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1|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記憶裡的傷,要如何好起來!?

raw-image


「重複的創傷記憶不受控制地爆炸成未經處理的經驗碎片,冷不防投擲在脆弱的人們身上。」


Peter A. Levine 博士在他的書中《記憶裡的傷,要如何好起來》寫下了這段話。


這不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寫照嗎?我們總是被過去的創傷記憶不斷襲擊,以致於我們時常不知所措,固著於過去的生活和經驗之中。


Levine 博士也提到,相對於「一般」記憶(無論好壞),創傷記憶是一種固定而靜止的狀態,是一種印記(痕跡),來自非常衝擊的過往經驗,是刻畫在患者腦海與身心的深刻印象。這些凍結的艱苦印記無法撼動,也不會因應當下的訊息隨意更新變化。以致於讓人們的「過去」活在現在!


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對於創傷記憶無能為力,只是我們需要鼓起更多的勇氣來面對,並嘗試讓生命得以重新流動。


雖然可能很多人認為我是一個身心相當健全的「老師」,但其實我也時常受到創傷記憶的衝擊,因為這幾乎是所有人的普遍經驗。我想告訴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你並不孤單!


Levine 博士指出,受到創傷的人,生命會受到束縛,直到能夠以某種方式處理這些侵擾,進行吸收,最終形成合理連貫的敘述,好讓這些記憶得以安息。這也就是指「與記憶和平共存」,讓這種「完成」能夠恢復過去與未來之間的連續性。


然而,要處理和吸收這些情緒和記憶,難以只靠「時間能沖淡一切」的思維及方式來達成,我們需要的是更為主動和積極的行動。


近期發表在《瑜珈療癒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Yoga Therapy) 的一項研究指出,療癒創傷需要與身體,尤其是「神經系統」一起工作。我們可以學習在安全、探索性的環境中,感受我們的神經系統對事件的反應,並與我們的內心世界建立一種富有自我關懷、接納的關係。


研究發現瑜珈可以帶來療癒創傷的 4 個關鍵要素:

1. 穩定身心的技能

2. 內在的協調與自我接納

3. 平靜

4. 與他人建立安全連結


這些都是我們能透過自身的力量,或是經由他人協助能自我培養的能力,也是能療癒創傷的重要部分。隨著對於創傷和創傷記憶的了解越來越多,我們可以採取的療癒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選擇,我們再也不需要透過重述充滿傷痛的創傷故事來療癒自己了。


【推薦閱讀】

📖 記憶裡的傷,要如何好起來
https://reurl.cc/yLvGg8


【相關課程】

🧘‍♀️ 2024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超早鳥優惠 6/30 截止)
https://reurl.cc/VNOvOy

🧘‍♀️ 體現韌性:整合迷走神經理論、自主神經系統調節與瑜珈(外師線上課程)
https://reurl.cc/r99gXO

🧘‍♀️ 和諧與療癒:慢性疼痛與瑜珈療癒(外師線上課程)
https://reurl.cc/XGGW9e


【更多文章】

📄 https://bit.ly/3oM8QCZ


【Instagram】

💁‍♂️ https://bit.ly/3rDP0MZ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臺灣首位取得國際瑜伽療癒師協會 C-IAYT 認證瑜伽療癒師;加拿大 Pain Care Aware 疼痛照護瑜伽亞洲區首席培訓師。具心理學學士,運動與休閒管理碩士學位,現為瑜伽聯盟 RYT 200 師資培訓講師。 著有《瑜伽療癒的身心復健科學》、《筋膜 X 瑜伽訓練全書》等書籍。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