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方法與所有的科學研究流程一樣,其精髓在於,許多問題看似無解,實際上可以被分解,然後逐步嘗試解決方案直到獲得靈感為止。
這種決策方式對年輕人尤其重要。心理學家指出,透過這種方法,他們能從經驗中學習,從多個角度審視可能的選項。這不僅是關於如何做出更好的決策,也是關於如何將自己的情緒和偏見擺在一邊,從一個更客觀的視角評估自己的人生。
Duhigg舉出一個經典案例:1984年,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決策框架的重要研究,請一群受試者依據自己過去的經驗,列出「該買錄影機」的原因。受試者輕鬆地想出了數十個理由,從提供娛樂到是教育投資,再到提供家庭歡聚的時刻。然而,當研究人員要求他們列出「不該買錄影機」的原因時,除了要花錢之外,受試者很難想出其他反對理由。大多數受試者認為,他們不久後就會購買錄影機。
接著,研究人員對另一組受試者先要求列出「不該買錄影機」的原因,大家認為這很簡單。一些人認為看電影會占用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或者認為看太多電影會影響智商,認為不應該將錄影機放在家中引誘自己。當要求這組人再列出「該買錄影機」的原因時,他們很難提出令人信服的理由,甚至說自己絕不會購買錄影機。
這個實驗顯示了一旦人們在心中形成了一個決策框架,就很難接受相反的理由。兩組受試者的背景相似,理論上都有興趣購買錄影機,或至少應該能夠列出相同數量的「該買」與「不該買」的理由。然而,一旦受試者形成了某種決策框架,就很難從不同角度思考選擇。這顯示出我們的大腦喜歡簡單的框架和二選一的選項,而且大腦一旦找到就難以放手。這就是為什麼有時人們會在是否與伴侶分手時猶豫不決,他們將問題簡化為「我愛他嗎?還是不愛?」而沒有考慮到其他更複雜的因素,如「我想保持這段關係嗎?還是我想專注於學業和個人成長?」
因此當我們進行決策時,必須要了解決策框架對於我們大腦的深度影響,了解大腦隨時想要走捷徑,簡化選項。因此如何打破決策框架,從新鮮角度思考問題,迫使自己從不同的視角審視問題,可以讓我們做出更明智、更全面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