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疼痛照護,我們究竟該學習的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帶領了「疼痛照護瑜珈」至今已經整整 10 年,這些年來不管是個案也好,接受師資培訓的學員也好,經常是帶著想學習身體及呼吸上的技巧而來。人們總是希望能將疼痛的改善及治療簡單化,但事實上疼痛是複雜的,是同時受到身體、神經系統、認知、情緒、人際關係、環境氛圍…..等所以因素影響的。


如果我們只試圖想從生理層面著手,幾乎很難全面地改善「持續性(慢性)疼痛」問題,因為如果這樣的方式真的能解決所有的疼痛問題,復健醫療診所中就不會總是充滿著長期疼痛的患者,臺灣也不會有數百萬遭受持續性疼痛困擾的人口了。


不過,我並不是說生理層面的治療和調整沒有幫助,因為我也時常採用的生理層面的技術,這些技巧確實能提供很多的協助。我想強調的是,除了身體層面的照護之外,疼痛遭遇者需要的可能還包含心理層面及社會環境層面。


有一位持續性疼痛遭遇者曾這樣跟我分享:「我不知道原來我以前都是用怨懟方式來面對自己的疼痛和遭遇,身邊的親友似乎也很難理解我所承受痛苦,但當我改變了對待自己的方式,也嘗試讓親友了解我更多時,我發現疼痛開始產生更多的正向改變了。」


我的老師曾告訴我們:「愛與慈悲可能是疼痛的最佳解方。」其實這並非靈性或形而上學的觀點,而是從疼痛科學、心理學及身心學研究中所發現的疼痛重要影響因素。我想生理上的調整及治療技術固然重要,但也許我們在嘗試協助疼痛者時,需要優先了解的是他們的實際疼痛體驗和感受,並試著引導疼痛者學習以關愛的方式對待自己。


關於疼痛照護,我想我們真正需要學習的是,如何同時從生理、心理及社會支持面給予疼痛者協助,並能夠去理解疼痛者的遭遇和感受,這也許比擁有身體上的調整技巧還要來得優先許多。


