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2|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台菜消費的商品化

連江浙菜的蔥靠排骨都拿來做成定食,不意外,能預先滷好的食物,都適合成為需要快速出餐的消費商品

連江浙菜的蔥靠排骨都拿來做成定食,不意外,能預先滷好的食物,都適合成為需要快速出餐的消費商品

從市場消費結構的涵蓋度來看,中餐在高雄比西餐更受歡迎,多年來「中式定食」一直是許多商家前仆後繼努力的經營型態,卻要到近十年,才陸續看到一些能收獲網路聲量與市場能見度的餐廳。這其實與高雄米其林評鑑、疫情後的消費通縮、文化品味不均等等有關,尤其是對每餐人均消費在NT200~300左右的主流消費而言,「定食」的高性價比、選擇多樣化、快速出餐、餐盤呈現豐富利於拍照發文等有極大的關係。

只是,這些關係都是功利傾向,沒有美食的真正深度,許多餐廳在設計定食菜單時,考慮的是如何做到節省成本與人力,並能擁有快速出餐的作業流程,「味道」的表現是次要、甚至是無關緊要,只要食物不難吃、「看」起來比別家好吃即可。

例如,宮保雞丁,這道菜不僅常在熱炒店、中餐館看到,也是自助餐、中式定食的常客,一般多做成酸酸甜甜的味道,明顯就是沾粉的炸雞塊裹上酸甜醬汁,整體品嘗的感受,只有膩口的甜味與略帶酸感的尾韻,除了盤裡的樣子多一些乾辣椒炒料之外,居然有韓式炸雞的錯覺,但其實,宮保雞丁是川菜煳辣味型的經典代表料理,是一道在麻辣味的基礎上,保留雞肉過油爆炒的鮮甜後,再以乾辣椒煸出的煳而不焦的香氣,來整合蔥薑蒜花椒的香氣,最後能凸顯出「川鹽」鹹味,成為一道香辣鹹鮮、回味略帶酸甜的精采料理。很顯然地,川味煳辣的炒制時間會比定食的炸雞拌酸甜醬要多幾分鐘,一般的熱炒店、定食餐廳是沒時間這樣做。

若消費者從小時候就是吃這樣的味道長大,多年後,膩口的酸甜宮保雞丁就是正宗台菜味(對這些人而言,小時候的味道就是古早味),雖然料理來台後會入境隨俗,但料理的技藝、真實的面貌與相應的飲食文化卻不見了,最終,美味的藝術與品味將失去傳承。

這張菜單匯集川、魯、浙、粵、台、日式等菜系,主廚若是能兼這幾大菜系之長,必是譽世大師,只是事實更可能的是市場壓力下的商品策略,而商品化的目的是追求利益,需要量產、降低成本、快速製造,每一道菜都容易失去風味深度而平面化、失去風土的連結而碎片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