋等等;最後攀樹還可以是競賽,比誰快、比誰準確,而攀樹的流程跟技術,充滿了許多可以比試的內容,是不是突然覺得攀樹也是很值得考慮的學習項目啊?

介紹一個裡面比較不容易知道用處的工具,它是豆袋、一個看起來很不顯眼的小東西,重量也一般;但是如果你/妳要開始攀樹的話,它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豆袋的存在可以說是一個關鍵的引子,也就是你/妳把豆袋使用的好,那麼你/妳在攀樹的過程就會比較方便、比較順利,而在書裡面的樹都是非常高的,幾乎作者分享的都在50公尺甚至達到90公尺。平常的豆袋使用會是徒手拋擲、在書裡面介紹的甚至會使用彈弓。

另外介紹一個名詞則是「樹冠(層)」簡單說就是森林裡最高的地方、也可以說是一個範圍;但原則上基本起跳是離地30公尺以上的高度,也就是十層樓左右,一般在路上看到的樹、或是一些校園看起來很高的榕樹之類的,了不起五層樓應該就很多了;但樹冠至少比這個高兩倍、更別提作者攀上的樹最多來到90公尺左右,真是一般人很難有機會去到的地方,透過作者的分享覺得真的很像認識一個不同的世界。

最近接觸的書籍也好、人物分享也好,覺得小時候的美好經驗,真的是會讓一個人有機會在長大後繼續嚮往跟從事相關工作,這本書的作者也是這樣的發展,當然這不是必然,只是如果你/妳家裡有小孩的話,請盡量的讓他/她去接觸大自然吧、去鼓勵他/她從事可以徒手接觸大自然的任何形式,人永遠都跟大自然脫離不了關係的,但是在這個少子化的時代、大家普遍認為壞人比較多的時代,如果小孩有對戶外運動情有獨鍾的時候,不妨就讓他/她去體驗個夠吧,畢竟往後的人生多的是讓他/她可以自主的時候,可是在那之前若是能夠給予他/她足夠的支持跟安全感,那麼對於孩子來說絕對是正向的發展。

攤開書裡面的每一個章節,可能會覺得看到很多重複的過程;但是又因應不同的工作需求、不同區域的地理環境跟樹種,很多作者的心得分享是非常的與眾不同,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就像是讀了一本歷史跟地理書,如果可以親臨現場的話,那一定是非常驚人的。舉例來說當你/妳爬到六十公尺高的地方在,四十五公尺以下的部分幾乎沒有什麼樹葉樹枝可以支撐自己,這時候你/妳的心裡想的是甚麼?又或者看著隔壁的樹不過三公尺而已,在樹上的你/妳會覺得很容易嗎?看起來不遙遠的地方感覺很遙遠、越是需要放鬆卻越是會不自覺的用力。

如果要推薦如何讓一個人練習放鬆?覺得攀樹跟游泳都是非常好的選擇,因為不論是在樹上還是在水裡,都能充分感受到大自然,說是在也不完全是、說不在但又整個包覆著自己,而在終於抵達目的地後,感覺像是到了桃花源。很難想像在離地幾十公尺的地方,會遇到有翅膀、或是鳥類以外的動物;但在作者的分享介紹裡,這樣的經驗不斷出現,而作為人類可以、也應該做的就是不去打擾本是主人的牠們。

在業界遇到同好,相信絕對是每個人期待的一件事,因為即便看起來做著一樣的事情;但是大自然能教導的實在是太多了。在澳洲的章節裡有個篇幅是最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作者在攀上一棵覺得看起來很古老的樹、很巨大的樹之後,其他同行有經驗的夥伴說到「這是一個火成極盛相的生態系,每隔數百年就會出現十分猛烈的野火,橫掃整個森林、消滅途徑的一切。」真不想說這是大自然殘忍的法則;但一想到自己經歷的、認識的人事物會是這樣的消失,實在叫人覺得很悲傷,尤其是作者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常常都會給自己遇見的樹取上一個名字,那就像是結交了一個朋友,雖然生命開始就是在走向死亡的路上,可是想起來還是會讓人覺得很哀傷,當然或許轉個角度去思考,死亡也是準備迎接新的生命到來,若是有緣能夠再見、那其實也是挺好的,對吧?

