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4|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只會“給”的人

親情,友情,愛情。父親說,我工作大半輩子,就養你和母親。母親說,我洗了大輩子的碗養你們。伴侶,我為你付出這麼多。朋友,我一切都是為你好。

不計代價的付出,是應該的嗎?

簡單的問自己,什麼不是物質的東西,才是重要的?貨幣?感情?宗教?時間?

我之前認識一個人,20來歲,蠻努力賺錢的,可是有天一覺,就沒起來了,留下了很多物質的東西。

所以這位友人,最後缺了什麼?他最後沒有時間。因為他是我教會中的同伴,大家會說什麼別的將來,別的世界,可是事實是,我們的有限的時間裡,他不在了。

當時我看到他的父親,我跟他說,你的孩子,平常的時候,與我們在一起很開心的。他的父親反而悲憤了起來,這讓我陷入思考。我想,這位亞洲父親,或者說華人父親,最常向孩子說的話,應該就是,你要努力,賺多多錢,才有幸福。是嗎?

心理學中的“自我關懷” (不是自顧或自戀)

 Kristin Neff 博士提出了,自我關懷的觀點。

Neff 博士將自我關懷定義為:

  • 自我友善 (Self-kindness): 以理解和關懷的態度對待自己,而不是自我批評和評判。
  • 共同人性 (Common humanity): 認識到痛苦和失敗是人類經驗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會經歷挫折和困難。
  • 正念 (Mindfulness): 以平衡、接納的態度觀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過度認同或壓抑。

Neff 博士的研究表明,自我關懷與許多積極的心理健康結果相關,例如:

  • 更少焦慮和抑鬱
  • 更高的生活滿意度
  • 更強的復原力
  • 更健康的人際關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活生活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