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小團體大家一起練習「同理心」非常好玩,從演戲之中體驗個案的立場、觀點、心境和邏輯,再轉換成輔導員的視角,依據不同的角色給予 「同理心」 ,剛開始看 「同理心」這三個字,大部分的人會覺得相對容易,但實際進入輔導歷程中,那些自身的價值觀、習性.、想法,難免會有和個案的三觀有衝突,例如說:面對一個家暴孩子的家長,你要怎麼同理他?他對待孩子的行為是電視劇導演都編不太下去的劇情,你的價值觀是阿德勒的正向教養,但坐在你面前的個案對你說阿德勒是三小的時候,你還能有 「同理心」嗎?又或者是一個打電動打到半夜三點的高中孩子,對於父母的管教視若無睹,父母、孩子分別出現在你面前,面對這三個角色又要怎麼分別 「同理心」 呢?
最大的重點就在於 「我能同理你的感受,但不同意你的做法」這樣的精神,在晤談過程中,自身覺察能力很重要,能夠分辨出我現在是引導者的角色說話,還是我在說自身的想法?而「同理心」 和「同情心」也很容易混淆,當個案哭哭啼啼的說自己在職場上被霸凌,那一齣又一齣的受害者心境,若引導者沒有小心覺察,很容易讓 「同情心」站出來一起為個案貼上(阿~對阿~~你真的好可憐,你是個弱者)的標籤,又或者一個在婚姻裡疲憊不堪的女人,有個媽寶老公加上一位難搞的婆婆,她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忙家事帶小孩,於是她覺得自己是婚姻墳墓裡的活屍,她想要離開墳墓變成人,這時候「同情心」主導輔導員時候,可能會不小心把離婚兩個字脫口而出,但這位(活屍)真正想要的可能只要搬出婆婆家,與老公建立自己的家庭。
「同情心」比較像是個案的故事勾起了引導者過去雷同的經驗或感受, 產生了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實質上對個案沒有什麼幫助,無法讓他看見自己的資源在哪,而「同理心」沒有小我的成見,能理解對方的難處,依著個案的腳步在重重的困難裡面,開箱找到本自俱足的資源,或是一起討論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今天上的「婚姻問題與輔導」感想就是,婚姻從來就不是公主與王子從此過著幸福的日子,公主期待王子的焦點永遠都在她身上,但這樣小孩沒有人顧阿,而王子永遠只想要玩(打)耍(電動),髒碗沒有人洗阿。老師也提醒大家,男人和女人的腦袋大不相同,想要有幸福的婚姻,就需要先理解彼此的差異,學習如何與自己本質有差異的人一起生活、一起經歷人生各種故事。這讓我想起薩提爾女士說的:我們因相似而連結,因相異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