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1|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文學改編—歸鄉三部曲的起點

2019年年底,透過向文化部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提案,藉由洪醒夫文學作為媒介,試圖要從「以文學為本,教育為路徑,影像為媒介」的核心概念,將文學融入教育現場,並且打開更多學子對於臺灣文學的視野與想像,這個行動也促使我們逐年開拍以洪醒夫文學為改編題材的劇情短片作品,2020年完成首部曲《有誰要到二林去》,2021年完成二部曲《父親大人》,2023年則是完成最後一部作品《吾土》,名為《歸鄉三部曲》。
從一門國中部的閱讀理解課開始,歷時四年時間完成《歸鄉三部曲》的創作。

從一門國中部的閱讀理解課開始,歷時四年時間完成《歸鄉三部曲》的創作。


三部曲的名稱設定為《歸鄉三部曲》,一個層面是緊扣洪醒夫老師在書寫當中時常提及的「家」,而三部曲則是分別對應到家鄉、家庭與家族,循序漸進帶著觀眾隨著時光的回溯,去看見故事中角色與自身的對話,也從情節推進,與觀眾的生命經驗產生連結。然而,這樣的構想,其實並非打從一開始就相當完成,而是在一門課程當中逐漸反覆推敲後才得以越來越聚焦的過程。


2020年,透過洪醒夫文學扎根計畫與二林高中國中部合作,在李娟慧老師開設的閱讀理解課程當中,老師選用〈有誰要到二林〉、〈父親大人〉、〈吾土〉課程題材,這三篇源自於洪醒夫的小說作品,其本意為促使課程得以順利進行,因此選用三篇篇幅各異的文本,由短至長,逐步建立學生閱讀的練習強度。然而,在與李娟慧老師共同備課時,藉由不同角度的對話,赫然發現三篇文本背後所隱含的,其實是對於家鄉、家庭和家族的情感。 


〈有誰要到二林去〉/1971年6月1日


課程的第一階段,從〈有誰要到二林去〉的故事開始說起,故事中的「我」一路從彰化火車站前搭乘著計程車,經過秀水、埔鹽到溪湖,這一趟旅程中,遇見了許多不同的角色,他們有著不同的身分背景,也有著不同的談吐。這條回家的路,其實與許多出身於彰化西南角的生命經驗相符,只要曾經搭乘員林客運往返彰化市與二林鎮,就可以看見這一條回家的路。學生藉由隨機抽取文本中的角色,並對人物的行為表現、人格特質與角色定位進行分析,在有限的時間裡整理並發表,同學們在分析時,認真尋找自己所負責的角色對白,並仔細揣摩人物的性格,也去假設,如果這篇文本少了這個角色,會不會改變了這篇文本什麼? 


其中一組學生的發表,提到文本中那位在秀水下車的女子,她的外觀和穿著顯示她是勞動階級,行為表現也是能省則省,所以會出現跟司機要求減車資的對白,認為這樣的角色安排,是為了和另一個老闆的角色做對比,對照出不同階級的社會地位。


在短暫的課堂時間裡,同學們能夠結由此篇文本進入角色的世界,這也讓我們思考或許將這篇文本作為首部影像作品,或許是很好的切入點。


〈父親大人〉/1979年2月12日


這門閱讀理解課的第二階段,選用〈父親大人〉作為閱讀文本,這篇發表於1979年的小說,是以洪醒夫自身小學時期至就讀台中師專時期的生命經驗為基礎,描述主角與父親的互動,在傳統農家中,父親與子女之間有著一種十分含蓄的愛,往往這種愛不輕易說出口,卻能夠在日常的互動裡傳遞。


李娟慧老師在課程設計之中,藉由文本中提及的種種細節,來引導學生看見文本隱含的時代背景,包括長輩時常提到的「日本仔」,還有父親經常在灶前「煮豬食」,以及那時道路兩旁滿滿的「甘蔗田」,這都是關於二林以及台灣的種種記憶。學生有了對於文本的基本理解,進一步藉由讀劇、演出的方式,以身體的感受去接近小說中所描寫的場景,也更加能夠理解角色的處境。


在這階段課程的尾聲,從文本延伸出繪製文本中父親大人的模樣,以及回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嘗試去書寫自己的父親,仔細去回想自己與家人的距離。自己的父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父親平常的形象是如何?他給你的感覺是什麼?他最常對你/妳說的一句話?有沒有曾經發生一件和他之間印象深刻的故事?


