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筆記EP54-上班很多工作我喜歡用喊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在醫療的工作上,我覺得有時候手腳真的很常不夠用,常常就是從A區走到B區時候(雖然只有10-15M距離),我都要先思考我要順便做甚麼,例如印完order(醫囑)單張後,我去第3床給藥時,順便抽5床的血、量6床的血壓、叫7床患者去照X光等等,就深怕多走那一趟,造成自己的困擾。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經驗分享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衛教篇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真實故事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實況篇
喜歡我的臨床筆記嗎(含民眾更多新知識),可以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
喜歡我的更寫實的臨床筆記嗎(含更多醫療人員生態)?,可參考我的醫療筆記EX


忙碌中,口喊是一件重要事情

今天不是來敘說忙碌的我們怎樣,而是在忙碌中我們會直接用喊的,畢竟少走幾步路,我醫療的事情可以省下多少事情。最常見的就是下面這幾句


1.那個第6床家屬,來護理站簽同意書

2.那個XXX小姐,來這裡拿單張去照X光

3.那個XXX先生,請你去藥局領藥,然後給我們

4.那個XXX,幫我看11床血壓多少

5.那個XXX,來這裡拿檢體去留尿檢查

6.那個XXX,先抽CBC、SMAC、PT、ABG、LAC(抽血項目)


大概就是這類的喊話,因為通常在喊話時候,讓家屬走個幾步路,我都可以省下時間多打一點的紀錄、多印幾分order、多整理報表,多一點時間給護理師這樣。


不過偶爾就是會遇到突發狀況,這就不另外說明,今天的故事,呼喊只是小事,但一個開完笑後覺得對不起自己的戰友,不知不覺就想分享這一則故事。


臨床筆記故事


今天的急診,剛好中斷有一個救護車,送來一個COMA(意識昏迷)的患者,一送來後,我們直接在急救間,馬上開始做一連串的抽血、監視器、氧氣、點滴全套上了


這時候我往左70度視角,看到外面的患者,有一個新病患已經做在我們檢傷的看診椅子上,而我們的支援護理師已經幫忙開始量血壓了。


抽血完了一段落,我回護理站做order(核對醫囑),走回護理站的路上我就轉頭喊了一下今天支援的護理師


我:那個XXX,他是怎麼了....


想說一邊做醫囑一邊寫檢傷紀錄,結果那個護理師沒回應我


我又喊了:XXX,他是怎麼了?


隔了10秒鐘,那個護理師仍在幫他卸下壓脈帶


我只好走過去:親愛的~我喊了2聲你沒沒回應我!


那個護理師轉身說:蝦~你剛剛有喊喔~你聲音太小聲了,我剛沒聽到


我就開玩笑的順口說:蝦~我聲音這樣沒聽見,你該去裝助聽器了。


在場大家開始笑了一下,因為就真的是開玩笑。


忙完一陣子後,那個護理師默默走到我這,敲敲跟我說


護理師:那個,其實我真的有重聽,我剩下一耳朵有聽覺,最近連右耳聽力都變差了,所以我有戴助聽器,但還不太習慣,請你見諒。


說著~那個護理師默默的把頭髮撥了一下,看到右耳掛的助聽器,我真的愣住了!


我:對不起~我真的不知道這件事情,剛剛真的是開玩笑的,你別介意。


護理師笑笑地說:沒事啦~我來支援了2-3天了,我也不知道你不知道我重聽這件事情,我知道剛剛你是在開玩笑,沒事的!


後來聊一聊天後,才知道這護理師因為懷孕期間,突然耳朵聽力喪失,這個就是俗稱的耳中風在臨床上要打很高劑量的類固醇才有辦法治療的疾病,結果因懷孕期間無法施打類固醇,等到生產完後,因為延遲治療導致一耳聽力喪失了,據那護理師所述,目前右耳聽力也開始變差,所以已經打了類固醇好幾個療程。


結論

今天分享的到和主題真的沒甚麼太大關係,只是一個心情筆記,可能也是基於我對這個支援的同事有點不好意思,事後反省的文章,不過臨床的急診,真的很多時候還是希望患者能聽我們指示,因為用喊的真的讓我們省下不少時間,更有效率做事情,但難免聲音量及語氣就會變重,這點就是沒辦法的事情。


