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4/2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提升整體社會素質的最根本辦法。


《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這本書猶如替所有的父母做教養健檢,作者出口保行是一名犯罪心理學家,同時也曾經對一萬名罪犯及不良少年做過心理分析,他透過自己的研究與觀察而寫下了這本書,也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清楚理解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將左右著孩子未來的命運。


我覺得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很常見的現象是「驗證性偏誤」,指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傾向會去尋找對自己有利的證據,所以會發現教養的觀念也時常呈現兩極化,再加上家庭是一個封閉的環境,許多人還是認為如何教養是關起門來的事情,不僅不會去吸收新的知識與觀點,還沈浸於自己認定的舊思維而抗拒他人的建言,所以我很認同作者提到想要培養有獨立思考的小孩,大人也需要接受新的價值觀


比如書中提到過去總是教育孩子要融入群體,要跟每一個人都好好相處,其實這不僅實務上有難度,也在某種程度上壓抑了孩子真正的心情,難道面對一個欺凌自己的人,還得要以禮相待嗎?作者在書中也點出了「好好相處」跟「不歧視他人」是兩回事,我認為這也是人際關係中常見的盲點,其實並不一定要跟每個人都展現積極熱絡的互動模式,適時地保持距離也不失為一種自我保護,也無須感到愧疚而勉強自己去迎合對方


我認為教養的基礎還是必須始於父母有足夠的耐心及細心去觀察孩子,當父母完全沒有經過觀察而對孩子的行為妄下論斷而出口批評時,就非常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進而讓孩子沒辦法信任父母,並且在許多生活細節上出現行為問題。


當然一個孩子會長成什麼樣的大人,還是跟先天的特質與個性有些關聯,也不見得父母曾經說錯哪些話就會徹底毀了孩子的一生,只是身為父母的我們有必要先端正自己的價值觀,並且學習把原本看不慣孩子的缺點轉化為特質看待,同時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適時給予引導及協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