故事的最後作者回到了當年那個讓他很興奮也很安心的一棵樹,名字叫歌利亞、對於西方文明有點概念的人應該都聽過這樣的名字;但歌利亞並不是他爬過最高的樹,作者想表達的是人們總是會有個歸宿,也許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一個開始的地方,只要回到這邊好好地充電,那麼不論下一站有多艱難、人生有什麼困境要面對,都可以好好地去處理。透過作者的經驗跟分享,完全可以感受到世界上有太多太多不知道的事物、甚至是不知道的人種,可是大家都在自己所處的環境努力的生活著,所以如果覺得想瞭解不一樣的生活,不妨看看這本書吧、或者就直接的出發吧。

分享就到這裡囉,如果喜歡內容的話,歡迎留言回饋及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的話就去找書來看囉。


avatar-img
19.6K會員
264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年的一月一號,象徵一年新的開始、也代表著過去一年的時間已經結束了,然而在這個時刻,有沒有甚麼特別的故事呢? 一月的英文是January ,在羅馬神話裡有一位門神、也是保護神的雅努斯(Janus)擁有前後兩個面孔,其象徵的意義就是「起源」然而新的開始也意味著舊的結束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所謂的馬路三寶?講的是女人、老人跟老女人,就經驗來講好像真的很容易是這樣,也是生活裡特別會厭女的時刻;不過時代不同了,覺得這個三寶應該要修正是「男人、女人、跟不會開車的男人與女人」現在不會好好道路駕駛的人真的超級多,自以為很會駕駛的年輕人或是男人,其實都只是暫時運氣好沒出事罷
開始一定要先來介紹「江戶前」是什麼?江戶前就是指江戶城前方的海域,以現在的地名來說,就是屬於東京灣的部分,在這邊捕獲的魚,被這邊的人們做成了幾種經典料理,聽起來就很像是到了這邊就必須品嚐的名產,書裡面提到一共有五項,分別是壽司、鰻魚、天婦羅、佃煮跟海苔。
說到藝術治療也慢慢是現在的顯學之一了;但個人其實非常擔心這種發展,原因很簡單除了還不是很會講話的小朋友跟大腦語言區受傷的人,這意味著現在人的表達能力跟語言能力非常的糟糕,甚至可以說是退化吧?你/妳說打字取代寫字,字都認不得就已經很慘了,結果現在連話都說不清楚,那到底人類跟一般動物有什麼差別呢?
「節氣,是凝聚古人智慧的時空座標;詩詞,是承載古人才華的文字密碼」很感謝有這些文字的流傳,才能讓前人們的體驗跟智慧,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也許現在的時空背景跟從前是非常不同的;但只要四季不變,人們在許多事情上的心情還是會差不多的。
創業有沒有一定成功的方法?這本書在論述的,就是去瞭解你/妳自己的狀況,不論是產業還是環境或是其他細節,因為這才有可能讓你/妳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不會輕易被市場淘汰的路。
每年的一月一號,象徵一年新的開始、也代表著過去一年的時間已經結束了,然而在這個時刻,有沒有甚麼特別的故事呢? 一月的英文是January ,在羅馬神話裡有一位門神、也是保護神的雅努斯(Janus)擁有前後兩個面孔,其象徵的意義就是「起源」然而新的開始也意味著舊的結束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所謂的馬路三寶?講的是女人、老人跟老女人,就經驗來講好像真的很容易是這樣,也是生活裡特別會厭女的時刻;不過時代不同了,覺得這個三寶應該要修正是「男人、女人、跟不會開車的男人與女人」現在不會好好道路駕駛的人真的超級多,自以為很會駕駛的年輕人或是男人,其實都只是暫時運氣好沒出事罷
開始一定要先來介紹「江戶前」是什麼?江戶前就是指江戶城前方的海域,以現在的地名來說,就是屬於東京灣的部分,在這邊捕獲的魚,被這邊的人們做成了幾種經典料理,聽起來就很像是到了這邊就必須品嚐的名產,書裡面提到一共有五項,分別是壽司、鰻魚、天婦羅、佃煮跟海苔。
