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當孩子的「我的」沒有得到成人的尊重,孩子就很難尊重「別人的」

raw-image


在教學現場老師經常會需要處理學生之間的物權衝突,「這是我的東西請你不要碰」、「這是我的位置請你離開」等等類似的問題,長期觀察下來,通常會引發這樣衝突的學生,在他生命經驗中,對於物品所有權的概念是模糊的。

成長發展的過程,孩子們在兩三歲的時候,會覺得所有東西都是我的(Mine stage),這是發展過程中很重要的階段,代表孩子開始意識到「人」與「物品」的關聯,也是自我意識的萌芽。在這段時間裡,成人如果因為不了解兒童發展,誤以為孩子變成了小霸王,因為擔心所以開始「跟孩子爭權」,例如告訴孩子:這都是我賺錢買的!又或者相反的因為擔心孩子哭鬧、或覺得孩子太小聽不懂,只要孩子說是他的就通通變成他的,這兩種極端的作法:威權或溺愛,都很難正確引導孩子順利發展出正確適切的物權概念。

成人需要先理解,這是孩子發展學習的一部份,他會需要大人的協力。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

屬於孩子的物品,就是屬於孩子,即使出錢買的是大人,但是當你把物品「給」了孩子,孩子便是物品的主人,成人要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大人會尊重他的所有權,不會用上對下的方式去命令或規定孩子如何使用這些物品,更不能偷偷的把孩子處理或整理(很多時候大人以為孩子不知道,但其實孩子都會知道),如果對於孩子的行為有不同想法,要能夠和孩子平等溝通,成人正在示範什麼是「尊重」,當孩子可以在成人身上感受到「尊重」,進到團體之後,他才能夠尊重其他同學,尊重不是用說教的,而是讓孩子有充分被尊重的經驗,他自然就可以學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