【相關課程】

🧘‍♀️ 瑜珈療癒初階體驗式工作坊

https://reurl.cc/Gj1zD3


【更多文章】

📄 https://bit.ly/3oM8QCZ


【Instagram】

💁‍♂️ https://bit.ly/3rDP0MZ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IAYT 瑜珈療癒師 蔡士傑 Janus Tsai
30會員
44內容數
2024/07/23
每一次帶領『瑜珈睡眠與身心復原工作坊』,都讓我有滿滿的感觸和看見。打從這次準備課程開始,我就不斷地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生活,而聽見工作坊中學員們的分享,更讓我深深地體認到:「也許我們都不夠善待自己!」 我們時常都把關愛給了家人、朋友,甚至是學生,鼓勵他們要好好寬容及善待自己,但卻似乎不是那樣對待
Thumbnail
2024/07/23
每一次帶領『瑜珈睡眠與身心復原工作坊』,都讓我有滿滿的感觸和看見。打從這次準備課程開始,我就不斷地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生活,而聽見工作坊中學員們的分享,更讓我深深地體認到:「也許我們都不夠善待自己!」 我們時常都把關愛給了家人、朋友,甚至是學生,鼓勵他們要好好寬容及善待自己,但卻似乎不是那樣對待
Thumbnail
2024/07/09
「內感受」(Interoception) 是什麼?它又為何重要呢?根據發表在《生物心理學》(Biological Psychology) 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內感受覺察較差的人可能不太能適應壓力情境。 內感受是指準確偵測和解釋身體訊息的能力。其中有些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當你觸碰到滾燙鍋子時的感
Thumbnail
2024/07/09
「內感受」(Interoception) 是什麼?它又為何重要呢?根據發表在《生物心理學》(Biological Psychology) 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內感受覺察較差的人可能不太能適應壓力情境。 內感受是指準確偵測和解釋身體訊息的能力。其中有些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當你觸碰到滾燙鍋子時的感
Thumbnail
2024/06/24
幾天前在網路看見一位擁有數萬粉絲的瑜珈網紅(雖然她自稱是瑜珈老師)分享了一段影片,在教導人們如何改善「圓肩駝背」,動作是將「肩關節內旋」及「肩胛骨前引」後,再利用雙腳內夾來增加動作角度(動作如圖示)。各位聰明的讀者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看出了哪些端倪? 從基本及簡要一點的觀點來看,圓肩駝
Thumbnail
2024/06/24
幾天前在網路看見一位擁有數萬粉絲的瑜珈網紅(雖然她自稱是瑜珈老師)分享了一段影片,在教導人們如何改善「圓肩駝背」,動作是將「肩關節內旋」及「肩胛骨前引」後,再利用雙腳內夾來增加動作角度(動作如圖示)。各位聰明的讀者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看出了哪些端倪? 從基本及簡要一點的觀點來看,圓肩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平時我們常聽到身體痠痛會去中醫針灸,或是瑜伽可以伸展筋骨讓身心靈放鬆,但把中醫的經穴理論與瑜伽做結合,不僅可以帶領我們更深入了解身體許多部位為何莫名疼痛,也透過練習瑜伽的過程去認識身體的經絡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理與心理。 書中很詳盡地介紹身體的各種疾病與不適是由於哪些經絡阻塞所導致,也有
Thumbnail
平時我們常聽到身體痠痛會去中醫針灸,或是瑜伽可以伸展筋骨讓身心靈放鬆,但把中醫的經穴理論與瑜伽做結合,不僅可以帶領我們更深入了解身體許多部位為何莫名疼痛,也透過練習瑜伽的過程去認識身體的經絡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理與心理。 書中很詳盡地介紹身體的各種疾病與不適是由於哪些經絡阻塞所導致,也有
Thumbnail
我們將疼痛劃分為兩個層面── 一、 可避免的:例如骨錯縫,筋出槽後的關節錯位 二、 刻意追求的:訓練中主動抻拔施壓、打開關節僵緊角度時的痛
Thumbnail
我們將疼痛劃分為兩個層面── 一、 可避免的:例如骨錯縫,筋出槽後的關節錯位 二、 刻意追求的:訓練中主動抻拔施壓、打開關節僵緊角度時的痛
Thumbnail
自己的身體,很少人是滿意的。我遇到有新朋友的場合,偶而會說出自己曾是瑜伽老師的事,而得到的回應常常是:「厚,我筋很緊吶」、「你看,都彎不下去」、「我身體很僵硬吔」⋯⋯然後感覺上,好像希望我會突然說出一點什麼祕技似的,他只要照做就可以不緊繃了(扶額)。
Thumbnail
自己的身體,很少人是滿意的。我遇到有新朋友的場合,偶而會說出自己曾是瑜伽老師的事,而得到的回應常常是:「厚,我筋很緊吶」、「你看,都彎不下去」、「我身體很僵硬吔」⋯⋯然後感覺上,好像希望我會突然說出一點什麼祕技似的,他只要照做就可以不緊繃了(扶額)。
Thumbnail
許多人對於瑜伽的刻板印象即是好似特技般把身體折來折去,要不然就是高難度的倒立動作,所以一聽到「瑜伽」兩個字立刻倒退好幾步且頻頻搖頭排斥,深怕自己做不來還把身體給弄受傷。 其實,我也曾經是個對瑜伽毫無興趣的人,原因倒不是擔心柔軟度太差而難以駕馭,而是相較於緩慢步調的瑜伽動作,我更熱愛散發熱情活力的街舞
Thumbnail
許多人對於瑜伽的刻板印象即是好似特技般把身體折來折去,要不然就是高難度的倒立動作,所以一聽到「瑜伽」兩個字立刻倒退好幾步且頻頻搖頭排斥,深怕自己做不來還把身體給弄受傷。 其實,我也曾經是個對瑜伽毫無興趣的人,原因倒不是擔心柔軟度太差而難以駕馭,而是相較於緩慢步調的瑜伽動作,我更熱愛散發熱情活力的街舞
Thumbnail
慢性疼痛是一種幾乎每個人都有可能經歷的問題,例如肩頸痠痛、腰痛和膝蓋疼痛,這些疼痛問題無法輕易解決,也會造成各種負擔。但透過物理治療師的幫助,可以學習如何處理這些疼痛問題,並改善生活品質。 本篇文章我會介紹什麼是慢性疼痛、相關的理論與治療師能做什麼。 在醫院服務的過程中,我們物理治療師很常經手到看過
Thumbnail
慢性疼痛是一種幾乎每個人都有可能經歷的問題,例如肩頸痠痛、腰痛和膝蓋疼痛,這些疼痛問題無法輕易解決,也會造成各種負擔。但透過物理治療師的幫助,可以學習如何處理這些疼痛問題,並改善生活品質。 本篇文章我會介紹什麼是慢性疼痛、相關的理論與治療師能做什麼。 在醫院服務的過程中,我們物理治療師很常經手到看過
Thumbnail
很多人因為身體出現「疼痛」症狀,開始想要復健,先不論這個「疼痛」是因為受傷或是疲勞累積引起,但多數人都容易把焦點放在「消除疼痛」上面,甚至成為主要目標,開始嘗試各種方式,熱敷、電療、徒手治療、整脊、推拿、針灸、打針吃藥、敷草藥等等各式雷霆霹靂手段,只希望早日擺脫疼痛,只要不痛就等於好了吧?!
Thumbnail
很多人因為身體出現「疼痛」症狀,開始想要復健,先不論這個「疼痛」是因為受傷或是疲勞累積引起,但多數人都容易把焦點放在「消除疼痛」上面,甚至成為主要目標,開始嘗試各種方式,熱敷、電療、徒手治療、整脊、推拿、針灸、打針吃藥、敷草藥等等各式雷霆霹靂手段,只希望早日擺脫疼痛,只要不痛就等於好了吧?!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但如果是不夠力的情形,那就要利用身體的力量來做壓迫,讓痛點持續被壓迫住。例如左邊的臀部因為久坐而感到酸痛,因而蔓延到腰部來,此時左邊的腰部會感到十分酸痛。但就算按摩了腰部,感覺痛點還是存在著。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但如果是不夠力的情形,那就要利用身體的力量來做壓迫,讓痛點持續被壓迫住。例如左邊的臀部因為久坐而感到酸痛,因而蔓延到腰部來,此時左邊的腰部會感到十分酸痛。但就算按摩了腰部,感覺痛點還是存在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