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9|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如何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raw-image


阿德勒心理學最困難的部分,可能是這一點:提倡不論長幼,所有人都平等對待的「橫向關係」,否定所有的「縱向關係」(上下分別)。

󠀠

你我不同,但我們都平等。沒有人比較強,或比較弱。不論長輩、上司、長官、學長...

󠀠

阿德勒的背景歐洲文化,這點已經很難了,尤其在更強調階級的華人社會這點更難。

󠀠

但是,這是從根本獲得「被討厭的勇氣」的關鍵。

󠀠

聖經新約說到:「不要論斷他人。論斷人的,必受到論斷。」

󠀠

當我們用一把尺衡量他人,也必然用同一把尺衡量自己。

󠀠

不斷衡量下,我們會變得討厭自己、無法接納自己、不斷與濃厚的自卑感共處,甚至演變成「自卑情結」:炫富、鄉愿、挑釁、競爭等。

󠀠

用平等的「橫向關係」對待彼此,就是放下所有「評價他人」的想法。

󠀠

無條件給所有人滿分,看所有人都是好的,這時我們也看自己是好的。

󠀠

因為接納了他人,我們也接納了自己。給自己價值,才有能力「被討厭」,獲得不在意他人看法的自由。

󠀠

這點很難。

󠀠

我以前也只知道「要放下論斷,接納他人才能接納自己」,但說真的,我完全不知道要怎樣做。

󠀠

不過,最近讀《被討厭的勇氣》,書中點出了一個關鍵練習:

󠀠

「感謝」。

󠀠

▋ 用「感謝」代替「稱讚與責備」。

󠀠

「責備」完全是藉由懲罰操控他人。

󠀠

而這裡說的「稱讚」,更像是那種「為了操控對方而做的讚美」。

󠀠

例如,當小孩主動洗碗時,媽媽說:「哇孩子你好棒喔!」那樣的稱讚。

󠀠

這種稱讚只適用於「上對下」的關係。同樣一句話,老公主動洗碗時,這位媽媽應該不會說「哇老公你好棒喔!」

󠀠

(這是書中例子,我懷疑其實蠻常發生的...)

󠀠

稱讚和責備,兩者都形成了「操控和被操控」的關係,讓我們彼此活在高低有別,評價彼此的「縱向世界」裡。

󠀠

但相對的,若是「謝謝你幫我洗碗,讓我輕鬆多了」,這句話對老公和小孩都可以說。

󠀠

感謝的言詞,是平等的言詞。多使用感謝語句,我們可以為自己慢慢建構出一個平等對待的世界觀。

󠀠

尤其,當我們聽到感謝的話,就能夠確認自己對他人是有貢獻的。

󠀠

這很珍貴。

󠀠

當我們認為自己有貢獻,就能確定自己有價值,因此更有勇氣面對人生的任務,獲得幸福與自由。

󠀠

向彼此表達感謝,可能是我們能做的最好善意。

󠀠

---

󠀠

《書不起》,給創作者的思維升級電子報,成為前 4000 位訂閱者 : chiukaun.substack.co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用幹話寫書評的喜劇演員。 《書不起》 專寫給創作者的思維升級電子報 成為前 3000 位訂閱者:chiukaun.substack.com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