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4|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利用群體力量來鞏固習慣

我們的很多習慣的養成,主要來自於模仿而非選擇。我們先是模仿家庭成員的行為,接下來是學校、社區與社會。《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使用「劇本」來形容這樣的現象,好像是我們所處的社會,將「劇本」傳送給我們,然後大多數人就跟隨著劇本演出。如果跟隨的人夠多,就形成所謂的「流行」。

我記得20年前有一段時間非常流行騎摺疊式腳踏車(小折),大街小巷充滿著騎小折的人,小折變成非常搶手的商品,當時要買小折是要先拿訂金給自行車店預定,這樣才能拿的到車。那時候我們家週末的活動就是騎小折,一開始我們會在家附近騎,然後我們就將小折放上汽車,征戰臺灣各地的自行車道。但過了一段時間,流行過去了,路上也看不到騎小折的人了,我們家的儲藏室也多了幾部小折。這種流行,不會停止,只是換成不同的東西或項目,有一陣子是健身房,前一陣子是登山,特別是疫情的那一段時間,山上多了很多人,每家賣登山用品的商店都充滿了人潮,我相信流行過了之後,很多的人家裡又會多了登山鞋與其他的登山器具。

我們都會觀察,而且善於模仿,這是從原始人時代留下來的習性,我們會透過模仿他人來獲得群體的認同,這樣可以跟群體居住在一起,共同對抗環境中的敵人,而非離群索居。因此,群體對於習慣的養成佔有重要的地位,我們通常會模仿三種人:

1. 親近的人

2. 多數的人

3. 有力的人

我們需要留意這三類對象對我們習慣養成的影響,也可以利用我們會模仿對象讓我們習慣的養成更加容易。舉例來說,如果家裡每個成員都是體重超標,那其中一個成員要戒除不吃零食的習慣就會變得困難。因為他可能無時無刻都看到家裡其他成員在愉快的吃著零食,這對於想要戒除零食的那一位成員的自制力是一大考驗。根據Clear的說法,如果我們要戒除一項壞習慣要經常動用到自制力,那就非常容易失敗。因為自制力非常有限,我們應該要形塑一個不需要自制力的環境,透過環境的力量來幫忙戒除不良習慣。如果家裡都是喜歡吃零食的人,而自己想要戒除吃零食的習慣,此時可以說服家裡的其他成員,一起來戒除吃零食的習慣,或是將零食更改為比較健康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等。如果得不到家人的認同,至少可以與家人協商吃零食的地點,家人是否在特定地方吃零食,而自己盡量不要進到那個地方,以免受到影響。

我們也可以試著加入一個具有共同目標的群體,透過群體夥伴的互相激勵來達成目標。我們常看到外國影集中,他們有所謂「戒酒會」的組織,想要戒除酒癮的人聚集在一起,互相分享心得,互相激勵,當然也是互相監督。我自己的例子是:我一直想要養成每天寫文章的習慣,但多年來一直沒有成功,總是寫個幾天後就因為不知道要寫什麼而放棄。一直到2023年參加了朱騏的線上讀書會,裡面有要求成員要在社群媒體上寫文章,至少日更30天,每天都要上線po上當天寫的文章的連結。在群體的同儕壓力下,我養成了每天寫文章的習慣,已經持續了兩百多天。我的文章大多數是我的讀書心得筆記,因此只要我有看書,就可以寫的出來,每天的輸出也連帶強迫我要每天輸入,一次同時養成兩個好的習慣。

因此,在習慣養成或是戒除不良習慣的過程,一定要留意到周邊的人對自己的影響,更好的策略是,拉著別人一起來做,互相激勵也互相監督,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圖片來源:Dall.E生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