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5|為什麼我們知道不該做,卻還是做了?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家都同意,任何行為只要適度進行,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為什麼我們這麼不擅長“節制 (Moderation)"?」


「為什麼我們飽了還要再吃?為什麼我們已經有很多了還要再買?為什麼我們已經有點醉了又還要再喝一杯?為什麼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很悲慘了卻還要再滑社群媒體?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更有意義的生命已經在消逝,卻還是繼續追劇看下一集?」


「為什麼你會卡在這些裡面?為什麼會一直卡在重複做自己會後悔的事情?」


「這一切其實都是你感受到“匱乏 (Scarcity)”的情緒時,很自然的反應與行為。」


「這些會讓你後悔的行為,其實都源自小小的“匱乏暗示 (Scarcity Cue)”所點燃的"匱乏心態 (Scarcity Mindset)"。」


這幾段討論,摘錄自 Michael Easter [1] 於2023年9月23日出版的,


《Scarcity Brain: Fix Your Craving Mindset and Rewire Your Habits to Thrive with Enough》[2] 的第3頁。


Michael 這段話,引發了我對大腦機制的好奇。


我自己在週日到週四的早上八點到四點,


會很專注投入工作,持續累積大量知識工作產出。


而到下午四點以後,一直到晚上九點睡覺前,


我就會進入休息的狀態。


這時候,我常常是滑 Youtube 的短影片,或者 IG 的短影片,


又或者是亂看 Youtube推薦的影片,又或者看看 Netflix 有沒有什麼新的恐怖片。


我發現,花很多時間在「選片」,


但實際靜下來看到完的片幾乎沒有。


背後的機制,似乎是,


比起靜下心來好好看一部片,


我好像更享受那個「逛」的過程。


這或許就是 Michael 在書裡面提到的 「匱乏暗示 (Scarcity Cue)」。


這種逛來逛去的行為,


也發生在我逛書店的時候。


逛實體書店時,我總是會每個書櫃都看一看,


中意的標題,就拿起來翻一翻,


但其實這樣逛一逛,


我自己並沒有因為書的內容,


而產生什麼改變。


真正能有改變,反而是靜下來,在家裡的書桌前,


挑七本書放在眼前,然後一本一本翻,


找到打中心靈的句子與段落,


就摘錄下來,


接著加上自己的經驗與想法,


寫成一篇如你現在讀到的短文。


Scarcity Brain 這本書討論的問題很有意思!


如果可以活用裡面介紹的,人類大腦的原理,


或許我能對做研究寫程式上癮,


在自嗨的同時,還能創造出對社會有價值的知識工作。


世界很大,事情都非常有趣。


Reference

[1] https://eastermichael.com/

[2] https://www.amazon.com/Scarcity-Brain-Craving-Mindset-Rewire/dp/0593236629/ref=tmm_hrd_swatch_0?_encoding=UTF8&qid=&sr=

