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16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夠好玩的溫尼考特 06】恐懼依賴的現代人──催生「獨立」的時代錯覺

「愛,只出現在完整的人身上。」
「只有當一個人足夠獨立,不再依賴別人,他才能真正的愛別人。」
「如果我們需要從伴侶身上,而不是先從自己身上得到滿足,這樣的關係是有問題的。」

類似於上述的名言金句,你一定聽過不少(歡迎留言分享你聽過的版本)。有時候它們被歸在心靈雞湯,而如果是什麼名人或心理師說出來,則可能被奉為圭臬。我想任何表述都有其適切的脈絡,這些名言有時候是對的,有些時候則不太恰當。

無論如何,這些話都對「獨立」有著強烈的追求:人應該變得更不在乎他人,只依賴、滿足於自己,讓自己變成愛的強者。

但除了因為不夠獨立而造成的關係問題,催生出這些金句之外,我們可曾想過這些話背後的情感真相?對依賴的恐懼

依賴,簡單兩個字,就暗示著人並非完整、也不完美,有許多的需求與滿足都著實要靠另一個人來完成。許多人恐懼依賴,並不是因為這個生而為人的情感需求本身,而是因為這需求一直受挫,挫敗到他們只能選擇離開,走上「我不需要別人,我很完整,我要一種不依靠對方的關係」的路。

有依賴的需要,在都市人耳中聽起來就不夠潮、不夠chill,而臨床的實況是,這有夠痛的!

依賴之所以成立,是一方有需求,一方願意提供滿足,因此需求在某種意義上,不會被感受為「脆弱」(至少不會是無法忍受的脆弱);對依賴的恐懼,源於「脆弱」直接威脅到「存在」本身,脆弱的反應(失落、苦痛、折磨、孤獨)讓人們害怕極了「依賴」可能帶來的結果。

為此,最簡單的社會藥方,就是「不要依賴!完全獨立!」,你可以在各大書店、文章或 YT 影片看到這類的論述。

然而,「完全的獨立」、「個體完整性」、「先愛自己」這些事真的可能嗎?撫心而問,就算有人能夠主觀地認為做到了,難道不曾在某個深夜時刻,覺得自己與世界有所隔閡、不再為小事感動?或曾經覺得這也是條死巷,卻不知道如何轉身?

充滿貶抑味道的「依賴」

〈依賴〉是生命的序曲,沒有一個小孩不是在對照顧者的絕對依賴中長大的。如果依賴得夠好,同時又放手得夠穩,我們便能夠預視小孩的未來即使有苦有痛,也是能夠朝向獨立,不會是個媽寶或爸寶。

相反,某一種華人傳統,總強調小孩要越早獨立越好,三歲就不能吵鬧、五歲就要學會煮飯照顧弟妹、七歲就要知書達禮兼反過來照顧父母的情緒。這些其實都是依賴環境的失敗例子,小孩被強迫成為「小大人」,從小抑制內心「想去依賴」的渴求。臨床上,他們常常呈現為對自己沒有感受、不知道自己需要甚麼,或者是對關係議題十分敏感,因為這牽動著心底對依賴的焦慮與恐懼。

也許剛好因為文化上,主要的照顧者都是母親,因此「依賴」這件事往往在潛意識中跟「母親(這個女人)」綁在一起。一如溫尼考特指出:

「在精神分析以及同類型的工作中,發現所有個體(男人們和女人們)都保留某種程度對女人(WOMAN)的恐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為害怕,但可說普世皆然。這與害怕某個特定的女人相當不同。」(〈關於「民主」這個字的意義的一些想法〉,1950│取自《溫尼考特的語言》,233頁)

溫尼考特從這個觀點指出對女人的恐懼是種社會結構(如父權)的催化劑,也暗示厭女(misogyny)源於此。

用我的話來說,我會看到這種早期「依賴」的失敗創傷與恐懼,使得許多男性無法以有效的方式應對或回應女性伴侶的情緒。只要女伴一發脾氣,他們就只能把自己縮起來、逃離。在他們彷彿唸著「好可怕、好可怕」的聲音背後,反映了兩件幾同步發生的事: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