各位格友,不論你是路過還是我的同伴,歡迎可以追蹤我,一起做討論交流 目前我的主題友分三大類 1.醫療類:包含了臨床上的醫療故事和困境、以及包含一些醫療衛教,了解我們醫療的故事。 2.旅遊美食日記:主要為分享我和老婆去過的地方,並記錄我和老婆的每一個時刻。 3.投資類:主要為提升你投資的理財概念及身旁小資族的故事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幾天,每家新聞都在爭頭條,就是討論護理師的薪水如何增補,以挽救更多醫院的護師荒,這個問題真的很多值得討論程度,因為若不好好的規劃,將來情況可能是急診塞的更嚴重,因為患者無法住院之問題,我覺得這真的是國安(國人安全)之風險,希望大家不能忽視。
 到今天我在休假的期間,收到一些通知LINE傳言,雖然對我來說可能受傷的情況偏小,但因為實在是覺得在我這個人生的工作職場中,還真的第一次遇到不理智的員工,真的很扯。
護理師的工作裡面,除了很忙、很忙、還是很忙之外,外人很難想像,一個班上超過8H,幾乎忙碌至無法廁所;無法吃飯,甚至連一口飲品都無法品嘗的忙碌程度,每家醫院仍層出不窮,在我的人生經驗,真的環境至現在,很多醫院仍無法改變這樣的形態。
看到近日的新聞,仍還在爭論護理師的離職潮,其實現在剩下什麼優渥條件可以保留珍貴的護理師人力我不清楚,但我知道這環境的惡化程度目前看來無減反增,最常被說的護理師現在有的三低,分別是低薪、低尊嚴、低勞動條件,因為這些環境不友善,更多人的離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
這幾天,每家新聞都在爭頭條,就是討論護理師的薪水如何增補,以挽救更多醫院的護師荒,這個問題真的很多值得討論程度,因為若不好好的規劃,將來情況可能是急診塞的更嚴重,因為患者無法住院之問題,我覺得這真的是國安(國人安全)之風險,希望大家不能忽視。
 到今天我在休假的期間,收到一些通知LINE傳言,雖然對我來說可能受傷的情況偏小,但因為實在是覺得在我這個人生的工作職場中,還真的第一次遇到不理智的員工,真的很扯。
護理師的工作裡面,除了很忙、很忙、還是很忙之外,外人很難想像,一個班上超過8H,幾乎忙碌至無法廁所;無法吃飯,甚至連一口飲品都無法品嘗的忙碌程度,每家醫院仍層出不窮,在我的人生經驗,真的環境至現在,很多醫院仍無法改變這樣的形態。
看到近日的新聞,仍還在爭論護理師的離職潮,其實現在剩下什麼優渥條件可以保留珍貴的護理師人力我不清楚,但我知道這環境的惡化程度目前看來無減反增,最常被說的護理師現在有的三低,分別是低薪、低尊嚴、低勞動條件,因為這些環境不友善,更多人的離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忙碌的臨床工作中,疲憊的身體和暴躁的心情已經成為日常,病人被疏於傾聽和溝通,對待家人也變得不耐煩。這篇文章描述了在忙碌的工作中,如何無法充分地傾聽病人的需求,這是醫護人員日常的困境。
Thumbnail
醫病關係很難在短時間建立,剛開始我的醫生病患不多,我們能聊得很多,後來他的名氣逐漸響亮,每次門診都上百人,我們能說話的時間大量壓縮,有時短到只能用一個眼神來表達那段時間的情緒。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是一看就知道,有時無聲勝有聲。 從我二十多歲發病,這十幾年的時間想起來也是不可思議。
Thumbnail
還記得我常常被說:「醫生喔,應該很忙吧。」「你很忙啦,沒空休閒運動也是合理。」
Thumbnail
在家休養少了護理師定時給藥查診,決定給自己安排一些菜單讓生活有紀律些。 家門口的巷子是我就近練走的地方,門口臺階真的是挑戰。ㄧ早上班時間車多,通常正中午前與午飯後是我出門練走的時間,最好是太陽正大的時刻曬曬陽光對骨骼較健康,也可以避免掉許多蚊子叮咬,步伐
Thumbnail
