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1|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讀書心得(中)——三種自我狀態:兒童、父母、成人

兒童自我狀態

你會領悟到成年後的很多行為,都是從童年時期學來。

我們是成人,成年後的很多行為,其實都來自童年。作為小孩子,我們曾經發展一些防衛機制,避開各種危險或回應各種情況:
爸爸生氣了!我道歉。
媽媽不肯買玩具,我發脾氣!

長大後的我們,遇上相似的情境,我們的腦袋想也不用想,便會進入兒童狀態,作出慣性的反應。

父母自我狀態

當我們處於父母狀態,我們的行為就像父母一樣。別忘了,父母是我們最早接觸的人……我們童年的生活受到父母的言行舉止形塑,因此我們一輩子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我們會不自覺複製父母的行為,因為在小時候,父母就是我們第一個學習的對象。處於父母狀態,基本上會一直批評和教育別人,畢竟這是父母的角色。

特別的是,故事中的蛤蟆,他的父母是「挑剔型父母」,但蛤蟆對他人一點都不挑剔,也從不批評他人。蛤蟆很疑惑,他真的會處於父母狀態嗎?

在蒼鷺的引導下,蛤蟆發現自己的父母狀態,是對自己發揮作用。換句話說,他內心的批評和挑剔,都針對自己。我看到這裏,有點傷心,根據蒼鷺的解說,一直被批評和挑剔的孩子,長大後也會在內心一直批評和挑剔自己,為了懲罰自己,甚至會出現自殘的行為。孩子為甚麼界手?孩子長大後為甚麼總是悲傷,無法好好過日子?這可能是原因之一。

題外話,我想起曾在網上看過一句話,大概意思是:「我們現在對孩子說的話,將會是孩子一輩子在心裏對他自己說的話。」

成人自我狀態

處於這個狀態時,我們所有的知識與技能都能立刻派上用場,不會被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或是被童年的感覺淹沒。

根據蒼鷺的話,成人狀態可說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在成人狀態中,我們才可能學習到新的東西,我們才可能客觀地了解自己。

不過,這狀態是最難做到的,因為處於兒童或父母狀態,我們不用思考,只需要直接反應。只有在成人狀態,我們要刻意努力去思考和調整自己的言行。

了解自己的工具

了解人的言行和心理有很多方法。

我想,認識了人有兒童、父母、成人三種狀態,這個概念可成為工具,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別人的行為。

在理解自己之後,我們便能作出選擇,並有所成長,像蛤蟆先生。

蛤蟆的選擇

瞭解兒童、父母、成人三個狀態後,蛤蟆來到十字路口。蒼鷺引導他去思考,面對自己的困境,他應該繼續處於兒童狀態,責怪他人令自己不開心嗎?還是應該為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負起責任,進入成人狀態?

蛤蟆選擇了哪個狀態呢?他思考了3個chapters,又學習了「心理地位」和「心理遊戲」兩個概念,才作出選擇。

待續,下一篇繼續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家三口從香港搬到愛丁堡,希望能好好留下育兒和閱讀紀錄。A family of three from Hong Kong moved to Edinburgh, hoping to keep a good record of parenting and reading adventures.
內容總結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5
/5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