嘮嗑幾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情感的動物】

情感之後,才訴諸理性。

支配人的行為是感性而並非理性,理性只是輔助修正感性的行為;人是情感的動物,許多感動都是來自非理性。

第一時間人的行為都是情感為出發點,感性之後才是理性,理性出現的快慢在一個人的自制力與理解力,能很快克制行為朝理性發展;但第一個原始點都是情緒波動的。

「你笨的跟豬一樣!」

若被人突然這麼一聲指責,內心原始點都是波動的,修為好一點的人隨即由理性掌控,「呵呵,怎麼這麼說呢?」修為差一點的仍由感性掌控與反彈,「你才是豬嘞!」

一首歌,高音唱到破音,音律也不在節奏上,唱的人充滿自信、感染力很強、氣氛很歡愉,加上歌詞很激勵陽光,結果是讓人喝采,沒有人會去批評唱功不行。

人是情感的動物,許多感動都是來自非理性;理性的行為也能帶來感動,但沒有非理性的感動來深刻與走心。


「親愛的~你真的是瘋了~ !」



【無依無靠】

因為束縛所以吶喊,吶喊得以解放、舒暢,結果吶喊反噬成束縛。

有個女人天天到山裡吶喊,彷彿生活壓力需這樣一個解放 .. ,喊完想必身心舒暢。 時間一久,吶喊必走向兩個結果—— 一是,效力不如以往。 壓力的來源不改善,一昧藥人遲早麻痺。 二是,吶喊反噬成束縛。 一天不喊像沒吃藥一樣,解放成圈禁。

莊子有一段話,「列子御風飛行」,那是何其逍遙自在! 可是,是他在御風還是風在御他?在無風時他又能如何?

當我們需要借助外在的某某來自由自在時,它反而是另一種束縛。 用宗教信仰來解放心靈、用物質享樂來解放心靈、用靜坐冥想來解放心靈 ..,這些解放的同時也被圈禁了。 方法是解放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是手段而不是依賴。



【挖圓補圓】

「挖圓補圓」是人生其中的一種現象。

人生有很多「圓」,各式各樣的圓,已擁有和存在。 當著眼於缺憾和欲望時,想成就一個想要的「圓」時,就必需挖自其他的圓,被挖的圓從此有了缺角缺洞和缺陷 .. 。

一女生來家境優渥,父母事業有成,她為了追求自我離開舒適圈與父母對著幹,當然最後功有所成,她活出自己要的樣子;挖的是家庭與親情的圓。 一男每夜爆肝打遊戲,在遊戲上取得空前的成就,挖的是睡眠與健康的圓。

上至追求自我,下至爆肝遊戲,要「成功」當然是必須努力、犧牲、付出來換得。是啊,也是如此沒錯。 你不要的圓也許是他人追求的圓,他人不要的圓也許是你追求的圓。人生不都是這樣,犧牲一些圓換得一些圓或元。



【文言文與英文】

「善啟迪人心者,當因其所明而漸通之,毋強開其所閉;善移風化者,當因其所易而漸及之,毋輕矯其所難。」 「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士君子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這兩則述說的,也是我所欠缺的。

排斥文言文大有人在,排斥英文也大有人在。但沒有人會想去消滅英文,想消滅文言文卻大有人在。

文言文和英文一樣,學英文是為了能看懂英文在寫什麼鬼?文言文也是亦同。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智慧,古人的智慧和現代人智慧是一樣的,只是我們不用再學白話文,所以現代人的智慧很容易接收和了解;但若想知道古人智慧就不是那麼容易,所以就得「認識」文言文。如同想知道美國人的智慧,就得「認識」英文。



【自先變而後物變】

有人選擇「書本」,有人選擇「槍械」,海龜選擇「海」。 海龜破殼一拔腿就奔海,牠見過海嗎?沒嚐過海水?不知道海是什麼?本能出生就會奔向大海。

選擇書本是你改變自己,不是書本改變你,書本它就在那裡它不會改變誰;自己先改變而後靠近它。 人是先自己發生變化,爾後才由外物改變,而我們人會把改變判給外物,外物的功勞。 自變是原始點,人生凡“是”從「點」開始。



avatar-img
15會員
279內容數
何謂「純」? 單一。 何謂「雜」? 綜多「單一」。 【雜一而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雜一而純 的其他內容
因誠實而失去的,應該要慶幸。
很丈二金剛及矛盾的一句話?
培養哲學的思維,它的作用是在一個人心性上的潛移默化。
不速之客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亂。】
因誠實而失去的,應該要慶幸。
很丈二金剛及矛盾的一句話?
培養哲學的思維,它的作用是在一個人心性上的潛移默化。
不速之客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慾。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思想是人的利器 你拿思想做什麼呢? 你在想什麼呢?這會成為你的現實
Thumbnail
智者說,我們可以原諒一個不小心用言語傷害別人的人,卻不能輕易原諒一個主動讓別人來傷害自己的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無心說話傷人並不出於蓄意,而聽的人卻管不住心偏要對號入座,主動讓自己中箭落馬,慘不忍睹,這樣的過錯自己要負責。 人是群居動物,每天跟人接觸講話的機會那麼多,如果不把自己的心練得
不用強求所有的敘事、表述、理論都要非常具體明確、有邏輯且時時刻刻保持理性
Thumbnail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享樂適應 #人性 #慣性 #快樂能力 #貪婪 #欲望迴圈 #知足#財務富足 #善用悲觀的力量#斯多噶學派#哲學#生存之道#簡單#快樂#消極想像#借來的 #二分法 #三分法#預防力#風險#失去
Thumbnail
感性和理性思維是人類思考和決策的兩種方式。 瞭解這兩者的差異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行為。 文章討論了感性和理性思維在不同情境下的影響,以及賽局理論對這兩種思維的啟示。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慾。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思想是人的利器 你拿思想做什麼呢? 你在想什麼呢?這會成為你的現實
Thumbnail
智者說,我們可以原諒一個不小心用言語傷害別人的人,卻不能輕易原諒一個主動讓別人來傷害自己的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無心說話傷人並不出於蓄意,而聽的人卻管不住心偏要對號入座,主動讓自己中箭落馬,慘不忍睹,這樣的過錯自己要負責。 人是群居動物,每天跟人接觸講話的機會那麼多,如果不把自己的心練得
不用強求所有的敘事、表述、理論都要非常具體明確、有邏輯且時時刻刻保持理性
Thumbnail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享樂適應 #人性 #慣性 #快樂能力 #貪婪 #欲望迴圈 #知足#財務富足 #善用悲觀的力量#斯多噶學派#哲學#生存之道#簡單#快樂#消極想像#借來的 #二分法 #三分法#預防力#風險#失去
Thumbnail
感性和理性思維是人類思考和決策的兩種方式。 瞭解這兩者的差異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行為。 文章討論了感性和理性思維在不同情境下的影響,以及賽局理論對這兩種思維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