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眼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句諺語應該是多數華人父母的心態,那麼其他族裔呢?他們難道真的在孩子成長後就會放手不管嗎?

本來沒有打算寫這個熱門話題,每年母親節前後,網上有關文章很多,自己不想再來湊熱鬧,可是當我今天早上讀到「懺悔錄」* 第五卷的時候,奧古斯丁在書中描述怎樣欺騙母親的一段回憶,令我有很大的感觸,原來古今中外,在母親的心中,自己的孩子永遠是喜樂和憂傷的源頭。

這篇不是閱讀心得的文章,一來因為我還在仔細閱讀這本包含哲學和神學的經典自傳,進度很慢,二來自問文筆拙劣,還沒有功力去寫書評,我只想在這裡簡單分享一下奧古斯丁母親和兒子彼此的關係,其實也是天下很多母親和孩子的寫照。

Monica,一個聖人的母親,亦被後人封為聖人:St.Monica ! 她花了十七年時間為年少輕狂,桀驁不馴的兒子祈禱,流過不知多少的眼淚和日夜不眠的憂傷,在前往羅馬的旅途上,還是被兒子欺騙,滯留在後,然後她獨自回家以淚洗面,繼續為悖逆的兒子不斷禱告,盼望有一天他會浪子回頭。

奧古斯丁去到羅馬不久,還未大展拳腳開始他的事業就因病倒下來。那時候他想到死亡,亦很後悔沒有依照𠄘諾把母親一同帶來羅馬,想到也許從此便與親愛的母親永別,奧古斯丁很後悔,他這樣寫著:「我的死亡將會是母親心裡永遠的刺痛,不可能復原!」

You would not allow me , in my shame, to die a double death. Had my mother’s heart been pierced with this wound, it could have never been healed.”

以上是奧古斯丁向上帝的傾訴,其實整本自傳也是以這樣的方式表達作者內心深處的聲音,跟舊約詩篇的風格有些相似。

Monica 的眼淚沒有白流,她的兒子最後終於在米蘭放下自己的驕傲,悔改認罪與上帝和好,母親的眼淚給奧古斯丁帶來新生命的喜悅和平安。在返回北非途中,Monica 在 Ostia 逝去,享年才五十六歲,奧古斯丁悲傷不已,母親的離開,激發起他寫下「懺悔錄」,把自己昔日的墮落,透過文字坦誠向上帝懺悔,在第九卷內,這個曾經令母親傷心欲絕的兒子,奧古斯丁寫下對母親的讚美和感恩,更加緬懷母親為自己流淚禱告,讓他可以出死入生。

“I was inclined to weep in Your sight for her and for myself, in her behalf and in my own. And I gave way to the tears which I had held back earlier and let them pour out as much as they desired……”

以前是母親的眼淚,現在換成聖奧古斯丁的眼淚⋯⋯



前園的紫色鬱金香,送給各位朋友,祝母親節快樂!

前園的紫色鬱金香,送給各位朋友,祝母親節快樂!

備註:

