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2|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星兒症狀 下|✡️你不知道的亞斯伯格(三)

接上篇星兒症狀(上),記憶力強,擁有明顯特殊的興趣或天分的亞斯兒,除了欠缺同理心、固著力強大,難以轉換新情境,還可能有哪些特質或症狀表現出來?


👉白目的行為、單向而自我的反應+重複、學究式的言詞。

這部分不須多解釋了,看看...柯文哲就知道了,💔他老人家已經完全「社會化」,功底深厚,卻也...只能是這樣呀,我們還能強求什麼?


另外,有「學者症候群」之稱的亞斯兒,若不是話太多,就是話太少。尤其是他們的特殊嗜好,可以讓他們滔滔不絕,談話內容都繞在同一個主題轉,有時讓人覺得不合時宜,沒完沒了。孩子通常不會察言觀色,不知道何時該停止說話。


兒子除了能記住小時候所閱讀的百科全書細節,在跟我講起線上遊戲時...完全停不了。(兒子啊!你明明就知道媽媽沒在玩,都聽不懂,你怎麼就能講的這麼口沫橫飛呢?害我都不好意思打斷你的興致呀...。)


👉字面性的語言表達

 亞斯伯格症個案經常把別人的話只做字面上的解釋,例如:有位父親要亞斯伯格症的兒子去泡茶給客人喝,等了許久,爸爸問兒子:「茶呢?」兒子回答:「在茶壺裡啊!」


所以,有時妳會很生氣,因為妳永遠辯不過他。除此之外,他們在平常是視覺動物,但有負面情緒時反而會變成「聽覺動物」,所以他永遠在挑妳的「語病」,且逕往負面的方向去理解,挑的還很邏輯卻不理性,這會讓你更生氣,尤其是妳想跟他講理的時候。


所以,...該講理的時候,❤️‍🔥不能跟他講理 ❤️‍🔥!只能等火焰山涼了再說!


對待這些堅持己見的孩子不適合火場上「溝通」,他們的耳朵似乎還裝上某種感應器,妳才剛準備溝通時,他早就把耳朵關起來了,重點是妳根本不知道。妳看到他有在點頭回應,以為他在聽?💥才沒有!!!他早進入白日夢的異想世界中,「玩」的不亦樂乎了。


👉欠缺主動交友、雙向溝通能力

兒子目前的幾個同班好友,算是我「偷偷」幫他撮合的,一開始他告訴我他根本不想要朋友。對,就這麼嚴重!在陷入自我設限或情緒「暗黑時期」,完全逃避交友互動,我企圖幫他找同學互動,還被情緒風暴了一陣。


但後來等到他真的固定交了好友之後,一起打籃球、玩線上遊戲,知道有朋友能這麼好玩,現在每天都非常開心。所以讓他上安親班也是去為了去交朋友,因為在安親班寫功課的時候,「睡王」經常都只是在睡覺!


但要強調,亞斯需要照護者具備強大的心臟和愛💗,孩子目前的狀態能回復「正常」,跟我離開職場後付出非常多的愛,並且不斷用靈性觀念「洗腦」、發自內心與他共享當下的生命,有很大的關係。


孩子很敏感,行動言詞都很很白目,但感受得到妳的愛。我們展現的是那種解決問題、拔河講理的力量?或是包容、臣服卻認真的慈愛?我和兒子的關係是在後者的模式下,才重建起來的。


👉儀式性(幾乎強迫式)的動作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兒子在腦中會有強迫性的數字概念,他開始將所有看到的時間數字相加,只要是9的就OK,如果是4就「不OK」,如12:33分去洗澡,他會開心的接受,如果是13:00,他會全身不自在,極力抗拒。這其實類似一種強迫症,正努力說服他...放下。

(難啊~妳有更好的方法嗎?求解×2!!)


身體方面,他腳抖得很厲害。一開始叫他改他沒改,我不以為意,但到後來嚴重到,無時不可抖,無處不能抖,我懷疑都快成了妥瑞氏症了,目前無解中。

(難啊~妳有更好的方法嗎?求解×N!!!)


