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事不如無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我時常強調的,只要自己產生意念或與人意念頻率交涉,都會產生能量碰撞及波動,而波動即是創造業力的基礎。

當我發出一個慈悲心想幫助他人,我自己以及被我協助的人是否也會產生多種情緒意念呢?

以朋友遇上困難 向我們借錢金錢資助為例,可能產生多種狀況:

一、對方在還沒還債之前的日子裡,內心或許有負擔且產生了罪惡感,沒報恩好像自己會遭受社會道德的撻伐。

二、對方若忘恩負義,潛意識在未來的每一天是否好受呢?

三、有些施惠者可能不自覺的對受惠者情緒勒索,結果幫人幫到最後反而被遭怨恨。

四、施惠者不自覺的流露悲憫同情心,對方潛意識也會感到自尊心受挫,最後即使還了錢可能兩人之間會有些疙瘩 。

五、忘恩負義又不懂得反省之人,覺得可以利用他人善心繼續獲得幫助,那我們當初的好意是否變成姑息養奸?他後面的行為或許我們加減也會有共業。

六、對方不還錢且不負責任的消失,精神上留下許多不甘心與不平衡的情緒給自己,甚至讓自己可能有害怕付出、再也無法信任他人、質疑自己愛人的能力、恐懼與人交涉…等等負面心態。

七、幫了這次,下次不再幫,有沒有可能遭怨?

 

我們就不再舉例更多,但相信在這世間人與人必然交織更多狀況八九十……

相信你看到這會產生質疑:我就只是單純起心動念幫助他人,怎麼衍生出這麼多複雜的狀況出來?那些後續引發的故事也非由我個人所控呀!我只要將自己做好即可。

是的,你的想法是正確的。在這裡我們只是多給予你一個更高智慧的見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蝴蝶效應。此效應甚至可以說是組成我們這個維度世界的基本公式之一,因此越明白宇宙真理的人越不敢小覷因果的力量。

 

絕對不是說我們就不再行善了。

我們解釋這麼多可能衍生的因果,要的不僅僅是常人所說的保護自己、或善良留給值得的人這麼簡單。因為人心瞬息萬變,而且我們又怎麼能確定我們看人不會錯?我們要的只是增加智慧並明白箇中道理,我們的心在行善後不再因此二度受困受擾。

 

※ 明白世間一切有苦難挫折,都是每個人自身靈魂的業力及選擇,不去刻意介入及干涉他人的因果。

 

※善行也是一種因果:我種了一個因必然得到果。但當我遭遇背叛時,可能是還前世債,那我就坦然接受去洗清業力,不再產生遺憾埋怨仇恨等等負面能量。

當然也有可能是這一世你們雙方起的因果,今世對方自己做的選擇(包含自己選擇幫助對方)。如此一來那你就更應該勇敢承擔自己的決定,甘願做甘願受。

 

※真正心甘情願地幫助他人:倘若你內心設定一個期待,那必然產生得失心。

  

※擇善固執:喜悅並堅持於自己的選擇,不要後悔遺憾,自尋煩惱就是對自己不善。

 

※擴大行善的定義:不一定捐錢、滿足他人需求或為善眾人皆知的才叫行善。

可能日常生活中給人方便、不批判而多誇獎兩句、撿個垃圾,那樣純粹的心念,福報也是很大的。

 

※不要害怕行善:因為善舉確實可以洗清前世業力,但我們不把這個存放在主要動機,或刻意為之,沒有目的、順心的執行就好。

 

※認清並接受自己本質:真正善良的人,再給你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你還是會去幫助他人。那請忠於自我初心去幫吧!因為這是你在這個世界選擇的自我定位,是你最純粹且美好的自我價值。