說到藝術治療也慢慢是現在的顯學之一了;但個人其實非常擔心這種發展,原因很簡單除了還不是很會講話的小朋友跟大腦語言區受傷的人,這意味著現在人的表達能力跟語言能力非常的糟糕,甚至可以說是退化吧?你/妳說打字取代寫字,字都認不得就已經很慘了,結果現在連話都說不清楚,那到底人類跟一般動物有什麼差別呢?
「節氣,是凝聚古人智慧的時空座標;詩詞,是承載古人才華的文字密碼」很感謝有這些文字的流傳,才能讓前人們的體驗跟智慧,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也許現在的時空背景跟從前是非常不同的;但只要四季不變,人們在許多事情上的心情還是會差不多的。
創業有沒有一定成功的方法?這本書在論述的,就是去瞭解你/妳自己的狀況,不論是產業還是環境或是其他細節,因為這才有可能讓你/妳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不會輕易被市場淘汰的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2024/08/03 全攀爬的一天,曬一下太陽就覺得喘吁吁,今天真的非常悶熱。 全部都是斷頭後長成的大樹,枝條直竄天際,非常不好處理,還有多年未處理的蒲葵,不止難攀爬,清除的時候會掉下大量的粉塵非常傷腦筋。 看著滿地的枝條,五個人修剪效率還是蠻高的。 https://www.yo
2024/07/30 在吊車上修剪了一整天,樹下是非常薄的屋頂,不能有樹枝掉落,工作必須特別小心,把枝條通通插進吊籃裡面,覺得自己好像在築巢,移動到安全的地方再下放枝條。 回程經過林口交流道,真是整天在塞車的地方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Thumbnail
"生活"就像"爬山"一樣 上山時努力盡力攀爬 登頂時才能一望無際 下山時才能享受風景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 "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享受"所有的酸甜苦辣
Thumbnail
日航123號班機空難對於老日本人來說應該不太陌生,這起空難會這麼讓我印象深刻不僅是因為他是世界上第二嚴重的空難(死亡 520 人),而是透過黑盒子錄音,在飛機出事到墜毀的 30 分鐘之間,駕駛員在惶恐、方向盤失去控制的情況下,仍保持鎮定設法讓飛機回到機場的英勇故事。 事故過程 1985 年
Thumbnail
扣上鉤環 戴上安全帽 坐在攀樹座帶 一手拉著胸繩 一腳踩著輔助繩圈 靠著攀樹繩手腳推進 小彩虹本來對這麼多道具的爬樹法 不太有興趣 幾番鼓勵後 她爬了第一次 接著 就再要求第二次 第三次 …
Thumbnail
2024/04/27 睽違已久的攀樹體驗,卻面臨著鋒面來襲,前一天看著降雨率還是很擔心。 一早醒來陰陰的天氣,架設系統時陽光漸漸探出頭來,真的是太棒。每次大家躍躍欲試的準備上攀,這是讓人特別期待的一刻。 午後下起了雨,我們用最快的速度收拾裝備,結束了一天的活動。 https://ww
Thumbnail
這本書有兩位作者, 亞當.賈林斯基(Adam Galinsky)是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 研究領域是談判、決策、多元與倫理、領導、權力; 莫里斯.史威瑟(Maurice Schweitzer)是華頓商學院教授, 研究領域為道德決策與談判過程、情緒等。   他們從社會科學與神經科學研究去
Thumbnail
2024/04/12 來到陽明山支援攀樹體驗,這是一場充滿心靈與療癒的攀樹,不是為攀而攀,而是讓自己知道想要什麼做了什麼,看著學院們滿滿的歡樂和分享,覺得能夠帶領這樣氣氛真的不容易,主講師真的太厲害了。 每次還沒開始就會聽到不少人說自己有懼高症,但最後大家都能因為安全感而順利上樹,讓我相信人的潛