課程中的觀察,提醒了我們一件重要的事,這樣的過程,不就是洪醒夫當年在做的事嗎?把身邊的小人物書寫下來,讓我們得以看見那些深刻的故事。這篇〈父親大人〉告訴我們的,並不只主角和父親如何相處,更告訴我們,該如何重新理解自身與家人的關係,也因此我們將第二部影像創作的定位設定於家庭關係。


〈吾土〉/1978年10月20日至22日


第三階段的課程,以〈吾土〉這篇長達一萬多字的文本,帶領學生一起找尋家族的記憶。在這個資訊快速流通的世代,是否能夠靜下心來看完一篇上萬字的文章?是課程開始前的最大疑惑。從純粹的「閱讀」開始,逐步走入文本的世界,看見這篇洪醒夫筆下描寫農村悲苦人物的重要作品,究竟想傳達些什麼。


〈吾土〉這篇跨越日本殖民時期及戰後初期的文本當中,出現了許多具代表性的時代產物。在日本時代,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日本警察,在文本當中被日本人欺壓的台灣人,使用了具有貶義的詞彙「四腳仔」來稱呼日本警察,並稱呼當時的殖民政府為官廳,在二戰期間,不僅許多台灣人被徵招到南洋成為台籍日本兵,台灣的土地上也出現了許多為了製造燃料而種植的蓖麻。 


時間來到戰後,戒嚴、土地政策、白色恐怖接連來襲,讓台灣人的生活出現重大的轉變,肺結核的流行,更帶走許多人的性命,這都是在洪醒夫在〈吾土〉這篇文章中所書寫的情節,來自真實的台灣歷史。學生在有了這些理解後,更進一步對於馬水生、馬阿榮夫婦、陳水雷和陳醫師等主要角色進行分析,以及探討每個角色存在的意義,重新回顧了〈吾土〉的劇情發展與安排。 


學生最終討論出洪醒夫在〈吾土〉中想傳遞的價值。有同學認為,是貧富差距導致了這個悲劇的發生,也有同學認為父母不願拖累子女,而選擇輕生,更有人認為,農民具有的不服輸的精神,才能讓馬家一人雖然遭遇許多不順遂的過程,卻仍未選擇放棄。


課程的最後,李娟慧老師引導學生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中,蒐集一位家人的故事回到課堂上分享。有同學提到,自己的媽媽來自宜蘭的漁港,也有阿嬤在花蓮徒步爬山上學的記憶,另一位同學的阿嬤,則是經歷空襲的時光,還有到二林鎮上學習裁縫的日子。「記憶是怎麼記錄下來的?保留記憶的意義又是什麼?」李娟慧老師在尾聲時提出這個提問,讓學生們在一次去思考這些故事對每個人的意義。


從〈有誰要到二林去〉談述回鄉印象,接著以〈父親大人〉理解自己的家人,再到〈吾土〉尋找家族的故事,經歷了這一系列的課程後,我們也十分確認,從這三篇文本的脈絡當中,是有足夠的底氣能夠去喚醒每個人對於土地、家族的意識與認同。


從錯過到再會,我們能在臺灣文學裡找回了什麼?


長期以來,我們在教育中面對文學作品的方式,似乎僅僅關注它是否採計分數,以及能夠透過背誦去獲取認可,但我們似乎早早就遺忘,如何真正理解書寫者所處的社會環境,甚至是作者書寫的精神,讀出對於社會的關懷、他人的同理,更進一步連結自身的生活,最終產生行動,這是閱讀帶給我們的無限可能。


在這門課程中選擇的三篇文本,敘述了二林數十年來的生活脈絡,以此為契機,我們正式展開洪醒夫文學電影短片的改編旅程,並且以三部曲的形式,來和觀眾一起探索自己與土地之間的關係。曾在訪談洪醒夫老師好友吳晟老師時,他提及當年〈不驚田水冷霜霜〉收入課本時,便有許多人反應這篇作品與許多學生的生活脫節,他不禁納悶,為什麼我們在閱讀世界名著不會產生的疑問,換作是臺灣文學就會開始覺得與「生活」脫節?這些內容依然是許多人的生活樣貌。


臺灣文學與生活,在當代存在著什麼什麼樣的連結呢?在那些逐漸離我們遠去的故事裡,還能找到什麼線索,是關於我們與地方的連結,這些提問,促使我們走向了《歸鄉三部曲》的創作起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