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聊心理學:我們為何無聊?無聊不好嗎?無聊時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作者提出幾種避免無聊的方法:
要避免無聊,不一定要處於心流、興趣、好奇或放鬆的狀態。但是,這些狀態在某種程度上都與無聊相反,而且都釐清並加深了我們對無聊的理解。無聊的時候,我們心智空閒,卻因為想要投入的渴望沒有起作用,無法補救這種情況,於是困在沒有解決方案出現的當下。我們陷入了無聊的欲望難題。而無聊的對立面則以滿足的欲望、心智投入和強烈的行動力為特徵。
其中,心流、好奇心和興趣,涉及了對目標的有效追求。放鬆不需要一個具體的目標。最耐人尋味的是正念,先來看放鬆的論述:
在放鬆的狀態下,我們的心智也會被運用。也許我們正沉浸在白日夢中,為未來做打算,或者在花園裡閒逛。我們的心智是投入的,儘管是以一種不太專注的方式。我們甚至可能沒有刻意安排自己應該想些什麼,而是讓想法隨心所欲地飄來飄去。儘管如此,我們的心智還是被運用了,但無聊時卻不是這樣。
這似乎跟DMN有關,在《開始分心,就是快要變強了》提到:
在「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簡稱 DMN)的大腦網路裡,有好多相連的腦區時時刻刻都在運作,進行著各種無意識的活動: 做白日夢、自我對話、反覆回想過去的事、擔心未來等等——學者把這些活動統稱為「思緒漫遊」。這些吵吵鬧鬧的內心活動,會使我們無法專注在「當下」,影響我們的體驗品質,導致心情變得低落,甚至會感到焦慮或憂鬱。但它自有它存在的道理。演化過程中,人類大腦顯然學會了如何「思緒漫遊」。—《開始分心,就是快要變強了》
而《最高休息法》則提到:
DMN(即大腦暗能量)主要的活動可藉由冥想來抑制。—《最高休息法》
換句話說,正念類似放鬆、心流的狀態,卻又與它們不同。但正念、止住修,是無聊、焦慮的正對治嗎?可是DMN又是人類大腦的本能,正念成了座上(DMN OFF)與座下(DMN ON)間來回運作,這其實又似乎回到叔本華的結論:人生其實就是在痛苦與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