Thumbnail
2024/03/09 冷風,我們在樹下蓋了通往樹冠的道路,大家一步一步慢慢往上爬,直到樹冠,開心的向同伴炫耀,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rq7R5hKknY
Thumbnail
攀樹的應用有哪些?首先它可以是一種休閒活動,也可以是工作上的選擇,還能夠是變成競賽項目。 然而在攀樹的世界裡,有更多值得探討人跟大自然之間的互動。
2024/08/03 全攀爬的一天,曬一下太陽就覺得喘吁吁,今天真的非常悶熱。 全部都是斷頭後長成的大樹,枝條直竄天際,非常不好處理,還有多年未處理的蒲葵,不止難攀爬,清除的時候會掉下大量的粉塵非常傷腦筋。 看著滿地的枝條,五個人修剪效率還是蠻高的。 https://www.yo
2024/07/30 在吊車上修剪了一整天,樹下是非常薄的屋頂,不能有樹枝掉落,工作必須特別小心,把枝條通通插進吊籃裡面,覺得自己好像在築巢,移動到安全的地方再下放枝條。 回程經過林口交流道,真是整天在塞車的地方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Thumbnail
"生活"就像"爬山"一樣 上山時努力盡力攀爬 登頂時才能一望無際 下山時才能享受風景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 "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享受"所有的酸甜苦辣
Thumbnail
日航123號班機空難對於老日本人來說應該不太陌生,這起空難會這麼讓我印象深刻不僅是因為他是世界上第二嚴重的空難(死亡 520 人),而是透過黑盒子錄音,在飛機出事到墜毀的 30 分鐘之間,駕駛員在惶恐、方向盤失去控制的情況下,仍保持鎮定設法讓飛機回到機場的英勇故事。 事故過程 1985 年
Thumbnail
扣上鉤環 戴上安全帽 坐在攀樹座帶 一手拉著胸繩 一腳踩著輔助繩圈 靠著攀樹繩手腳推進 小彩虹本來對這麼多道具的爬樹法 不太有興趣 幾番鼓勵後 她爬了第一次 接著 就再要求第二次 第三次 …
Thumbnail
2024/04/27 睽違已久的攀樹體驗,卻面臨著鋒面來襲,前一天看著降雨率還是很擔心。 一早醒來陰陰的天氣,架設系統時陽光漸漸探出頭來,真的是太棒。每次大家躍躍欲試的準備上攀,這是讓人特別期待的一刻。 午後下起了雨,我們用最快的速度收拾裝備,結束了一天的活動。 https://ww
Thumbnail
這本書有兩位作者, 亞當.賈林斯基(Adam Galinsky)是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 研究領域是談判、決策、多元與倫理、領導、權力; 莫里斯.史威瑟(Maurice Schweitzer)是華頓商學院教授, 研究領域為道德決策與談判過程、情緒等。   他們從社會科學與神經科學研究去
Thumbnail
2024/04/12 來到陽明山支援攀樹體驗,這是一場充滿心靈與療癒的攀樹,不是為攀而攀,而是讓自己知道想要什麼做了什麼,看著學院們滿滿的歡樂和分享,覺得能夠帶領這樣氣氛真的不容易,主講師真的太厲害了。 每次還沒開始就會聽到不少人說自己有懼高症,但最後大家都能因為安全感而順利上樹,讓我相信人的潛
Thumbnail
2024/03/09 冷風,我們在樹下蓋了通往樹冠的道路,大家一步一步慢慢往上爬,直到樹冠,開心的向同伴炫耀,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rq7R5hKknY
Thumbnail
攀樹的應用有哪些?首先它可以是一種休閒活動,也可以是工作上的選擇,還能夠是變成競賽項目。 然而在攀樹的世界裡,有更多值得探討人跟大自然之間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