avatar-img
4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Isatt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業力+我們的恐懼=業障。 因此障礙,是透過我們自己加工後去製造的現象。 只要不加上我們的恐懼,也就是心無罣礙,那我們就只需要單純的受著業力 (如同佛法所說的:受諸受,受無所受)......
沒有人能夠和因果關係完全脫離。 你的出生、你遇見的人、你經歷的事、你決定的行動,都是以因果和業力為準則在運作。 在生命中,你以為已經是果了,但其實它是將你推向另一個果的因。 就像波浪一樣,它是接續性無法切斷的。
良性的比較促進更好的自我成長及靈性提升。 在這個兩元世界,有著日夜、有著陰陽、有著男女,整個世間都是相對及比較組合而成的。 沒有比較我們看不到差異性的美好,看不到衝突的火花,也看不到自己以及他人的美好。
他愛我我心情好,看世界都粉紅泡泡;他不愛我我心情不好,看世界悲觀怨憤。 我自己的心情好壞都無法掌控, 我又如何稱〝我〞為〝我〞,而〝我〞又是誰呢?
宇宙法則之一:振動法則 宇宙的來源及組成皆是振動。 無論是人、事、物,肉眼、科技目前可見或不可見,都是以振動頻率組成。 沒有一刻不在動、不在變。那我們又何必執著任何人事物的來去,何必在意得失?
我的文皆來自合一狀態下的靈魂創作,來自靈魂在這次轉世中未洗滌消失的部分記憶。很多觀點從小是沒有理由的信任著,很多人們半信半疑的神奇體驗及能力,都一直體現在我此世的生命中。 而這些支持我的信念系統之研究、實驗、論點等等...都是近幾年才漸漸崛起。現在想理解更多宇宙真相從網路就能隨手可得。因此...
業力+我們的恐懼=業障。 因此障礙,是透過我們自己加工後去製造的現象。 只要不加上我們的恐懼,也就是心無罣礙,那我們就只需要單純的受著業力 (如同佛法所說的:受諸受,受無所受)......
沒有人能夠和因果關係完全脫離。 你的出生、你遇見的人、你經歷的事、你決定的行動,都是以因果和業力為準則在運作。 在生命中,你以為已經是果了,但其實它是將你推向另一個果的因。 就像波浪一樣,它是接續性無法切斷的。
良性的比較促進更好的自我成長及靈性提升。 在這個兩元世界,有著日夜、有著陰陽、有著男女,整個世間都是相對及比較組合而成的。 沒有比較我們看不到差異性的美好,看不到衝突的火花,也看不到自己以及他人的美好。
他愛我我心情好,看世界都粉紅泡泡;他不愛我我心情不好,看世界悲觀怨憤。 我自己的心情好壞都無法掌控, 我又如何稱〝我〞為〝我〞,而〝我〞又是誰呢?
宇宙法則之一:振動法則 宇宙的來源及組成皆是振動。 無論是人、事、物,肉眼、科技目前可見或不可見,都是以振動頻率組成。 沒有一刻不在動、不在變。那我們又何必執著任何人事物的來去,何必在意得失?
我的文皆來自合一狀態下的靈魂創作,來自靈魂在這次轉世中未洗滌消失的部分記憶。很多觀點從小是沒有理由的信任著,很多人們半信半疑的神奇體驗及能力,都一直體現在我此世的生命中。 而這些支持我的信念系統之研究、實驗、論點等等...都是近幾年才漸漸崛起。現在想理解更多宇宙真相從網路就能隨手可得。因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生過為了幫朋友出氣,而做出傷害自己或朋友的事?出氣之後,你和朋友的感情有更好嗎?這件事對你有甚麼影響嗎?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自己關係要好的朋友,當朋友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講義氣也必須有底線。
無論是為了充實自我、實現自我價值,還是因為一時心有觸動去幫助別人,其實都有那麼一部分,表示你心裏也有需要被幫助的地方。 大家都說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你幫助的人是什麼樣子呢?你為何會想幫助呢?而你,其實內心渴望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一味奔波幫助他人,卻忽略了自我,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本文分享了幫助他人的代價,並提出了三點建議:明白助人的真正意義、學會拒絕和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福氣不是憑空出現,而是經年累月,為善助人,所累積出來的,畢竟助人者人亦助之。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人們常常忙於追求物質上的滿足和成功,卻忽略了心靈上的平靜和善良。然而,心念必須發自於善的循環,才能真正帶來內心的平靜和快樂。 有些時候看到一些可憐的人,亦或者需要尋求幫助募款,甚至是廟宇捐款,亦或者是因為某種因素需要而佈施給予,有目的的佈施在心態上與真心誠意發自內心的思
