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靜坐須知 (14)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靜坐須知 (14)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20221022 台灣悟光精舍

    再來是前行的第三個,「具足正見」。具足正見就是說能夠觀察一切唯心造。

    為什麼要知道這個呢?首先,觀察一切唯心造能夠破除我們內心的我法二執,能夠得到解脫,這從根本上來說。

    那麼次要的,當我們能夠觀察一切法唯心造的時候,在整個禪修的過程當中,面對任何的境界,你都不會產生執著。不會像有的人老是問:師父,我靜坐的時候,感到氣啊,冷啊,熱啊,風啊這些。或者是:師父,用功的時候做夢,夢到這個是好啊還是不好啊,到底是怎麼回事?諸如此類的。

    剛開始我還會比較耐心回答,後來我就不回答了。就是跟他講,這個不要理會。《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應當起觀,就是以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來照了整個世界。在修禪的過程當中,遇到有順境、逆境產生,就觀察這一切都是如夢幻泡影。

    除非說在你加行用功時候,有些特殊徵兆在你的夢境當中或者定境當中產生出來,你可以去問教授你這個禪修法門的師長。如果是在平常,不是特別用功,或者是說普通用功而已,有些夢境什麼的徵兆出來,一概不要管。

    各位有機會可以看看遵式大師的傳記。他老人家學天臺非常精進,學到了生病吐血的程度,他就開始做加行,一百天修禪、拜懺,在修禪當中也是很多的境界。地面鋪滿死屍,空中有人跟他講:某某人,你過幾天就要死掉。遵式大師一概不管。

    所以修禪的人般若智慧很重要,為什麼有的禪師會告訴修禪的人,要配合誦《金剛經》、《楞嚴經》,就是這個道理。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好的境界,你修禪、靜坐、念佛很快樂,身體快樂,心情愉快,能夠帶給你輕安樂。如果沒有空性慧的話,很容易就執著在這種快樂的感受上,最後就變成是為了身心的快樂,為了輕安樂而來念佛。至於說對阿彌陀佛通身靠倒的心,那是沒有的。

    有時候老參念佛都是這樣子,他就是覺得靜坐的時候念佛很快樂,然而對阿彌陀佛那種皈依的心其實是很淡的。但是我們知道往生的關鍵在皈依的心,所以這種般若智慧很重要,具足正見很重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