avatar-img
528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筆記本(Notebook)的特徵是照順序保存,主要用途是作業紀錄。」 「活頁紙(Loose-Leaf)的特徵是可以把必要的部分撕下來,主要用途適合做研究筆記。」 「律政本 (Notepad)的特徵是寫完後可以撕下來,主要用途適合做報告。」 「卡片(Card)的特徵是能自由配置,主
「很多人做計畫都是把一套計畫做得很完美。」 「然而到了實施計畫時,總會有沒有預想到的情況發生,讓計畫無法順利執行。」 「這時候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留下足夠多的餘量,可能是時間,可能是資源。」 「另一個辦法,就是事先準備好B計畫。」 這幾句話節錄自吳軍老師矽谷來信3的內容[1],
今天聊聊由 Vadim Borisov[1]於2023年發表的文章, 《Language Models are Realistic Tabular Data Generators》[2]。 這篇文章的看點,是提出了GReaT 框架,實現使用「大語言模型 Large Language Mo
無論你是熱愛閱讀的書迷, 還是渴望通過讀書獲得成長的人, 這篇文章都適合你。 本文將分享3個啟示, 幫助你從閱讀中真正獲得改變。 讓我們一同探索這些啟示, 改變我們的閱讀方式吧! ▋啟示1 - 聚焦內在轉變 很多帳號每天拆解各種書籍, 提供簡短的
在2024年6月15日, 我舉辦了兩場關於Obsidian閱讀的講座。 當初總共收到了90個人的報名, 而最後實際有參加的人也到了55個, 比我預期會真的出現的人數還多。 辦講座對我最大的好處, 就是趁這個機會, 把我的學術閱讀工作流工具化, 標準化,
"The work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ts and novices is a bundle of three Cs that human need to develop mastery: Challenge, Complexity, and Connectio
「筆記本(Notebook)的特徵是照順序保存,主要用途是作業紀錄。」 「活頁紙(Loose-Leaf)的特徵是可以把必要的部分撕下來,主要用途適合做研究筆記。」 「律政本 (Notepad)的特徵是寫完後可以撕下來,主要用途適合做報告。」 「卡片(Card)的特徵是能自由配置,主
「很多人做計畫都是把一套計畫做得很完美。」 「然而到了實施計畫時,總會有沒有預想到的情況發生,讓計畫無法順利執行。」 「這時候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留下足夠多的餘量,可能是時間,可能是資源。」 「另一個辦法,就是事先準備好B計畫。」 這幾句話節錄自吳軍老師矽谷來信3的內容[1],
今天聊聊由 Vadim Borisov[1]於2023年發表的文章, 《Language Models are Realistic Tabular Data Generators》[2]。 這篇文章的看點,是提出了GReaT 框架,實現使用「大語言模型 Large Language Mo
無論你是熱愛閱讀的書迷, 還是渴望通過讀書獲得成長的人, 這篇文章都適合你。 本文將分享3個啟示, 幫助你從閱讀中真正獲得改變。 讓我們一同探索這些啟示, 改變我們的閱讀方式吧! ▋啟示1 - 聚焦內在轉變 很多帳號每天拆解各種書籍, 提供簡短的
在2024年6月15日, 我舉辦了兩場關於Obsidian閱讀的講座。 當初總共收到了90個人的報名, 而最後實際有參加的人也到了55個, 比我預期會真的出現的人數還多。 辦講座對我最大的好處, 就是趁這個機會, 把我的學術閱讀工作流工具化, 標準化,
"The work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ts and novices is a bundle of three Cs that human need to develop mastery: Challenge, Complexity, and Connectio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人會不會常常就會有先入為主觀念,或者做法跟你不同時,覺得另一個人做的就是不對 是不是越在意就越不看不慣,是慣性影響了我們,還是另一個人突破了,而我們還是照舊的方式來進行
生活實驗 八二五    "他"不能說不,連溫度都不能選擇。我們可以是可以,但卻不選擇。
很多事情,我們都知道要怎麼做,可是輪到自己身上,就做不到。 知道要運動才會健康,卻偏偏坐在沙發上吃炸雞和零嘴。 知道要努力不斷的學習才不會被淘汰,卻偏偏常常玩遊戲看電視。 人的惰性從那裡來的?我們要怎麼想,要怎麼做,要怎麼設計一個環境讓自己愈來愈好? 我們都知道吃蔬菜水果比吃炸雞零嘴健康,可
Thumbnail
其實有一件事情我不是很能理解,就是關於有些人「不做」某件事情的時候,為什麼不是基於自己「不想做」或「不能做」,而是把理由推給別人或是外部因素呢? 舉例來說,有些人會說之前興致勃勃做某件事是因為有很多人給予正面的回應,但現在不做同一件事是因為缺乏認同或是社群能見度低落,但我比較想問的是:「難
Thumbnail
首先,為什麼我們會執著?最大的原因在於,我們認為這件事情最好的,所以我們執著要事情按照我們所想的那樣發生、發展
最近看了”做,就對了”這本書,作者提到,新的事情,不是不會,只是還不會。所以當自己有一個想法,那麼就去做吧!不要先評估做這件事情,會有什麼得失,因為這個想法會在你的腦袋裡生根發芽,自然是有它的道理存在,多聽聽你內心的聲音,不要用現實的問題去打壓、否決它。 開始做了之後,凡事也不用一次到位,第一次做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人會不會常常就會有先入為主觀念,或者做法跟你不同時,覺得另一個人做的就是不對 是不是越在意就越不看不慣,是慣性影響了我們,還是另一個人突破了,而我們還是照舊的方式來進行
生活實驗 八二五    "他"不能說不,連溫度都不能選擇。我們可以是可以,但卻不選擇。
很多事情,我們都知道要怎麼做,可是輪到自己身上,就做不到。 知道要運動才會健康,卻偏偏坐在沙發上吃炸雞和零嘴。 知道要努力不斷的學習才不會被淘汰,卻偏偏常常玩遊戲看電視。 人的惰性從那裡來的?我們要怎麼想,要怎麼做,要怎麼設計一個環境讓自己愈來愈好? 我們都知道吃蔬菜水果比吃炸雞零嘴健康,可
Thumbnail
其實有一件事情我不是很能理解,就是關於有些人「不做」某件事情的時候,為什麼不是基於自己「不想做」或「不能做」,而是把理由推給別人或是外部因素呢? 舉例來說,有些人會說之前興致勃勃做某件事是因為有很多人給予正面的回應,但現在不做同一件事是因為缺乏認同或是社群能見度低落,但我比較想問的是:「難
Thumbnail
首先,為什麼我們會執著?最大的原因在於,我們認為這件事情最好的,所以我們執著要事情按照我們所想的那樣發生、發展
最近看了”做,就對了”這本書,作者提到,新的事情,不是不會,只是還不會。所以當自己有一個想法,那麼就去做吧!不要先評估做這件事情,會有什麼得失,因為這個想法會在你的腦袋裡生根發芽,自然是有它的道理存在,多聽聽你內心的聲音,不要用現實的問題去打壓、否決它。 開始做了之後,凡事也不用一次到位,第一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