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6|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黑馬思維:最困難的,其實不過是跨出第一步,但在這之前先學會怎麼找到自己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是一本告訴你 360行,行行出狀元的一本書,只要你能找到自己的想要做的,你就能夠達成自我實現,這或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概念,為什麼難以實現,原因就是「標準化」,社會對成功的定義有一個框架,絕大多數人都依這條路步行而上,只是把別人定下的規則「複製,貼上」,那麼你將很難找到真正的自己,然而不照著框架走,似乎你就像是邊緣人,最困難的,其實不過是跨出第一步。這也是我想要破題的,書中有教導怎麼找到動力的方法,要實現這些方法的要靠勇氣,即面對人生岔路有轉彎的勇氣。

找到自己的四種方法

但是在有勇氣轉彎之前,為了不要有勇無謀,我們還是要學會怎麼找到自己的動力,黑馬思維這本書,有四個方法,第一個就是找到你的「微動力」,很好奇為什麼作者要用「微動力」,以我自己的解讀,我們生活在標準化成功定義下,個人最渴望的部分被掩蓋住了,但是心裡的渴望卻沒有消失,它反而如同涓涓細流在我們的內心,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它發覺出來,作者提出批判遊戲,遊戲有三種方法,第一,意識到你在評判別人,第二,辨別你評判別人時的感覺,第三,問自己為什麼有這些感覺。

當你在看各種職業時,你會對他們有自我的價值判斷,例如,在一場演唱會或是活動,我的目光不是台上表演的人,而是在一旁拍攝的攝影師,他們工作的樣子很吸引我,我會去猜想他們如何取景、如何構圖,此時,我知道,攝影這件事是我有興趣的,更直接的說,我喜歡紀錄影像,影像保留已經逝去的時間,它讓人們能夠回憶。就是這微小的訊號告訴我,這就是我的微動力。

當你知道你知道自己的微動力,第二個接下來就是找到適合的工作,這部分作者用「契合」二個字作代表,也就是這份工作與你的微動力是否接近,如果你喜歡的是拍攝,但是你的工作卻是要做影片企劃,這份工作可能跟你不太契合,如果你喜歡的是文字創作,但是工作內容要你作行銷,這部分也就和你不怎麼契合。

所以在黑馬思維裡,第三個你需要的是嘗試錯誤,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我們找工作的思考點在於,這個工作有符合我的策略嗎?而不單單只是得到一份工作,也就是說我可以透過這份工作達到我的內在目標嗎,如果是,那找這份工作的策略就是正確的。

第四個是專注你的目標,而非目的地,達成內在目標的過程,策略是動態的,也就是說,為了能夠更加接近內心的目標,我們可能會不停的換工作,就如同書中所提到的爬山,首先,你環顧起點附近的山坡,選擇最陡的一座,朝著那個方向爬一陣子之後,停下來,再從這個新的高處環顧周遭,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攀爬點──更陡的方向。這個流程一再重複,你愈爬愈高,愈爬愈高,終於抵達山頂。這也許不是最快的路,但能穩穩帶你抵達山頂。

結論

這本書給我一個感想,就是要忠於自己,而非忠於你的工作,坦白說剛開始跟我的觀念有衝突,因為這社會給我們的觀念就是要忠於工作、公司,個人被放在很後面的位置,然而如同書中提到的觀念,標準化讓許多人的機會被犧牲了,在公司,人們要遵循一套準則,才有機會被提拔,我們可能是踩在別人的屍體往上爬,也或者我們是被踩的那群人,工作成了零和遊戲。黑馬思維給我們個人有更大發展的可能性,讓每個人都有活出自己的機會,回到這篇開頭所寫的最困難的,其實不過是跨出第一步。而我們要下決心了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