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地方創生是什麼?從高齡議題衍伸至自我教學的價值!

raw-image

USR課程前往社區辦理APP操作工作坊─由USR社區團隊執行科技智能講座

112學年度的第二學期開始,也算是自己正式開啟了教學,在博士班期間因COVID-19疫情下,當時在舉辦讀書會多以Zoom抑或是Google Meet進行課程分享,故這學期也算是自身第一次實體講課,規劃了(16+2)的課程,目前已過了第一週,授課的兩個班級為必修的課程,另一堂微學分八小時的工作坊(目前尚未開始),現在回想第一堂課程,兩堂課程之中,第一堂課程雖然過去曾經分享過的內容,原本以為可講授到兩小時,但因為自身不熟悉教室設備,加上對於學生特質尚未了解的狀態下,相對地在運作上較為不順暢,課程結束後與其他老師們討論與復盤,筆者彙整了不同老師給予建議與回饋的幾點:

一、思考自身對於教學的想法

嘗試寫出這個科目中什麼很重要,以及上完這堂課後,學生需要學會的是什麼?以及在這堂課中,最難操作的事情又是什麼?再來就是每次於課程結束後,寫出自己在教學上遇到的問題與困境,或是需要提升的方向進行列點,接著扣住學生的心理狀態圖。在其中一堂課,因人數快七十人,故在課程上設計了「團隊分組」的環節,在分組時引導學生思考在團隊中「當責」的權力與責任,後續期待透過分組競賽的方式來讓課程更為熱絡,但實際進行上,針對分組競賽的題目更細分與拆解,如發現學生未必能理解自己的意思時,就要去思考問的問題是否有問題,抑或是自己與學生之間之是是否有共同的知識,如果沒有的話,教師或許要透過影片、拆解模組讓學生了解你想要表達的意思,自身先舉例嘗試給學生看,再來就是舉例第二個案例再次的說明一次,最後由學生嘗試做做看,所以在嘗試的過程​,對於學生要多少時間,這是老師需要去思考的。

回想自己以前是學生時,如果老師一直講,其實對於聽者來說很容易累,所以要怎麼轉變這樣的框架,怎麼讓學生從被動聽課變成主動觀察呢?提供一個氛圍讓學生自己說,學習才動腦,尤其在設計思考與實踐這門課程更是如此。而所謂教學的技術,記得在過去講師訓時,記得孫治華老師引導講師們,如何規劃一堂課?

「理論說明」、「個案分析」、「實際演練」、「舉例說明」、「影片教學」、「幽默有趣」、「討論總結」、「引導討論」,這些順序究竟要怎麼排序?

記得當時孫治華老師設計一門課程,或許把幽默風氣放在第一順位,透過建立關聯性,創造學生想聽的動力,在這堂課我讓學生在自我介紹上,說明出生地、星座、興趣,了解他們現在有興趣的是什麼,一方面可增加我記住他們的印象外,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相互了解,但實際上授課時,因為有些同學還在加退選的階段,所以將會有些同學處於流動的階段。回到這一題,一旦開啟學生的興趣後,透過影片教學,讓學生感受課程想傳達的框架外,同時也可以透過個案分析,提供生活中討論的素材,讓學生能將知識與生活連結起來,也是「設計思考」想傳達的精神。

二、理論盡量放到最後說明

透過「引導討論」,讓學生動腦分享生活經驗,在這次分組中我嘗試把過去分組經驗運用於課程中,設計了「組長」、「記錄員」以及「報告者」各自一位,有趣的事情,有一組學生說明規則時回應他們想要兩位,當下學生提出我沒有預期的答案時,不過當下我想「設計思考」這堂課,解決本來就不會只有一個,我回應說如果你們在討論中寫出理由或是過程,或許我可以考慮,當我收到他們的答案時,他們清楚寫出每個成員分工的理由,確確實實地說服了我,也讓我感受到發散與收斂不單單在於課程教學,也包含在與學生互動的狀態。

再來,因另一堂課程「統計方法與資料分析」,我常識先把理論放在課程的最前面,我發現到到過了一個小時,學生的反應與回饋越來越少,我也逐漸意識到雖然是專業課程,後續我必須要調整課程,調整能讓學生作好學的方式,當這堂課結束後,我詢問了辦公室的同仁,幾位同仁反映,「做中學」對於學校的學生很重要的關鍵。在這個環節中,歸類成三個狀態「如我所想」、「沒有反應」、「反向意見」,透過這樣的狀態再來調整課程的順序。

所以如果把理論說明放到後面時,當理論敘說時,調整配合舉例說明與實際演練,讓學生了解理論與生活的連結,在課程中搭建出鷹架,讓學生透過實際演練感受理論概念,最後作討論總結,讓學生能把課程的理論逐漸地消化。

USR大學社會責任與課程設計

在建立教師的品牌與專業,你不能只有一個答案,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對象、不同的答案,要說明清楚這不同的判斷點,所以無論進入場域或是在課程中,試著調整開始上課前十分鐘的氛圍,第一步建立關聯性、第二步要有互動的習慣,第三步為營造課程的氛圍,讓課程變得有趣、創造新奇,讓課程產生起承轉合的一個流暢狀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