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是霸凌者》是一本用四格漫畫形式探討校園霸凌的書,從故事的角度,帶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一些行為動機。家長們如果有時間,都應該翻開來看看,因為這故事裡面沒有描寫『小孩為什麼霸凌別人』,書裡其實花了更多篇幅在描述『身為父母的我們』。
大人其實只是「年齡疊加的孩子」,我們也許並不像想像中那麼成熟冷靜。
許多家長以為自己在「傾聽」孩子的聲音,但實際上只是依據自己的理解,將孩子的話語進行篩選、拆解,最後解釋成自己希望的樣子。
書中的家長們正是如此。小愛是霸凌者,而千春是被霸凌者,但在故事裡,他們的出現篇幅極少,這也許正映照了現實:當孩子在校園中遇到問題,家長們往往急於「爭取權利」,卻未必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反而,由於父母的過度干預,孩子可能變得更為無助和為難。
五、六年級的孩子,正處於同儕關係和社交行為迅速轉變的階段。隨著社群媒體的興起,資訊流通的速度加快,孩子們的世界也在悄然改變。然而,許多家長仍停留在孩子三歲時的認知,認為自己「最了解他們」,並用自以為是的方式解讀孩子的行為和需求。
就像故事中千春的爸爸,他也關心孩子,但他認為就算轉學了,未來依然會遇到人際關係,他希望千春可以勇敢面對;而小愛的爸爸則是認為自己的女兒是個會反省的孩子,這次知錯了,就可以了。
兩邊的觀點都沒有錯,但這些都是自說自話,其實我們不真的知道孩子其實需要的支持是什麼。
於是千春在書中的最後終於才坦承,他自己很害怕,看到身邊的同學都在笑,可是自己卻感覺很痛苦,他不知道哪裡好笑,同時也想知道,是不是自己跟著笑其實就會沒有事了,最後居然是對著媽媽道歉:「我也想著不能輸給他們,但我還是失敗了,對不起。」
一個被霸凌到無法上學的孩子,哭著跟對母親說自己錯了,儘管這個家裡每個人的出發點其實都是因為愛著對方,於是,我們在這個家庭中看到愛也是會傷害人的。
而小愛家呢?因為小愛媽媽被霸凌過,所以他經常回想到過去的自己,他很難想像自己的孩子是會霸凌人的孩子,他憤怒、傷心以及充滿情緒,無法真的好好的面對自己的孩子,於是,當小愛從霸凌者變成被霸凌者的時候,媽媽選擇了冷待,最終在小愛受傷時,小愛看著哭泣痛苦的母親時才發現:「原來你還關心我。」這無法安放的愛,影響了彼此的表達,造成了痛苦。
當然我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霸凌者或是被霸凌者,但書中呈現的狀態卻值得反思。
我女兒本來就是不太會分享校園生活的孩子,總是要特意去多問兩句,後續因為先生加入了家長會,有一些資訊反而是從先生那邊帶回來,女兒邁入五年級的時候,跟班級上的老師關係不好,基本上幾乎可以說是全班大多數同學都跟老師相處有狀況。
一開始,我們也如同書中千春的父母有一樣的反應:「是不是我的孩子有什麼問題。」、「我現在這樣反應會不會顯得很像恐龍家長?」;第一次去找老師的時候,是女兒的要求,我們再確認過女兒的想法之後,去跟老師對話,在這場對話中我們也稍微理解了為什麼班上會出現這麼多問題。
後續紛爭越來越多,同時我跟先生也在討論應該要怎麼做才是比較好的選擇,後來我發現其實根本沒有最佳解。
在《我的孩子是霸凌者》書中,學校老師幾乎隱形,學校也沒有一個很完整的立場說明,這其實跟我們現在正在發生的真實情況一樣,許多時候,如果在問題發現的時候,如果學校可以更積極地介入以及關心,是否就不會越演越烈呢?
是不是在老師發現千春拒絕上學的時候,學校就可以進場協助處理,一切的事情轉變就不會成為互相傷害、網路輿論呢?是不是在老師感受到班級氛圍的時候,更好的關心孩子,一切就可以及早停損呢?又或許家長可以減少引導性的字句,讓孩子可以更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呢?
也就是避免:「其實你很討厭他吧?」這樣的問題,使用更多:「那你怎麼想?你可以接受這樣的方式嗎?」讓提問更彈性一點,以及使用的詞句再中性一點,或許也可以更好的聽到孩子實際上思考的邏輯。
故事的結尾,眾多家長要求霸凌者小愛轉學,而被霸凌者千春的母親則說::「小愛現在也正在被霸凌,跟千春當時一樣,這其實是集體霸凌。」這句話讓在場的所有家長崩潰,因為「我的孩子不會霸凌別人」。然而,現實中,霸凌與被霸凌並不僅僅是個人行為,更可能是集體氛圍的結果。
霸凌與被霸凌多多少少都是常見的校園問題,棘手的狀況讓家庭或是學校都難以招架,如何接住孩子的情緒,並協助他們應對成長中的挑戰,應該是家長和學校共同的責任。停止相互指責,回歸自我反思,才是改善親子關係的關鍵。我們應該問自己:「我真的有用心傾聽孩子嗎?我有做到自己該做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