幫助到真正需要被幫助的善良弱勢 就是在做大善事 當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繁忙、越來越現實, 仍然有些人和事 還是能讓我們感動 能讓我們的心 變得更溫暖 今天, 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關於愛心、 公益慈善和希望的故事, 也是關於我 二十多年來 如何通過自己的自媒體平台,
從外在行為來看。 善者,會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令他人受惠,並感到快樂。就算自己可能因此受傷或財物消耗,也心甘情願。 惡者,會做一些令自己受惠的事,或是令自己心情愉快的事,而不顧及別人可能因此受傷或財物損失。 從認知上來看。 善與惡,這是被定義出來的。像是幫助別人,就是善。攻擊、傷害別人,
Thumbnail
要為自己,也同時為他人,創造最高的至善的利益。 當我們試圖為他人創造時,能量總會回到我們身邊。 這些創造正負都有,包括愛的、有幫助的或療癒的行為和消極的、破壞性的行為。
Thumbnail
有一些人,私心比較淡薄,容易因為善知識一句好話深覺有理,便義無反顧的去做。也有一些人,私心比較重,善知識的一句話並不能影響他什麼,也不能使他心開意解,反而覺得對方有些雞婆多管閒事。 這便是心念的不同,念頭習慣往善的方向思考,就能百福叢生,就算是惡人故意咀咒,也不覺得是咀咒,反而感謝對方提醒自己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生過為了幫朋友出氣,而做出傷害自己或朋友的事?出氣之後,你和朋友的感情有更好嗎?這件事對你有甚麼影響嗎?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自己關係要好的朋友,當朋友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講義氣也必須有底線。
無論是為了充實自我、實現自我價值,還是因為一時心有觸動去幫助別人,其實都有那麼一部分,表示你心裏也有需要被幫助的地方。 大家都說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你幫助的人是什麼樣子呢?你為何會想幫助呢?而你,其實內心渴望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一味奔波幫助他人,卻忽略了自我,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本文分享了幫助他人的代價,並提出了三點建議:明白助人的真正意義、學會拒絕和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福氣不是憑空出現,而是經年累月,為善助人,所累積出來的,畢竟助人者人亦助之。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人們常常忙於追求物質上的滿足和成功,卻忽略了心靈上的平靜和善良。然而,心念必須發自於善的循環,才能真正帶來內心的平靜和快樂。 有些時候看到一些可憐的人,亦或者需要尋求幫助募款,甚至是廟宇捐款,亦或者是因為某種因素需要而佈施給予,有目的的佈施在心態上與真心誠意發自內心的思
幫助到真正需要被幫助的善良弱勢 就是在做大善事 當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繁忙、越來越現實, 仍然有些人和事 還是能讓我們感動 能讓我們的心 變得更溫暖 今天, 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關於愛心、 公益慈善和希望的故事, 也是關於我 二十多年來 如何通過自己的自媒體平台,
從外在行為來看。 善者,會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令他人受惠,並感到快樂。就算自己可能因此受傷或財物消耗,也心甘情願。 惡者,會做一些令自己受惠的事,或是令自己心情愉快的事,而不顧及別人可能因此受傷或財物損失。 從認知上來看。 善與惡,這是被定義出來的。像是幫助別人,就是善。攻擊、傷害別人,
Thumbnail
要為自己,也同時為他人,創造最高的至善的利益。 當我們試圖為他人創造時,能量總會回到我們身邊。 這些創造正負都有,包括愛的、有幫助的或療癒的行為和消極的、破壞性的行為。
Thumbnail
有一些人,私心比較淡薄,容易因為善知識一句好話深覺有理,便義無反顧的去做。也有一些人,私心比較重,善知識的一句話並不能影響他什麼,也不能使他心開意解,反而覺得對方有些雞婆多管閒事。 這便是心念的不同,念頭習慣往善的方向思考,就能百福叢生,就算是惡人故意咀咒,也不覺得是咀咒,反而感謝對方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