*The Confessions of Saint Augustine , By Aurelius Augustinus Hipponensi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V教養生活-avatar-img
2024/05/13
這段文字,雖然文中的媽媽是被兒騙而分開,卻讓我聯想到,媽媽適時「閉嘴」的智慧,如此,正好給了孩子空間,讓孩子反省自己的不當行為👍
蘿娜自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4
CV教養生活 CV 果然是個智慧的媽媽!給孩子時間和空間很重要,在適當的時候才引導孩子去表達情緒和感受。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5/12
母親節快樂
蘿娜自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2
安立格 謝謝安大,也祝您一家母親節快樂💐
Emma Tsai-avatar-img
2024/05/12
我曾經跟一位致友 ( 也是後來受洗的其中一個牽引 ) 說過,我想我這輩子裡或許無法親身體會到為人母的感受,因為在目前我認知道的情感範疇中,我僅能想像到父母之愛應是可以全然無私且不求回報的一種愛..而這也是要有機會才有辦法能學習的,我曾經想過領養小孩,可是我其實並沒有自信能當好一個媽...所以...放棄了。
蘿娜自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2
Emma Tsai 喜歡聖經裡「愛」的定義,哥林多前書 13: 4-7,這種「愛」是我們一生的學習,因為人根本不完美。 Emma 不必氣餒,上帝給每個人的路都不同,但目標還是一樣,要活得越來越有「愛」!讓我們一起努力!
黃璧怡-avatar-img
2024/05/12
母親被遺留下來,那傷心及牽腸掛肚,奧古斯丁最後終於明白了~
蘿娜自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2
黃璧怡 奧古斯丁母親被遺留,讀到這一段令我很感動,所以才匆忙寫下這一點點感受。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5/05/12
這篇母親的眼淚去年拜讀了,但前後兩年文章一起看,多領悟了一點點:原來園裡的鬱金香是蘿娜專屬的母親節信使花,他們總是用繽紛的色彩慶祝母親節的到來,年年如此美麗呢。❤️
蘿娜自語-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2
陽台觀察者 被您察覺了,果然是觀察者,哈哈! 我還擔心今年的鬱金香會不會被三月份的冰暴夭折了,幸好它們有堅靱的精神和強大的生命力,仍然可以繼續綻放美麗的花朵,亦讓我感悟到,多數的母親也有這樣的特質。
avatar-img
楓林茶館
141會員
129內容數
歡迎來喝茶吃餅,談天說地。
楓林茶館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韓德爾彌賽亞神劇的感動與John Newton牧師將其融入佈道的深刻反思。文章分享了聆聽彌賽亞的體驗,並探討其背後的救贖主題,以及耶穌的謙卑與復活的意義,最後連結到2023年復活節Cantata的主題:Slain from the Foundation of the World
Thumbnail
2025/04/14
韓德爾彌賽亞神劇的感動與John Newton牧師將其融入佈道的深刻反思。文章分享了聆聽彌賽亞的體驗,並探討其背後的救贖主題,以及耶穌的謙卑與復活的意義,最後連結到2023年復活節Cantata的主題:Slain from the Foundation of the World
Thumbnail
2025/04/02
三月最後一個週末,安大略省東北部遭遇冰暴襲擊,造成大規模停電和樹木損壞。本文描述了作者在停電期間的經歷,以及冰暴過後令人驚嘆的冰雪景觀,並提供了相關新聞連結。
Thumbnail
2025/04/02
三月最後一個週末,安大略省東北部遭遇冰暴襲擊,造成大規模停電和樹木損壞。本文描述了作者在停電期間的經歷,以及冰暴過後令人驚嘆的冰雪景觀,並提供了相關新聞連結。
Thumbnail
2025/03/24
回顧寫作平臺上的點滴,抒發對過去格友的感謝與祝福,並分享巴哈樂曲《Sheep May Safely Graze》及其創作靈感。
Thumbnail
2025/03/24
回顧寫作平臺上的點滴,抒發對過去格友的感謝與祝福,並分享巴哈樂曲《Sheep May Safely Graze》及其創作靈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Thumbnail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句諺語應該是多數華人父母的心態,那麼其他族裔呢?他們難道真的在孩子成長後就會放手不管嗎? 本來沒有打算寫這個熱門話題,每年母親節前後,網上有關文章很多,自己不想再來湊熱鬧,可是當我今天早上讀到「殲悔錄」* 第五卷的時候,奧古斯丁在書中描述怎樣欺騙母親的一段回憶⋯⋯
Thumbnail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句諺語應該是多數華人父母的心態,那麼其他族裔呢?他們難道真的在孩子成長後就會放手不管嗎? 本來沒有打算寫這個熱門話題,每年母親節前後,網上有關文章很多,自己不想再來湊熱鬧,可是當我今天早上讀到「殲悔錄」* 第五卷的時候,奧古斯丁在書中描述怎樣欺騙母親的一段回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