👉感覺統合不協調、導致行動笨拙或姿勢怪異

最明顯是小時候奇怪這孩子好像不太會「接球」?還經常動不動就跌倒?跌倒受傷還不太具痛感(他另一個綽號是鐵頭王)。後來我常帶著他在森林中玩耍,經常放手鼓勵他爬東爬西,尤其走平衡木桿,攀簡單的岩石,爬樹,溜直排輪,管他行不行,就陪著玩吧!


沒想到他後來竟在平衡上反而頗有天分,這點與典型亞斯兒是相反的,他現在厲害到...走在💥真的非常高💥的圍牆上也非常自如(但卻危險而令人擔心,所以少不了老是被我罵!)


👉感官過度敏感

高敏💔!!不只心理情緒上敏感,動不動就把一顆芝麻變成火焰山,生理上這類型孩子容易有氣喘或皮膚過敏症狀。兒子小時候就為氣喘和皮膚容易起疹所苦,後來使用鹽水放入噴霧吸入器替代氣喘藥物,沒想到氣喘就自動好了,再也不需用使用氣喘藥(我算是減量控)。皮膚則是親手做左手香及松焦油手工皂給他使用,也改善了九成。


但若你家孩子有以上問題,務必請教專業醫師。畢竟我們的經驗,不見得適用在您家寶貝身上。


他們常感覺衣服標籤「刺刺的」簡直無法忍受,每一件上衣的標籤都被剪乾淨了...。對光似乎也相對比較敏感,晚上不喜歡有微弱燈光,容易失眠。有些孩子對食物口感挑剔(例如無法接納茄子的口感),卻對溫度、痛感遲鈍,冷熱不分,熱天穿長袖,冷天穿短袖,竟然沒感覺,長了疹子才知道天氣熱,所以我總笑兒子: 「你身體的溫度計,好像壞掉了?」


靛藍或水晶小孩


接下來談為何一些亞斯、過動兒會被稱為宇宙小孩?

靛藍小孩是指被視為擁有某種特殊意志力或超自然能力的兒童、青少年。這個概念於1999年在李·卡羅與珍·托柏夫婦所寫的The Indigo Children: The New Kids Have Arrived一書中被提及。


部分身心靈領域老師可以看到這群孩子的Aura(身體光暈、氣場),屬於靛藍色(靛藍小孩)或乳白色的(水晶小孩)。


其實早有不少New Age導師,例如催眠大師朵洛莉絲(Doroles Cannon)在《三波志願者與新地球》一書中,就提到過這些孩子,雖使用的並非「靛藍小孩」名詞,獨特靈力特徵卻是類似的。她強調這些孩子特立獨行的行為模式,常被貼上罹患了精神方面的疾病,例如自閉、亞斯、注意力缺乏症、ADHD過動症等,在美國並普遍被要求服用利他能(Ritalin),才能讓行為符合家長與老師的期望。


諸多身心靈領域的專業人士認為,當這些孩子開始服用藥物以控制「病情」之後,接著也慢慢地失去了自己與生俱來的直覺力、感應力或特殊的靈力能量


而以上所提的,竟都實實在在發生在兒子的身上!



下回我會用兒子的親身經驗,簡單舉例靛藍小孩在靈力方面,的確具有某些特殊性,包括服用利他能前後,發生了哪些明顯的「靈性上」的變化?


但這篇文章已經太長了。這裡只能先以傳統主流醫學的切角,分享給懷疑自己孩子是「類亞斯或過動兒」的爸媽們。下一篇再用另外非主流的視角來分享,算是一個交流的園地吧。


靈性與玄學的範疇,因缺乏系統科學的研究管道與教育資源,較少被科學界與學術界探索,因此同樣的議題,解釋起來只能見仁見智。至於到底靈性不靈性,完全不重要,孩子的幸福與自在才是根本!


為求內容完整度,這篇文章篇幅很長,類亞斯+過動兒的爸媽們,讓我們懂得用不同的視角,珍惜我們擁有這麼特別的孩子。

我們一起加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