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9|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全球暖化,樹木是提早還是延後落葉?

科學家一直在說全球暖化,到現在,應該大部分的人都相信了。夏天到得愈來愈早,冬天也愈來愈不冷(我已經好久沒有穿過毛衣了),而且夏季高溫出現得愈來愈頻繁也愈來愈高。這讓很多人受不了,尤其是那些無法在室內工作的人,真的會面臨中暑甚至熱衰竭的風險。


有些人可以躲進屋內吹冷氣,但是植物呢?事實上,已經有不少研究發現,植物愈來愈早發芽。


或許有些人說,提早發芽不就可以把生長季節拉長(現在季節的開始比19與20世紀的平均值提前了兩週)、提高產量,那不是很好嗎?但是,有許多研究又發現,高溫對植物是一種壓力,會造成產量下降。


所以,到底暖化對植物的影響是怎樣的?一群科學家決定要來研究氣候暖化對森林的影響。他們選擇了北半球的溫帶森林進行研究,收集了衛星、地面、碳通量等資料,把日照週期也包括進來,進行了一項分析。


他們收集的衛星資料,涵蓋了從2001到2018年北半球的資料;而地面觀測是從1951到2015年。他們總共觀察了10個溫帶森林,另外還對歐洲山毛櫸進行了實驗。


他們發現,在北半球 84% 的森林地區,夏至前的溫度升高和植被活動增加導致秋季葉片衰老提前開始,平均每升溫 1°C 提早 1.9 ± 0.1 天。然而,夏至後的溫度升高,卻會延長了衰老的持續時間,每升溫 1°C 延長 2.6 ± 0.1 天。也就是說,升溫(暖化)對植物的影響,是以夏至(一年日照最長的一天)為分界,對植物出現相反的效果。


所以,當前的暖化,一方面會讓植物提前啟動衰老機制(不利於產量),另一方面又會讓整個衰老的過程拉長(有利於產量)。


讓升溫對植物有相反影響的關鍵似乎是日照長度。夏至之前,日照長度逐日增加,夏至之後,日照長度逐日下降。總和來看,到底對植物是提高產量還是降低產量,這真的很難說。


不過,高溫對植物來說,是一種環境壓力,不利於植物生長,所以大概還是可以下結論:暖化對植物來說,弊多於利。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研究只做了北半球的溫帶森林,不一定可以套用到南半球的溫帶森林,要套用到熱帶森林大概就更難了。


參考文獻:


Zohner, C. M., Mirzagholi, L., Renner, S. S., Mo, L., Rebindaine, D., Bucher, R., Palou\u0161, D., Vitasse, Y., Fu, Y. H., Stocker, B. D., & Crowther, T. W. (2023). Effect of climate warming on the timing of autumn leaf senescence reverses after the summer solstice. Science, 381(6654), 45.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f5098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大學教師。 由寫科普開始,近年來轉到動物與植物的科學史。 專欄: 國語日報「原來作物有故事」(https://susan-plant-kingdom.blogspot.tw/) 幼獅少年「動物書房」(https://misc999.blogspot.tw/) CASE報科學「老葉的植物園」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