醫檢師除了在抽血櫃檯抽血比較會接觸到一般民眾,其餘大多在檢驗科室內忙碌。醫院工作一樣要輪三班、感染風險也不會比較低,依現在的景氣,不斜槓好難生存啊...
Thumbnail
昨天回診,去看上週頸部斷層掃瞄的報告。 但是,到了診間, 牆上螢幕顯示,醫師正在開刀,暫時不能來。 是了, 我來的時候,正好看到救護車進來, 應該就是這個急診刀吧。 一直等,醫師還是沒來。最後,代班醫師來看, 不想看的病人就改掛其他時間了。 我說,反正是要看報告,就還
Thumbnail
因為最近生病,身體狀況不是很好,所以這週方格子暫不發系列文章,還請支持者多多見諒。今年才到3月中,已經跑了4次急診,2次是為了小孩,2次是個人需求。我其實不太愛看醫生的,更別說去急診。根據以往經驗,每次去急診室時總是人滿為患...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哀,大家有去看醫生應該對於「最近過得如何?」這句話很熟悉吧,我是真的很難說,因為有一兩天的開心,但後續沒有到非常好,再加上其他事……我又更不會形容了,只能說,我又回去工作了,雖然不像以前一樣是正職,或者做打工但時長跟正職一樣,甚至比正職多,目前只上了一天的班,我原本預想只有重複性很高我可能會受不了這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忙碌的臨床工作中,疲憊的身體和暴躁的心情已經成為日常,病人被疏於傾聽和溝通,對待家人也變得不耐煩。這篇文章描述了在忙碌的工作中,如何無法充分地傾聽病人的需求,這是醫護人員日常的困境。
Thumbnail
醫病關係很難在短時間建立,剛開始我的醫生病患不多,我們能聊得很多,後來他的名氣逐漸響亮,每次門診都上百人,我們能說話的時間大量壓縮,有時短到只能用一個眼神來表達那段時間的情緒。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是一看就知道,有時無聲勝有聲。 從我二十多歲發病,這十幾年的時間想起來也是不可思議。
Thumbnail
還記得我常常被說:「醫生喔,應該很忙吧。」「你很忙啦,沒空休閒運動也是合理。」
Thumbnail
在家休養少了護理師定時給藥查診,決定給自己安排一些菜單讓生活有紀律些。 家門口的巷子是我就近練走的地方,門口臺階真的是挑戰。ㄧ早上班時間車多,通常正中午前與午飯後是我出門練走的時間,最好是太陽正大的時刻曬曬陽光對骨骼較健康,也可以避免掉許多蚊子叮咬,步伐
Thumbnail
醫檢師除了在抽血櫃檯抽血比較會接觸到一般民眾,其餘大多在檢驗科室內忙碌。醫院工作一樣要輪三班、感染風險也不會比較低,依現在的景氣,不斜槓好難生存啊...
Thumbnail
昨天回診,去看上週頸部斷層掃瞄的報告。 但是,到了診間, 牆上螢幕顯示,醫師正在開刀,暫時不能來。 是了, 我來的時候,正好看到救護車進來, 應該就是這個急診刀吧。 一直等,醫師還是沒來。最後,代班醫師來看, 不想看的病人就改掛其他時間了。 我說,反正是要看報告,就還
Thumbnail
因為最近生病,身體狀況不是很好,所以這週方格子暫不發系列文章,還請支持者多多見諒。今年才到3月中,已經跑了4次急診,2次是為了小孩,2次是個人需求。我其實不太愛看醫生的,更別說去急診。根據以往經驗,每次去急診室時總是人滿為患...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哀,大家有去看醫生應該對於「最近過得如何?」這句話很熟悉吧,我是真的很難說,因為有一兩天的開心,但後續沒有到非常好,再加上其他事……我又更不會形容了,只能說,我又回去工作了,雖然不像以前一樣是正職,或者做打工但時長跟正職一樣,甚至比正職多,目前只上了一天的班,我原本預想只有重複性很高我可能會受不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