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9|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書評|《今天也要去見殺人犯:韓國犯罪側寫師眼中的人性故事》 李珍淑

raw-image


 

簡介:

 
  李珍淑女士在取得心理學、社會學博士後,於35歲錄取韓國第一屆的犯罪側寫分析官,成為了韓國第一位女性犯罪側寫師。不僅如此,她同時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一般人或許難以想像,在韓國如此重視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一位身兼母職的女性竟能長時間擔任這麼高風險的職務。但,誰說身為女性就做不到呢?如今她已是擁有15年經歷的資深側寫師,亦參與了許多韓國的重大刑案分析。

  她的溫柔,正是開啟犯人心門的那把鑰匙;擅長傾聽,使她得以從兇手的證詞與證物的矛盾中找出真相。

  本書作者李珍淑女士將帶領讀者認識「犯罪側寫師」一職,透過真實案例故事分享她面談犯人的過程中,曾遇過哪些挫折,以及側寫師須具備的能力和特質;辦案時應觀察哪些細節,進而抽絲剝繭、最後找出兇手。

  另一方面,除了少數天生的惡魔之外,李珍淑認為,近期犯罪動機不明或隨機傷人案件的根本原因,來自於家庭的破碎和孤獨,並吐露了對於凶嫌與社會問題的心聲。今後她也為了達成「不再留下任何懸案、還給無辜的受害者公道」的目標,持續埋首於案發現場中。

 

感想:

 

  下次在標榜自己是韓國犯罪側寫師的書我不會再看了。

 

  跟我上一本看的那個韓國犯罪側寫師一樣,就是要說看完這本書理解什麼我說不出來,就大概知道了犯罪側寫師需要審問罪犯這樣,但是具體來說對這個職業有多深的理解,我覺得這兩本書都沒有解釋清楚。

 

  我其實本來比較希望看到的內容是他們根據什麼狀態或者理論去分析犯人,但是這兩本書都沒有太多這方面的論述。這本比較聚焦在這個犯罪側寫師他個人的經歷。比如怎麼當上這個職位,做了什麼準備,覺得工作很困難,經手過的案件兩三個稍微說一下。

 

  我覺得就是如果想看案件內容的話不如去查法院判決書。另外不太能理解是不是韓國的犯罪側寫師都很有正義感,他們都會在書中表現出自己對罪犯的痛惡。沒有不行啦,但是我覺得這個應該不是重點。

 

  而且兩本書都不約而同地在討論AI對側寫師的影響,是韓國業界現在有什麼呼聲要全面啟用AI協助側寫師辦公嗎?就是,這一塊跟他們的書題根本都不相關,幹嘛放進來我不懂。

 

  另外一個我不太理解的是,兩本也都同重複提到約會暴力,韓國到底是有多盛行這個狀況可以讓兩本書都寫到同一個東西。我一開始看還不知道這個名詞是什麼意思,後來去查了才知道是指在「交往過程中有侵害行為,包含身理與心理」。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個名詞為什麼要叫約會暴力,幹嘛不叫交往暴力,還是男女關係暴力之類的。約會暴力感覺很不直觀。好,這只是我個人看書的小疑惑而已,沒什麼營養。

 

  總之,如果有想了解韓國犯罪側寫師這個職業的可以看這本,這本對這個職業講得稍微比較清楚一點。但是也不用期望看完會有多了解,大概屬於差不多知道那種感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為看過的書留下一些紀錄,與關於書的感想和介紹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